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4月和10月,数百万加州人都可以通过“加州气候抵免计划”获得公用事业账单补贴。
撰稿 Taola | 排版 Kate| 校对 Az
每年4月和10月,数百万加州人都可以通过“加州气候抵免计划”获得公用事业账单补贴。
眼看又到10月,也许你的电费能立省$50噢~
01
4月天然气补贴,10月电费补贴
每年4月和10月,加州居民都可以通过“加州气候抵免计划”(California Climate Credit)获得公用事业账单补贴。
这项计划旨在通过向居民提供信用补贴来帮助减少电力和天然气费用,特别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帮助更为显著。
这项补贴资金来源于加州的“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现更名为“总量控制与投资计划cap-and-invest”,主旨是为温室气体排放量设定上限,并允许大型污染企业在季度拍卖中买卖未使用的排放配额,为加州气候目标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
之后,用电户便会以公用事业账单补贴的形式获得一部分电费减免,分别在4月和10月发放;4月是天然气补贴,10月是电费补贴。
政策详情网页↓
信息截取自cpuc.ca.gov
据州长办公室数据,今年10月份,居民用电户的补贴总额将超过7亿美元,符合条件的小型企业用电户补贴总额为6000万美元。
全年来看,用电户的补贴总额为14亿美元,天然气用户为10亿美元,小型企业为1.22亿美元。
02
能补多少钱?
补贴金额取决于所使用的公用事业公司,与能源消耗量或账单总额无关。
要查询补贴金额,可查看账单上标注为“加州气候抵免CA Climate Credi/California Climate Credit”的项目,会显示具体退款金额。以下是不同用电户可预期的补贴金额:
Pacific Gas & Electric:58.23美元
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56美元
San Diego Gas & Electric:81.38美元(已收到补贴,该公司在8月和9月发放)
Bear Valley Electric Service:34.91美元
Liberty:63.71美元
Pacific Power:259.36美元
此外,由非加州公用事业委员会监管的公有公用事业公司的用户,例如从洛杉矶水电局获取电力的用户,不享受此项补贴。
本月,加州州长纽森签署了一系列气候与环境相关法案,其中一项旨在降低电费成本,将加州“总量控制与投资计划”的有效期延长至2045年。
纽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数百万加州家庭将在十月份收到电费返还——而且由于我上周签署的新法律,明年返还的金额将更大。高达600亿美元的返还资金将回到你们的口袋,降低你们的电费支出,同时我们将继续保持摆脱污染化石燃料的历史性转型势头。”
补贴金额的具体上涨幅度目前尚不得而知。
03
如何获取补贴?
获取“加州气候抵免计划”补贴的方式相对简单,符合条件的加州居民可以自动获得这项补贴。具体流程如下:
自动发放
符合条件的居民:所有住在加州并符合条件的居民,通常都会自动收到气候抵免补贴。这些条件包括住户的公用事业账户必须处于活跃状态。
补贴方式:这项补贴会直接发放到居民的公用事业账单中。也就是说,不需要额外申请,补贴金额会自动体现在每年4月和10月的账单上。
验证是否符合条件
如果你是加州的电力公司或天然气公司(如PG&E、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等)的用户,并且你的账户是活跃的,那么你通常会自动符合资格。
你可以通过登录你所在公用事业公司的账户,查看是否有气候抵免补贴的显示,或者在账单中查找相关信息。
其他帮助
如果你认为自己应该获得补贴,但没有收到,可以联系你所在的公用事业公司,询问你的资格和是否遗漏了补贴。
你还可以访问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的官网,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和补贴相关的常见问题。
04
加州能源补贴,治标难治本
“加州气候抵免计划”的补贴虽能缓解短期账单压力,却无法解决推高电价的四大核心矛盾,多种顽疾从根本上影响着用户长期用电成本。
1. 电网改造的成本压力
为防范山火,PG&E等公司需推进电网地下化与线路升级,每英里地下电缆成本高达数百万美元,智能化改造预算也极高。这些成本都要通过附加费分摊给用户,并水涨船高,直接抵消补贴效果。
2. 清洁能源转型的短期代价
加州要实现2045年100%清洁能源目标,需巨额投入风电、光伏及配套储能设施,这部分成本短期内或可致居民电价涨幅远超通胀。
3. 区域垄断下的选择困境
加州电力供应呈分区垄断,PG&E、南加州爱迪生等三家企业占85%以上份额。因输电壁垒,新企业难进入,用户无法更换供应商,即便电价上涨也只能被动接受,消费者其实别无选择。
4. 外部因素的不可控影响
夏季高温、冬季寒潮的极端天气愈加频繁,导致用电需求激增,进一步推高电价,供需紧张时启动的尖峰电价,让补贴难以覆盖突发的额外支出。
大家赶快查查,
看看补贴到账了吗?
End
来源:旧金山湾区华人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