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粮麦业的粮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07:53 1

摘要:河南豫粮麦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粮麦业”)有多个粮库分布在漯河、新乡、开封、鹤壁、安阳等地市,纵跨河南省南北小麦产区。

河南省是中国小麦产量第一省。

河南豫粮麦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粮麦业”)有多个粮库分布在漯河、新乡、开封、鹤壁、安阳等地市,纵跨河南省南北小麦产区。

国庆节前夕,记者前往豫粮麦业的鹤壁、滑县、延津和漯河粮库,深入了解他们在建仓、考证、学习以及防汛方面的情况,见证了豫粮麦业在为国储粮方面的精耕细作。

建高高的仓

9月23日,鹤壁小雨。

豫粮麦业鹤壁粮库主任姚燕豫内心激动得不得了:他们新建的总仓容5.6万吨的八座浅圆仓马上就要全面验收了!

“这可是我们豫粮麦业建成的第一批浅圆仓!”姚燕豫说,鹤壁粮库的八座浅圆仓和一座高大平房仓是去年9月开建的,到今年8月底基本完工,这一下子,鹤壁粮库的仓容有了巨大的增量。一则周边农民卖粮方便了,二来粮库也不用再千方百计去找租仓库点了。

浅圆仓建设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

38岁的陈晓斌是鹤壁粮库副主任,这一年他几乎跑断了腿。

陈晓斌说:参建单位进驻以后,各方面都需要我们协调,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程质量管控等等,既要保证施工进度,又要确保我们收粮储粮正常运转,从白天到夜里,连轴转都是常态。

浅圆仓建设用的是滑模工艺,仓筒建设过程中每次只能浇灌混凝土30厘米左右 ,两小时提升模板一次,30多米高的筒体需要连续不断浇筑7到10天。

“最怕的事是中间停电!”姚燕豫说,为了确保正常供电,我们协调电力部门给施工单位架设了临时供电线路,和仓库原有用电形成双回路,还专门准备了柴油发电机以防万一。

高高的浅圆仓建成后,一小时入库200吨粮食不在话下,而过去一小时只能入库粮食五六十吨。

考多多的证

豫粮麦业滑县粮库在滑县白道口镇。

9月23日午饭后,看老天爷没有放晴的意思,粮库主任关世杰叫着刘连闯和赵瑛冒着蒙蒙细雨开始查库,生怕有一滴雨水进到粮库里。

滑县粮库今年轮换粮1.15万吨小麦,加上原有的库存,库里有4万多吨粮食。

“我们今年的收储任务不算很重,有三个同志调剂到其他租仓库点了,现在库里加上我这个主任总共是7个人。”关世杰说。

粮库进入静态管理时,最关键的是责任,既然人不离库,业余时间还是有的。

“我们库员工的平均年龄是42岁,正是学习业务的时候,我就要求大家有空就学习,学透彻了就去考证,现在我们的员工人人持证,并且手头不止一个证。”关世杰说。

赵瑛,男,39岁,他说:我考了四个证,一个粮油保管证,一个质量检验证,还有一个统计员证、一个安全员证。

刘连闯本来是粮库的电工,电工证那是必须有的,除了电工证他又获得了安全员证,还考取了四级粮油保管证。

为什么要考证?因为资质要求,必须持证上岗。

为什么要考那么多的证?

关世杰解释说:每年粮食收储季节,每个收购库点即便是租仓库点,都必须保证至少有五个中储粮的正式员工在,检验、入仓环节的员工必须持有粮油保管证和质量检验证,为达到以上要求,尽量保证我们的正式员工一人多证。

据悉,豫粮麦业现有在岗职工99人,71名科级及以下员工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其中持有2种及以上证书员工29人。

知明明的理

豫粮麦业延津粮库占地200多亩,整齐的粮仓一眼看不到头,气派得很。

延津粮库党支部书记、主任邵东风说:粮库内有两条铁路专用线,延津县最早出口的小麦就是从我们这个库发运的。

延津粮库从6月13日开仓收储托市小麦,到7月底结束,总共收储了3.3万吨。现在仓库基本满载,有将近20万吨粮食。

和滑县粮库静态管理期间抓紧学习业务一样,延津粮库也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延津粮库共有26名员工,10名党员,每日的晨会、每周的例会、党员学习日、党课日等等,学习已经成了一种制度。

“有人认为,天天开会讲的都是老一套,意思不大。这话当然我们也听到了,我们就把会开成有意思的会,形成普及知识的会!”邵东风说。

国际上的四大粮商都是那些公司,他们怎么控制全球的粮价?

中国的小麦平均亩产在全球是不是比较高的?

…………

每次短会,除了布置日常工作外,延津粮库都会找一个有关粮油的知识点给员工普及。在此基础上,提高大家对粮食储备的认知,甚至转变观念,本来静态管理的时候,粮库是相对封闭的,传播点这样的知识,世界自然就在眼前了。

人生是需要明理的,延津粮库通过一条一条小小的理,让全体员工的素质大大提升。

防大大的汛

9月11日夜,许昌大雨、暴雨。

豫粮麦业漯河粮库今年在鄢陵县有个9万吨的租仓库点,检斤员许四娟说:我们6月11日到了鄢陵,6月12日开始收储托市粮,一直到8月30日完成收储,鄢陵几乎没有下过一场雨;没想到收储结束我们刚刚回到漯河十天,大雨、暴雨就到了许昌。

贾振岗和刘学山是漯河粮库在鄢陵租仓库点的“留守人员”,贾振岗说:9月11日夜里已经开始下雨了,当时鄢陵下的不算很猛,我和老刘我们一晚上都没敢好好睡。

“12日早上快六点的时候,外面的雨点声音大了也急了,我出去一看,院子里有积水了,赶紧把大家都叫起来了,防汛是个大事,这个马虎不得。”刘学山说。

六点十分,贾振岗拨通了漯河粮库主任李坤红的电话,李坤红一边在电话中嘱咐贾振岗带领大家把好粮仓的每一个门,一边立即和韩献文、刘润土开车出了漯河粮库的门,直奔鄢陵。

“一个多小时赶到鄢陵,粮库院子里的水已经涨到了小腿肚,员工们正在雨中拉沙袋加高仓门,我们查看了周边的地势,赶紧寻找排水口。”李坤红说。

十点,豫粮麦业的领导到了现场;之后,当地粮食局的同志来了,消防队的同志来了,兄弟单位还送来了大功率排水泵,积水总算没有继续上涨。

“我们的目标不是不涨,是如何把水彻底排出去!”豫粮麦业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协商当地有关部门,及时打开了备用泄洪闸门。

“这个闸门一开,雨水呼呼流进了路边的排水渠!”刘学山说。

下午一点多,粮库院子里基本没有积水了;两点多,每个人才吃到了当天的第一顿盒饭。

贾振岗说:当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看了看手机,一天走了37000多步,差不多有40里地了!

9万吨粮食安然无恙。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