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瓴资本2025年二季度持仓披露,依然以互联网与生物医药为主,这恰恰是如今最热的两个行业,那么,会有哪些启示呢?我们做一个梳理。为什么要学习大资金模式?持仓是滞后的,不能抄作业;同时,大资金布局是整体思维,不能只看局部。那么,我们到底借鉴什么呢?查缺补漏,哪些
高瓴资本2025年二季度持仓披露,依然以互联网与生物医药为主,这恰恰是如今最热的两个行业,那么,会有哪些启示呢?我们做一个梳理。为什么要学习大资金模式?持仓是滞后的,不能抄作业;同时,大资金布局是整体思维,不能只看局部。那么,我们到底借鉴什么呢?查缺补漏,哪些是自己忽略的,通过大资金模式进行补充。
大资金的波段思路明确
2025年二季度,高瓴资本清仓了15家公司,数量上几乎是上季度的两倍。短期交易较多。二季度被清仓的中概股,如百胜中国、百度、亚朵、华住、亿咖通、XYF、微博、玉柴动力都是2025年一季度的新建仓位。这说明其在进行一些尝试,有的试错,2024年二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高瓴资本累计新建仓位次数(46)低于累计清仓次数(73),逐季来看,在经历2024年二三季度的大幅新建和清仓之后,新建仓位数量又重回个位数水平。
二季度,高瓴资本减持了9家公司,数量比上季度减少2家,但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被减仓的标的分部来看,6家企业全部是中概股。唯品会、阿里巴巴遭到了清仓式的减持;京东、网易和贝壳均被减持了一半左右的仓位,很可能是趁着二季度中概股低迷期做的减持。2024年二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高瓴资本共进行了59次的减持,增持次数为45次。逐季来看,季度增持数量在去年二季度短暂超过减持数量后,重新回到低于增持数量的状态,且二者差异逐渐扩大。
2025年二季度,高瓴资本清仓了台积电,而在2024年四季度,高瓴资本清仓了除台积电之外的所有半导体公司股票。对于这个行情,很显然是做了一个获利兑现。股民会觉得这是不是太早了,其实这也是有周期因素,美股方面和A股不同,这一波炒作是从2022年底开始的,的确是时间周期不短了,资金也有了恐高情绪。
医药股方面的操作
与2025年一季度相比,高瓴资本二季度前十大医药股仓位中,百济-神州、传奇生物、AVBP、IMAB、CTKB、GOSS、CTNM等前九大仓位保持不变,原十大仓位中的KNSA、BBIO因为清仓而不再持有。不过,还是做了一些波段的操作。如传奇生物是第二大医药仓位(2.12亿美元),比上季度末3.23亿美元的持仓上涨9%,主要原因是传奇生物股价的上涨。
围绕重仓股做波段交易,也是高瓴资本的特点之一:曾于202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大幅减持,但在三季度的小幅增持,2023年则是在一季度的小幅减持,二季度大幅增持传奇生物。Arrivent(AVBP)是第三大仓位(0.98亿美元)。Arrivent Biopharma是2024年1月上市的公司,拿到了艾-力-斯在大中华区以外独家开发伏美替尼的权利,并与康宁杰瑞合作开发ADC药物。
2025年二季度,高瓴资本未建仓任何一家生物医药公司,至此已经连续三个季度未有新建仓医药股,这意味着随着医药周期复苏,反而是更简单的策略。为什么?实际上, 从过去的经历来看,医药股卖飞的概率是很高的。在行业景气周期,持有不动,反而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操作模式,这也是值得思考的。接下来,我们具体挖掘了这里面的两个关键启示,都是涉及到了行业博弈的启示。
来源: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