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北过去的汽车厂挺厉害,最早造出中国自己的汽车,后来很多品牌撑起整个行业。金杯面包、松花江微面这些车名大家现在都听少了,其实这些厂不是突然没了,而是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最近几年很多老厂彻底停产,厂房被拆掉,工人都走了,只剩回忆。
东北过去的汽车厂挺厉害,最早造出中国自己的汽车,后来很多品牌撑起整个行业。金杯面包、松花江微面这些车名大家现在都听少了,其实这些厂不是突然没了,而是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最近几年很多老厂彻底停产,厂房被拆掉,工人都走了,只剩回忆。
大连远征客车厂以前特别风光,他们的客车出口到东南亚,后来被一汽集团吞并。2022年最后一台燃油客车下线,现在工厂改名叫氢锋客车,专做新能源车了。老工人说,以前天天能看见老车型进进出出,现在全是新玩意儿。
沈阳的中华轿车也算个传奇,骏捷车型当年卖得特别好,一个月能卖出上万辆。但华晨集团靠宝马赚的钱全投到别的地方去了,自己品牌没钱搞研发,2020年破产了。现在中华车官网都关了,连一家4S店都没剩下。
金杯面包的停产过程比较曲折,跟雷诺合资后就不敢再碰老车型了。燃油版海狮2021年停产,2024年推出的新能源车也不叫面包车了,变成了货车。老车主说,当年街上的金杯面包到处都是,现在想找辆老款得去二手车市场翻烂牌子。
哈尔滨的松花江汽车命运更惨,跟长安合并后就没了声音。松花江民意这种经济小货车,十年前还能在县城看到,现在连配件都买不着了。厂子里的人说,并入大集团后产品没人管,等于直接被抛弃了。
吉林森雅R7当年销量不错,一年能卖出八万多辆,但现在早就停产了。工厂2024年关了门,还拖着一堆欠薪没给工人发。一汽集团也没打算继续这个品牌,等于直接斩断了。
双马汽车是沈阳的老厂子,转型时跟奥克斯合作最后又黄了。他们生产的轻卡以前跑遍城乡运输,现在工厂成了一片空地。老司机说,那会儿拉货总得备个双马,现在见得少了,连修车的地方都找不着。
哈飞汽车也是受害者,跟长安合并后新车没跟上,2022年破产。路宝轿车这种老车型早没人要了,但厂里连账都算不清,设备扔着没人处理。
吉林江北机械厂转型失败,改成通田汽车后全是模仿别人的车。他们的通田阁萝像大众Polo,但质量不行,很快就卖不动了。现在厂子搬去南方,吉林这边啥都不剩。
沈阳中顺汽车2014年就垮了,年销量不到一千辆。中顺世纪轻客一度想冲市场,但钱不够撑不住,工厂被法院查封后直接卖了废品。
黑红光汽车是军工转产的,以前造的小型冷藏车在冷链里还能看见。1998年停产时连个交代都没有,厂子又回去造锅炉去了。
辽宁黄海客车厂被收购前还挺有名,黄海DD6112H客车跑了大半个中国。现在原厂改名了,老型号彻底停了,只剩几个司机还在念叨。
新光越野车是军转民的例子,仿制北京212越野车,但产量太低。90年代民用车市场没起来,厂子回归造发动机去了,越野车就绝迹了。
鞍山客车厂被黄海吃掉后,2018年环保不达标关了门,连厂房都拆光了。当地老人说,那时候坐的公交车全是他们造的,现在想看都见不着。
抚顺客车厂更惨,2003年负债停产后被物流园区取代。FJ660铰接公交以前跑满全市,最后连块牌子都没留下。
沈飞汽车本来还能造些轻客,2016年跟广汽日野合作失败后直接完蛋。军工背景没能抵住市场压力,最后连技术都没转让出去。
哈尔滨星光汽车当年年产1.8万辆轻卡,现在变成新能源物流基地了。老型号货车早没人要,连维修图都找不全。
牡丹江汽车厂2002年破产清算,厂子卖地盖楼了。MD6470客车过去拉游客,现在连照片都找不全了。
最近听说曙光汽车搞新能源皮卡,航天凌河做氢能重卡,金杯也在推电动车。但老品牌们留下的窟窿太大了,能翻过来吗?现在街上跑的车里东北元素越来越少了,这事儿可能就这样了。
来源:焊穿排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