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息一传开,各地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尝这传说中的鸡排,那场面,仿佛这鸡排是什么稀世珍宝,引得众人趋之若鹜。
江西景德镇这座以陶瓷闻名的城市,竟因一块 6 元的鸡排掀起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狂欢。
“鸡排哥”在网络上迅速蹿红,被不少网友冠以“鸡排主理人”这样看似高大上的称号。
消息一传开,各地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尝这传说中的鸡排,那场面,仿佛这鸡排是什么稀世珍宝,引得众人趋之若鹜。
9 月 28 日,记者在二手平台上发现代排买鸡排的服务竟堂而皇之地出现,而且价格按小时计算。
9月排队每小时 30 元,国庆期间更是飙升至每小时 50 元。卖家信誓旦旦地表示会提前去排队,但只帮忙排队、不代买。若三点后去排队,至少得排 5 小时。
这还不算完,黄牛也嗅到了“商机”,纷纷加入这场闹剧。他们就像贪婪的吸血鬼,试图从这股热潮中大捞一笔,代排服务费250元起。好一个250元,拿消费者当250了?
而卖家还大言不惭地说该服务很热销,仿佛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一块 6 块钱的鸡排,每人还限购两个,却引发了如此疯狂的追逐,这背后的逻辑简直荒谬至极。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不禁要问,人们崇拜的对象是不是彻底走错了方向?
“鸡排哥”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吃摊主,他卖的鸡排也并非什么独一无二的美食。
人们真正应该崇拜的,难道不是那些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慈善家吗?
那些在科研一线默默耕耘,为人类进步推动边界的人;那些用艺术作品触动人心,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人;那些心怀大爱,为弱势群体奔走呼号的人。
他们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敬仰和学习的榜样。
然而,现实却是,一块普通的鸡排就能让人们如此疯狂,为了它不惜花费高额的代排费用,浪费大量的时间。
这反映出人们在网红时代,崇拜的价值观已经严重扭曲,把对物质和表面热闹的追求凌驾于对真正价值和精神的追求之上。
“鸡排哥”的爆火并非个例,在网红时代,有很多网红火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比如之前那个靠“理发”直播走红的网红,她也没什么特别的才艺,也没有深刻的思想,居然莫名其妙的火了,有人半夜就去排队。
还有靠“吃播”走红的网红,每天在镜头前暴饮暴食,不仅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极大伤害,还传播了一种不健康的饮食观念。
这些网红之所以能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社交媒体的传播机制和大众的猎奇心理。
社交媒体为了追求流量和点击率,会大力推送一些新奇、独特的内容,而这些莫名其妙的网红正好符合了这一需求。同时,大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渴望找到一些轻松、娱乐的内容来消遣,于是这些没有内涵、只靠表面噱头的网红就有了市场。
再比如那个“发际线男孩”,只是因为一次理发纠纷被曝光,他那夸张的表情和搞笑的话语被网友做成表情包,一夜之间就成为了网红。
他没有经过任何专业的培训和包装,也没有什么正面的价值输出,仅仅是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种现象反映出网红时代的浮躁和盲目,人们不再注重内在的品质和价值,而是被表面的热闹和新鲜感所迷惑。
在网红时代,我们不能被这股虚假的热潮所裹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回归理性。
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崇拜价值观,把目光从那些虚无缥缈的网红身上转移到真正有价值的人和事上。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偶像观。
让他们明白,真正的偶像应该是那些有品德、有才华、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和管理,减少那些低俗、无聊、没有价值的网红内容的传播。
景德镇的鸡排闹剧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网红时代人们崇拜价值观的走样。
我们要从这场闹剧中吸取教训,摆脱盲目崇拜的枷锁,用理性和智慧去寻找真正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的社会回归到正确的价值轨道上来。
来源:句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