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太坊跌破4000美元关键支撑位,比特币创下半年最大跌幅,超过30亿美元的多头杠杆押注在瞬间爆仓——这一切都发生在本周。据Coinglass数据,永续期货市场的连锁清算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推倒,将数字资产总市值从高点抹去3000亿美元。
加密货币市场用一场深刻的回调提醒投资者,所谓的“去杠杆化”不是抽象概念,而是30亿美元多头头寸被瞬间清算的残酷现实。
以太坊跌破4000美元关键支撑位,比特币创下半年最大跌幅,超过30亿美元的多头杠杆押注在瞬间爆仓——这一切都发生在本周。据Coinglass数据,永续期货市场的连锁清算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推倒,将数字资产总市值从高点抹去3000亿美元。
市场情绪骤然降温,滑落至初夏以来的最低点。而就在几个月前,企业资金疯狂涌入助推比特币和以太坊创下历史新高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
01 高杠杆引发踩踏
本周加密货币市场的暴跌,核心驱动力来自于高杠杆押注的集中平仓。根据Coinglass汇编的数据,各大交易所共有超过30亿美元的多头头寸被清算。
加密研究平台DYOR首席执行官Ben Kurland分析道:“一旦第一波清算开始,算法交易和资金压力就将其变成了一个负反馈循环。”
这种杠杆清算的连锁反应迅速蔓延。FalconX全球衍生品主管Griffin Sears指出,周一的清算浪潮让大多数交易员措手不及,随之而来的是衍生品市场的防御性头寸调整,以及大规模的看跌期权购买。
高杠杆一直是加密货币市场的双刃剑,它在牛市中放大收益,在调整中加速下跌。一些交易员警告,由于大多数平台不披露完整的清算数据,系统中杠杆的真实程度仍然难以估量。
02 以太坊领跌市场
在本轮暴跌中,以太坊表现尤为疲软,本周下跌约12%,跌破4000美元的关键支撑位。这一跌幅创下自6月以来最陡峭的单周跌幅,成为本次市场下行的领跌标的。
作为市场风向标的比特币也未能幸免,本周下跌约5%,创下3月以来最大跌幅,目前在其近期交易区间的低端徘徊。
抛售压力同样体现在交易所交易基金上。在美国上市的比特币和以太坊ETF也承受了巨大压力,仅在周四就录得超过5亿美元的合计净流出。这一数据表明,不仅是散户和杠杆交易员,机构投资者也在本周采取了防御性姿态。
与此同时,链上数据监测发现两个新建钱包从Kraken和OKX交易所提取了42,089枚ETH(约1.69亿美元)。这种大额转移可能预示着大户正在重新分配资产或准备进行场外交易。
03 企业购买力急剧萎缩
加剧本次市场回调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企业买家购买速度的显著放缓。据CryptoQuant的数据,上市公司的数字资产购买量已从7月的64000枚比特币,暴跌至8月的12600枚,9月至今也仅为15500枚。
与初夏的狂热相比,企业购买量降幅高达76%。这一数据的急剧下滑表明,此前推动市场创新高的核心力量正在减弱。
今年以来,数字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各类融资筹集了超过440亿美元,其最初的设想是将比特币等代币转变为金融基础设施。然而现实情况是,部分曾通过PIPE交易筹集资金的股票,其交易价格已较发行价下跌高达97%。
企业购买的大幅降温与稳定币领域的活动形成鲜明对比。9月27日,Tether在以太坊网络增发10亿枚USDT,而过去一周内,Tether和Circle共铸造了60亿美元的稳定币。稳定币供应的增加可能为市场未来反弹提供潜在弹药。
04 市场前景分歧明显
对于本次暴跌,市场分析师之间存在明显分歧。B2 Ventures创始人Arthur Azizov认为,比特币一度自9月初以来首次跌破关键价位,这是市场过热并进入放缓阶段的信号。
做市商Wincent的高级总监Paul Howard则相对乐观,认为这次回调是一次“健康的修正”。他指出,虽然比特币已跌破其100日移动平均线,数字资产总市值也回落至4万亿美元以下,但没有恐慌的迹象。
然而Howard也警告,短期压力可能会继续压低价格,特别是考虑到今年以来数字资产与宏观情绪的关联性日益紧密。
当市场陷入担忧时,传统避险资产黄金则延续高位整理格局,交投于3745美元附近。这种差异化表现凸显了风险偏好与避险情绪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激烈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动荡期间,传来软银与方舟基金正洽谈参与泰达币大型融资轮投资的消息。这类机构级的资本动向可能为市场未来走向提供重要线索。
---
在华尔街,有句老话:“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本次市场回调再次验证了这一智慧。高杠杆交易在牛市中可以锦上添花,在调整中却成为落井下石的风险放大器。
市场参与者注意到,尽管市值蒸发3000亿美元,但一些长期投资者正悄然布局。两个新建钱包从主流交易所提取了价值约1.69亿美元的ETH,Tether本周增发10亿USDT——这些信号暗示,大玩家可能正在为下一轮行情做准备。
市场就像天气,变化总比计划快。在币圈这个世界,今天的恐慌性抛售,或许正是明天反弹的伏笔。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