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国家高新区产业强劲增长 人才共育破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23:37 1

摘要:9月24日,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新闻网等中央主流媒体以及海南省内重点媒体百余名记者组成的“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海口国家高新区以及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探寻其产业发展与人才建设新态势。

9月24日,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新闻网等中央主流媒体以及海南省内重点媒体百余名记者组成的“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海口国家高新区以及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探寻其产业发展与人才建设新态势。

“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团走进海口国家高新区以及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记者 黄东光 摄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海口国家高新区以“一区七园”格局,聚焦“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2024年工业总产值达514.7亿元,营业总收入751.3亿元。今年1-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14%,税收预计增32.86%,发展势头强劲。

“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团走进海口国家高新区以及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记者 黄东光 摄

产业方面,生物医药产业领跑。2024年产值214.1亿元,占海南医药产值79.9%,还探索“乐城研用+海口生产”转化路径。食品加工、节能环保等产业亦稳步增长,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2024年产值同比增68.5%。重点项目进展显著,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总投资20亿元,一期、二期部分已竣工交付,截至2025年9月,已注册企业155家,签约落地31家,含中核集团、爱尔眼科旗下企业等。

“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团走进海口国家高新区以及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记者 黄东光 摄

人才建设上,园区现有企业13739家,从业人员约4.3万。为破解技能人才缺口,高新区与5所院校合作,推动16家企业签约,通过实习生顶岗等方式保障用工,并举办多场引才活动。该园区同时多次组织企业进校园举办招聘会、技能光彩校企开放日等活动,深化产教融合。针对药学、生物制药等专业技能人才缺口大(省内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约600人,留琼率低),以及 “课程与企业排班冲突、培训课时过长” 的工学矛盾,园区正建议相关部门优化院校专业设置、增加生源量,并推动线上线下混合授课模式,以 “校企共育” 破解人才发展瓶颈。

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记者 黄东光 摄

据了解,截至2025年7月31日,高新区现有企业13739家,其中,外资企业289家;有高新技术企业172家,占全市21.2%;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7家,占全省33%;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占全市71%;有从业人员约4.3万人,其中,E类以上人才983名。

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记者 黄东光 摄

其贡献全省40%的企业研发投入、50%的高新技术领军企业且集聚全市24%的省级创新平台、40%的企业有效发明专利、近60%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近80%的制造业投资。

“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团走进海口国家高新区以及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记者 黄东光 摄

“作为高新区首家外资干细胞项目企业,我们从香港来到海南,正是看中自贸港的开放政策与产业潜力。” 佰唯基因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林梦竹表示,公司将聚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在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临床应用及医疗器械研发等领域的成果转化,进一步拓展产业布局,助力自贸港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团走进海口国家高新区以及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记者 黄东光 摄

据悉,海口高新区主导探索的“极简审批”六项改革措施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三线一单’引领海口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制度创新成果推广清单,进入国家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

来源:自贸港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