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希特勒操办柏林奥运会真实影像,两名中国女运动员入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07:29 1

摘要:这是1936年阿道夫希特勒操办的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现场真实影像。毫无疑问,此届奥运会是一次成功的体育盛会,它为奥运会的组织和规模设定了新的标准,首创的奥运火炬传递和电视现场转播等技术创新都成了此后奥运传统的主要内容。

1936年希特勒操办柏林奥运会影像,2名中国女运动员罕见入镜。

这是1936年阿道夫希特勒操办的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现场真实影像。毫无疑问,此届奥运会是一次成功的体育盛会,它为奥运会的组织和规模设定了新的标准,首创的奥运火炬传递和电视现场转播等技术创新都成了此后奥运传统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的镜头将会看到希特勒频繁现身柏林奥运会各类比赛现场,他的情绪也会随着比赛进展而剧烈波动。另外,无意间还发现了中国队仅有的2名参赛女运动员李森和杨秀琼罕见入镜。

早在1931年,也就是希特勒和纳粹党掌权的两年前,柏林已经被选为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不过,此时纳粹认为奥运会是虚假的和平主义,所以反对德国举办奥运会。

此后希特勒上台系统地瓦解了魏玛共和国的民主结构,迅速将德国转变为一党制国家,政治气氛充满了积极宣扬雅利安人优越和反犹太人的宣传。此后又无视凡尔赛条约和洛迦诺条约,不断扩充军力,挑衅周边国家。这些变化让当时的一些欧美国家很是担忧,纷纷反对在柏林举办奥运会。

然而,此时的希特勒也开始对奥运会另有所图,他希望通过这个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在国际上重塑德国大国形象以及自己的名望。

1933年2月9日,希特勒亲自担任柏林奥运会大会总裁,力图将柏林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为光鲜亮丽的一届奥运会。随后在希特勒的过问下,德国的一系列操作完全打消了国际奥委会的顾虑。他们斥巨资在2年时间里就新建了一座能容纳10万人的大型体育场。

可以说在当时这座体育场是一个奇迹,而且还在柏林郊区新建了一个堪比度假村的奥运村,同时其他场馆设备也是一应俱全。为了应对游客的涌入,他们还对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了重点改造。德国国家铁路帝国铁路公司为此也推出了特别票价,并增加了服务,以方便往返奥运场馆。

尽管做了充足的赛事准备,但是因为德国推行反犹太主义和扩张主义,即便到了1936年奥运会即将开始的前夕,依然有许多国家发出抵制呼声。不过这些国家后来几乎全部出现在了德国,柏林奥运会赛场上只有西班牙选择了完全抵制奥运会,并与当时没有参加奥运会的苏联一起在巴塞罗那组织了一场名为大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替代活动。

这项活动原本是为了抗议柏林奥运会,但是在比赛开始前几天却因西班牙爆发内战而取消。最终来自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这场二战前最后一场标榜和平的奥运盛会。开幕式上象征性的放飞鸽子是传统的和平姿态,与仪式的军国主义意味形成鲜明对比。

在比赛的两周时间里,为了给在德国观看奥运会的外国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希特勒授权短暂放松反犹太活动,包括拆除禁止犹太人进入公共场所的标志。对纳粹德国来说,柏林奥运会是一次彻底的宣传胜利,他们向外国观众展示了一个和平宽容的德国形象。不过3年后整个欧洲便完全笼罩在了二战的阴霾中,世界才真正了解纳粹政权的恐怖程度。

来源:锋芒所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