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播放量背后的版权之争:《我的楼兰》该为谁停留?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20:54 1

摘要:“你总是随手把银簪插在太阳上面,我闻着芬芳跋涉着无限远”,当这句歌词的旋律在耳畔响起,无数人会立刻想起云朵那穿透灵魂的嗓音。作为播放量高达百亿次的国民级歌曲,《我的楼兰》早已超越音乐本身,成为一代人的听觉记忆。但自2024年12月31日起,这首歌的云朵版本从各

“你总是随手把银簪插在太阳上面,我闻着芬芳跋涉着无限远”,当这句歌词的旋律在耳畔响起,无数人会立刻想起云朵那穿透灵魂的嗓音。作为播放量高达百亿次的国民级歌曲,《我的楼兰》早已超越音乐本身,成为一代人的听觉记忆。但自2024年12月31日起,这首歌的云朵版本从各大音乐平台集体下架,连同《云朵》《西海情歌》《爱是你我》在内的四首经典,彻底从云朵的演唱曲库中消失。这场持续九个多月的版权风波,在2025年9月21日迎来关键转折——作词人苏柳的公开发声,让隐藏在旋律背后的争议与温情终于浮出水面。

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一场名为“新歌唱新疆”的采风活动。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的组织下,作词人苏柳与作曲家刀郎在新疆相识,辽阔的戈壁与悠久的文明为创作埋下种子。回到北京后,苏柳一口气写下七首歌曲,其中《我的楼兰》让她格外偏爱——“这首歌仿佛是为刀郎和云朵量身定制的”,她曾这样回忆创作初衷。刀郎拿到歌词初稿后,提出内容稍显单薄的建议,苏柳随即补充完善,那些充满画面感的经典段落就此诞生。从词的灵魂到曲的风骨,再到云朵极具辨识度的演唱,三人的默契合作让这首歌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成为新疆题材歌曲中难以复制的经典。

对云朵而言,这四首歌曲是她近二十年音乐生涯的基石。尤其是《我的楼兰》,从2011年宁波旅游节闭幕式的首次演唱,到后来数百场演出的反复演绎,是她用高亢悠远的嗓音将这首歌从新疆民谣推向国民视野。正如苏柳在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公益大讲堂上强调的:“这首歌的广泛传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云朵在各大场合的坚持演唱,是她一点点把作品守成了经典”。失去这些歌曲的演唱权,对深耕乐坛多年的云朵而言,无异于割裂了自己与听众最珍贵的情感联结。

2024年10月17日,刀郎所属的呀啦嗦公司发布声明,宣布收回授予云朵的四首歌曲演唱权,仅保留《倔强》20年的演唱授权,这一决定在2024年12月31日正式生效。消息传出后,网友的质疑声此起彼伏:《我的楼兰》歌词版权归苏柳,曲版权归刀郎,为何刀郎能单独收回演唱权?这场争议的背后,还藏着一段尘封的过往。2014年,刀郎隐退时曾将五首歌的演唱权无偿授予解约的云朵,授权期限至2024年底。2024年6月,刀郎生日演唱会场外未成年人唱老歌引发风波,云朵粉丝的抨击言论与云朵本人的沉默态度,成为矛盾升级的导火索。此后刀郎团队三次通知云朵按期下架歌曲未果,最终引发收权决定。

苏柳的公开发声,为这场争议提供了关键注解。在公益大讲堂上,她明确澄清两个核心事实:一是《我的楼兰》歌词版权至今仍由她本人持有,从未转让给任何公司;二是这首歌的成功是“三人合力的结果”,作曲、作词、演唱缺一不可。她的发言温和却坚定,既肯定了刀郎作曲的贡献,也直言“即使双方有不愉快,也不该收回云朵的演唱权”,字里行间满是对作品的珍视。这番话不仅为云朵的贡献正名,更让公众意识到:经典的诞生从来不是单人功劳,而是创作链条上每一环共同发力的结果。

随着争议发酵,一个专业问题引发广泛讨论:仅凭作曲版权真的能收回演唱权吗?答案是肯定的,但需遵循明确的法律路径。根据版权领域的通行规则,首先若授权合同中有明确约定,作曲人可依据合同收回演唱权,不受作词人态度影响;其次若合同无约定,作曲人与作词人需先行协商;协商未果则需通过调解、仲裁甚至诉讼解决。刀郎的收权决定,正是基于其作曲版权与2014年的授权约定。刀郎本人曾在社交媒体发长文解释,强调此举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而苏柳的表态则从侧面印证了这一行为的法律合理性,只是忽略了作品背后的情感温度。

这场版权之争,实则折射出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普遍困境。在2025年厦门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上,版权论坛的热议话题直指行业痛点:国内平台每千次播放收益仅0.16元至1元,远低于国外平台的3至8.8美元;数据黑箱、算法操控等问题让创作者权益难以保障。在这样的生态下,版权成为创作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武器,但也容易在商业规则与情感联结中失去平衡。正如业内人士所言:“版权是边界,情义是记忆,边界要守,记忆也值得被保留。”

截至2025年9月24日,刀郎与云朵之间仍未达成新的授权协议,各大平台上云朵版本的歌曲已然下架,只剩沉默的播放数据见证曾经的辉煌。但听众的期待从未停止,不少人呼吁三方回到谈判桌前:“哪怕限定场合、限定次数,也希望能再听到云朵唱《我的楼兰》”。毕竟,这首歌里藏着的不仅是苏柳的文字心血、刀郎的旋律才华,更有云朵用二十年时光沉淀的情感印记。

如果站在刀郎的立场,是否该禁止云朵在商业演出中演唱《我的楼兰》?答案或许藏在苏柳的一段话里:“作品是有生命的,它不属于某个人,而属于所有热爱它的人。”从法律层面,收回授权是维护权益的正当选择;但从艺术传承来看,剥夺最契合的演绎者与作品的联结,无疑是一种遗憾。正如泰勒·斯威夫特为夺回作品主导权重录专辑,周杰伦团队规范授权流程,真正的版权保护不应是割裂与禁止,而应是在规则框架内寻找共赢的可能。

如今,《我的楼兰》的旋律仍在无数人的耳机里循环,那些关于楼兰古国的想象、关于热爱与坚守的故事,从未因版权争议而褪色。我们期待的不仅是一场版权纠纷的妥善解决,更是一个能让经典延续的行业生态——让创作者的权益得到保障,让演绎者的价值得到尊重,让听众的记忆得到留存。毕竟,好的音乐从来不怕时间的考验,更不该输给规则与情绪的博弈。

来源:唐君一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