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甜和咸,月饼的江湖里,这九大流派才是真正的“隐藏高手”!摘要:“月饼又涨价了,还难吃”——先别骂,今年真有人把五仁里的青红丝换成了蓝莓干,把猪油换成了低脂朥,连双黄莲蓉都减糖30%,吃完血糖仪都不带飙的。
“月饼又涨价了,还难吃”——先别骂,今年真有人把五仁里的青红丝换成了蓝莓干,把猪油换成了低脂朥,连双黄莲蓉都减糖30%,吃完血糖仪都不带飙的。
广式老大哥偷偷搞区块链,扫码能查到那颗咸蛋黄是东莞哪家走地鸡下的;香港美心流心系列新添杨枝甘露味,切开瞬间像港式茶餐厅直接灌进饼皮。
怕胖?
低糖版白莲蓉连代糖都给你配好,甜感后移,吃完嗓子不腻,同事再抢第二块也心安理得。
京式翻毛月饼在故宫隔壁的桂香村复活,酥皮能抖出清代御膳房同款“毛”,自来红把原来硌牙的冰糖粒磨成微晶糖,老人终于能放心啃。
想体验?
门店每天只烤三炉,排队半小时,大爷边扇蒲扇边科普:这皮得用“摔”的,机器压不出那口空气。
苏式鲜肉月饼卷到AI定制,观前街老柜台摆台小屏幕,肥瘦比滑到3:7立刻锁单,小龙虾、藤椒牛肉随便加,饼皮还是那口128层酥,只是包装换成玉米淀粉袋,丢进湿垃圾不心疼。
滇式云腿偷偷升级,云南农科院专门养了一批“月饼专用猪”,肥瘦3:7,咸鲜回甘,保质期拉到90天,远房亲戚中秋没赶上,国庆再来尝依旧油润。
高端线还塞了松茸片,一口下去“鲜掉眉毛”四个字自动弹屏。
潮式朥饼最离谱,猪油被米糠脂肪替代,热量砍半,绿豆沙拿到地理标志,汕头直接办起“朥饼文化节”,现场用老式陶炉烤,排队的人一边咽口水一边手机外放《爱拼才会赢》,氛围拉满。
晋式郭杜林把红枣和沙棘揉进馅,酸香解腻,油糖双减,真空小包装塞进背包,登山党当能量棒啃;琼式直接上椰子鸡味,椰壳粉压成盒子,吃完盒子埋土里半年能降解,海南人笑称“饼都能种花了”。
台式蛋黄酥卷成一口迷你装,芋泥里塞麻薯,拉丝30厘米不崩断,电商直播小姐姐一次拎三盒,40%的台湾同胞直接线上抢;哈式五仁把青红丝换成蓝莓果粒,东北酸菜白肉味居然卖断货,南方网友试吃后沉默:居然……不黑暗?
想避雷?
记住三句话:
1 看“低糖”“低脂”蓝标,别被“无蔗糖”忽悠,淀粉也是糖。
2 鲜肉月饼认准充氮包装,7天内吃完,回炉5分钟皮照样酥到掉渣。
3 跨界口味先买小克装,杨枝甘露流心好吃,松茸云腿有人觉得像火腿月饼里塞了味精,别一次囤十盒。
今年全国产量42万吨,线上占比35%,滇式、台式成了新网红。
中秋还没到货,朋友圈已经先晒“月饼地图”:北京同事晒翻毛,苏州小姐姐晒AI鲜肉,云南网友直接甩火腿月饼链接,附一句“包邮,不香来砍我”。
月饼江湖卷成这样,再喊“五仁滚出”就显得不与时俱进了。
毕竟,连青红丝都学会装蓝莓了,谁还舍得让童年彻底散场?
来源:风姿卓越钢笔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