摘要:今天咱们就聊聊:江苏的“学霸式”抄作业,浙江的“校花式”抢风头,到底谁把上海这张“王牌”用得更溜?
文/今日头条诗语人生
“长三角一体化”喊了这么多年,你有没有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儿:
江苏人提起上海,一口一个“大哥”,恨不得把地铁、高铁、产业、政策全copy过去;
浙江人提起上海,眉毛一挑“对手”,阿里、义乌、宁波港,个个都想把“老大哥”拉下马。
一边喊“带我玩”,一边喊“别挡路”,这出大戏每天都在包邮区上演。
今天咱们就聊聊:江苏的“学霸式”抄作业,浙江的“校花式”抢风头,到底谁把上海这张“王牌”用得更溜?
1. 地理先决:昆山花桥到人民广场,比浦东到人民广场还近,不抱大腿都对不起车票。
2. 产业抄作业:90年代上海搞浦东,苏州立马搞园区;上海引外资,苏州把新加坡整个“园区模板”搬回家,GDP蹭蹭从全国十名开外干到TOP6。
3. 交通狂对接:11号线全国首条跨省地铁,直接把昆山干成“睡城”;南沿江、北沿江、通苏嘉甬,条条高铁像鞋带,把上海绑在腰上。
4. 治理像素级模仿:上海“一网通办”,苏州“苏周到”界面连颜色都懒得换;自贸区负面清单出炉三个月,江苏就贴出“几乎零差别”版本。
小结:抄得早、抄得准,江苏靠“学霸笔记”30年走完别人50年的路,稳!
1. 文化基因:七山一水两分田,地少人多,逼出“鸡毛换糖”的胆子;宁可睡地板,也要当老板。
2. 产业另起炉灶:上海搞洋码头,义乌把小商品卖到联合国;上海引世界500强,杭州把阿里养成“全球500强新物种”。
3. 港口弯道超车:宁波舟山港吞吐量连续14年全球第一,集装箱增速把上海港按在地上摩擦;跨境电商综试区首批试点,浙江占半壁,快递量绕地球N圈。
4. 金融反向输出:支付宝倒逼银联云闪付,网商银行让传统网点怀疑人生;上海还在谈“国际金融中心”,杭州直接喊“移动支付之城”。
小结:不跟跑、爱变道,浙江用“民营外挂”在数字经济赛道把上海后视镜都超没了,野!
江苏的稳:
优点——产业链完整,外资稳、税收稳、就业稳,疫情三年苏锡常停工一周全国汽车缺零件;
痛点——“上海依赖症”加深,生物医药、芯片两大风口,研发总部仍扎堆浦东,苏州更多是“代工厂”,利润像刀片薄。
浙江的野:
优点——市场嗅觉比狗还灵,直播电商、县县通航、村村快递,新物种层出不穷;
痛点——“狂野”伴随波动,民间借贷一度崩盘,义乌货柜曾因海运价暴涨一周停工,心脏不好的真扛不住。
一句话:江苏像精装修房,拎包入住;浙江像自建别墅,风格自选,但得自己扛水泥。
过去上海靠港口、金融、总部经济“虹吸”小弟;今后靠科创板、进博会、长三角“一网通办”做“路由器”,谁有本事谁来插线。
2. 主动设计“错位赛道”:
把生物医药、芯片、人工智能这些“烧钱长跑”留给自己,把大规模制造、市场应用让给苏浙,既当“裁判”也当“领队”,省得被吐槽“只吸不吐”。
3. 用“竞争”养“合作”:
没有浙江的电商倒逼,上海港不会那么快上线区块链无纸化换单;没有江苏的园区追赶,浦东不会一口气把总部经济升级到“离岸研发”。苏浙“双面绣”越绣越密,上海这件旗袍才越穿越值钱。
江苏模式告诉你:如果家底不厚、区位不错,先抄后超,稳住别浪;
浙江模式告诉你:如果人多地少、胆子够大,直接换赛道,民营互联网也能干翻“老牌金融中心”。
那么,成渝、长江中游、东北老铁们,你们是想当“学霸”还是“校花”?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