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储能作为新能源体系的“稳定器”,已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核心赛道。2025年,中国储能产业链上市公司总营收突破2万亿元,其中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市场布局和业绩稳定性,持续领跑行业。以下从技术优势、市场份额、业绩表现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储能作为新能源体系的“稳定器”,已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核心赛道。2025年,中国储能产业链上市公司总营收突破2万亿元,其中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市场布局和业绩稳定性,持续领跑行业。以下从技术优势、市场份额、业绩表现三个维度,深度剖析储能概念下的龙头股。
核心竞争力:
宁德时代以“技术+规模”构建双重壁垒,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达38%,稳居行业第一。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方面:
业务关联:
宁德时代业务覆盖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双赛道,2025年储能电池系统销量93GWh,同比增长34.32%,占整体营收的15.83%。其储能业务增长得益于全球储能装机需求激增,尤其是欧洲、中东等地区对长时储能系统的需求。
核心竞争力:
阳光电源以“光储融合”技术为核心,构建从电芯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能力,2025年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排名第二,PCS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其优势包括:
业务关联:
阳光电源2025年上半年储能业务营收178.03亿元,同比增长127.78%,占整体营收的40.89%。其业务增长受益于全球大储市场爆发,尤其是中东、欧洲等地区对电网侧储能的需求。
核心竞争力:
亿纬锂能以“技术多元化+产能扩张”策略,快速崛起为全球储能电池头部企业,2025年出货量全球第二,达50GWh,同比增长37%。其核心优势包括:
业务关联:
亿纬锂能2025年上半年储能业务营收102.98亿元,同比增长32.47%,占整体营收的21.2%。其业务增长得益于全球储能市场对高性价比、长寿命电池的需求。
核心竞争力:
国轩高科以“全固态电池+长时储能”为战略方向,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五,技术布局前瞻性显著。其优势包括:
业务关联:
国轩高科2025年上半年储能业务营收占比达30%,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其业务增长受益于全球对长时储能系统的需求,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对储能系统调峰能力的要求。
还有其他公司,介绍如下:
1.派能科技专注于户用与小型工商业储能系统,2025年上半年营收38亿元,毛利率42%,位居A股储能板块第一。公司采用“电芯+BMS+EMS”垂直一体化设计,单套系统循环效率达94%,并且支持模块化并联,方便家庭用户根据光伏装机量灵活扩容;其欧洲市场品牌知名度位列前三,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的渠道网点超过520家,售后响应时间小于48小时,显著优于国内贴牌出口企业。随着欧盟2026年起对储能系统原产地限制趋严,派能科技依托自有电芯产线和欧洲保税仓组装工厂,可享受零关税待遇并规避反倾销风险,预期市占率将由当前9%提升至15%,带动户储业务复合增速保持45%以上,盈利水平有望继续领先。
2.德业股份以储能逆变器为切入口,2025年上半年储能收入52亿元,同比增速虽回落至55%,但毛利率仍高达41%。公司主推8—50kW储能混合逆变器,采用碳化硅器件+双路MPPT拓扑,最高转换效率98%,并集成并离网无缝切换功能,契合欧洲、南非、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家庭用户对电力保障与峰谷价差套利的双重需求;其销售模式高度依赖海外分销商,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78%,远高于国内同行平均40%,在欧美高电价地区拥有定价权。公司同步向上游延伸,自研生产储能电池包与BMS,2026年电池自供率有望提升至50%,预计单套系统毛利再增3—4个百分点,盈利弹性显著高于纯逆变器制造商。
3.南都电源则是国内最早布局储能系统集成的企业之一,尤其在电网侧调频、调峰及通信储能领域深耕多年,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与稳定客户资源。公司采用“投资+运营”的商业模式,在国内多个省份开展储能电站运营服务,通过峰谷价差套利实现稳定收益,形成了“制造+运营”双轮驱动的增长模式。其自主研发的全时域调度算法与智能运维平台,显著提升了储能资产的利用率与经济性,在虚拟电厂与电力市场交易中展现出前瞻性布局。
2025年储能行业呈现三大趋势:
技术迭代加速: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技术突破,推动储能系统度电成本下降;市场分化加剧:头部企业市占率超80%,腰部企业订单量不足头部1/10;应用场景拓展:用户侧储能(如光储充一体化)、电网侧储能需求激增。技术领先者:优先选择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领域布局的企业;市场拓展者:关注阳光电源、比亚迪等在全球化布局中占据优势的企业;业绩稳定性:选择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业绩增长稳健、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的企业。2025年储能行业已进入“头部垄断、技术分化、场景多元”的阶段,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市场布局和业绩稳定性,持续领跑行业。未来,具备核心技术、全球化布局和垂直整合能力的企业将主导行业,而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将加速出清。投资者应重点关注技术迭代方向(如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和新兴应用场景(如光储充一体化、电网侧储能),以把握储能行业的长期投资机会。
★点赞关注不迷路,评论区观点你来附!★
投资感悟:敬畏市场,保持谦逊。顺势而为,跟趋势,控仓位,设止损。情绪管理,避免贪婪和恐惧,保持平和心态。每日复盘与总结。
★★★重要提醒★★★
本文为作者研读日记,数据来源于网络资料,不保证准确和完整,不荐股,不作为任何参考依据,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