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诗词中的廉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0 17:44 1

摘要:本文探讨林则徐诗词中蕴含的丰富廉政思想,包括“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情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以及“无欲则刚”的廉洁品格。通过分析林则徐诗词与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文章阐述了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日常、贴近群众,为实现

林则徐诗词中的廉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林则徐诗词中蕴含的丰富廉政思想,包括“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情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以及“无欲则刚”的廉洁品格。通过分析林则徐诗词与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文章阐述了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日常、贴近群众,为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提供文化支撑与精神动力。

关键词:林则徐诗词;廉政文化;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廉洁价值

正文

林则徐(1785-1850)作为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民族英雄,其诗词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了丰富的廉政思想与道德理念。在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中,林则徐的诗词及其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林则徐诗词中的廉政思想内涵

林则徐的诗词是其人生哲学和从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的廉政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国奉献精神林则徐最为人熟知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集中体现了其为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崇高情怀。1842年,林则徐被贬黜赴戍登程之际,写下了《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中写道:“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种爱国奉献精神是廉政文化的思想基础。一个人只有真正热爱自己的国家,才会在面临诱惑时坚守底线,在行使权力时克己奉公。

2. 清廉自守的品格林则徐为官三十多年,担任过布政使、按察使、巡抚、总督,官至一品,为国家立下诸多功劳,但始终秉持清廉为官的原则。他在家书《析产阄书》中写道:“余服官中外已三十余年,并无经营田宅之暇……除文藻山住屋一所及相连西边一所,仍须留为归田栖息之区,毋庸分析外,其余田屋产业,各按原置价值匀作三股,各值银一万两有零。”清代有养廉银制度,在正常的俸禄之外,可以增加一部分经费。但是,林则徐分给他每个儿子的财产不及他一年的养廉银,他的养廉银多用在了办公经费上。这种清廉自守的品格在其诗词中也多有反映,如“但当保涓洁,弗逐流波奔”,表达了他保持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3. 勤俭持家的家风林则徐重视家风建设,他曾写道:“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种淡泊名利、勤俭持家的思想在当今廉政文化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此外,林则徐总结的“十无益”更是其修身立德的标准,其中“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等内容,对于今天党员干部修身齐家、涵养清廉家风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林则徐诗词与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契合点

当代廉政文化建设强调的许多理念与林则徐诗词中蕴含的思想高度契合,这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廉政建设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1. 廉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林则徐的诗词和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廉政理念可以为当代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丰富资源。如今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寓教于景、润物无声”的理念,充分利用文化街区、口袋公园、社区广场等场所,依托景观小品、文化长廊等载体,构筑群众触手可及的廉洁教育阵地,让群众在一步一景间接受廉洁教育,实现“处处见廉、时时学廉”。这种做法与林则徐诗词中强调的润物无声的道德教化理念不谋而合。

2. 廉政教育的多样形式当代廉政教育注重形式创新,而林则徐的诗词为这种创新提供了内容支撑。例如,郑州市中原区纪委监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编创演出诗歌情景剧《清廉颂》,传播清廉之风;联合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以郑州本土历史名人刘禹锡为背景,创作古风轻喜剧《大唐监察官》,生动展现刘禹锡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清廉形象。类似地,林则徐的诗词和生平也可以成为廉政教育创作的丰富素材,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增强廉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 社会参与的广泛动员林则徐的廉政思想强调社会的广泛参与,这与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中注重发动群众、形成合力的理念相契合。例如林芝市在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中,区分不同级别、不同领域,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年轻干部、国企管理人员、干部家属等不同受众,分众施教、精准滴灌。针对干部家属,通过举办“传好家风‘接力棒’,守牢廉政‘责任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提高家属的助廉意识。这种分层分类、精准施策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林则徐诗词和思想在廉政建设中的教化作用。

三、林则徐诗词在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实践路径

如何将林则徐诗词中的廉政思想转化为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结合当前各地的实践经验,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路径:

1. 挖掘文化资源,打造廉政品牌各地可以深入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林芝市制定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清廉林芝建设的意见》,以建设廉洁机关、廉洁学校、廉洁医院、廉洁企业、廉洁寺庙、廉洁村社、廉洁家庭为载体,大力实施“七廉工程”。同样,我们可以围绕林则徐的诗词和思想,打造一系列廉政文化品牌活动,如“林则徐廉政思想研讨会”、“林则徐诗词朗诵会”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模式。

2. 创新表达方式,增强传播效果为了让廉洁文化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需要持续创新表达方式,积极创作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微电影、文创产品等廉洁文化作品。林则徐的诗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可以通过现代艺术形式进行再创作、再表达,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习惯和接受方式。例如,可以将林则徐的诗词改编成歌曲、动漫、短视频等形式,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扩大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3. 注重家风建设,夯实社会基础林则徐特别重视家风建设,他认为家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官员的廉洁与否。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也应当注重家风建设,通过开展“家庭助廉”活动,组织家属参观廉洁文化作品展、发放《助廉信》、上门家访等,推动形成“组织+家庭”的双重监督合力。林则徐的家训和家风故事可以作为家风建设的重要素材,通过讲述林则徐的家风故事,引导党员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

4. 融入日常生活,实现潜移默化廉洁文化只有融入基层、贴近群众,才更具生命力、持久力。我们可以将林则徐的诗词名句融入城乡公共空间,在公园、广场、街道等场所设置林则徐诗词碑刻、楹联、标语等,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例如,永寿县利用本土廉吏张焜的“廉”文化和永寿的“寿”文化,打造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深度融合的廉旅路线,依托永平古镇“廉洁文化广场”,将传统家训、廉政格言与村规民约相结合,推动廉洁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四、结语

林则徐的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廉政思想和道德理念对于当代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深入挖掘林则徐诗词中的廉政资源,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将林则徐的廉政思想融入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中,可以有效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正如林则徐所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种包容和刚正的精神,正是当代廉政文化建设所需要汲取和弘扬的。我们应该深入挖掘林则徐诗词中的廉政思想,将其与当代廉政建设相结合,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来源:丹娘D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