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为了一块合心意的沉香,愿意花大价钱——要么摆着看,要么点着闻,手串雕件更是随身带,连懂行的都夸它是“植物里的钻石”。说真的,沉香能让人这么着迷,不是没道理的:你看它能玩能赏还能用,原材摆着就显格调,熏香一燃满室清宁,连入药都有讲究,好处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为了一块合心意的沉香,愿意花大价钱——要么摆着看,要么点着闻,手串雕件更是随身带,连懂行的都夸它是“植物里的钻石”。说真的,沉香能让人这么着迷,不是没道理的:你看它能玩能赏还能用,原材摆着就显格调,熏香一燃满室清宁,连入药都有讲究,好处多到说不完。
可你知道吗?早在几千年前,沉香的地位就不一般了。咱们对沉香的了解,算下来得有三千多年,在国内也流传了两千多年。就说从先秦到唐朝那阵子,宫里的稀罕物里,沉香绝对占一席之地。那会儿香料也不少,兰椒、芷、桂这些香草都常用,但沉香凭着那股特别的香味,很快就抓住了王公贵族的心。大家慢慢习惯用它,最常见的就是熏香,祭祀时烟气袅袅里得有它,逢年过节妃嫔大臣们点起香炉,不光去浊气,更是份体面。
日子往后走,到了宋和明清,情况就不一样了——海上贸易一活泛,外头的沉香进来得更多,用的人也跟着多了。不光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凑一块儿喝酒填词,案头总少不了一炉沉香。那股子香气绕着,思路都活络不少,办事效率都跟着提。民间的手艺人也跟着琢磨,制香的法子越来越细,沉香物件慢慢成了走亲访友的好礼——送出去既有面儿,又显心意。
到了民国,再到咱们现在,沉香早不是少数人的专享了,相关的门道也越来越火。现在喜欢沉香的人,不只是瞎玩,还会主动琢磨它的形成过程,非得把它摸透了才甘心;藏家们也不只是收着就完,还会盯着往后的行情变化;至于做买卖的,更得在源头和品质上较真——只卖好货、卖值当的上等品,要是为了赚钱卖假货,那可就寒了香友的心了。
如今国家越来越强,沉香这老祖宗传下来的香文化,肯定能火得更久、走得更远。其实不管是传承者还是普通爱好者,咱们只要做好手头能做的事,多跟同好交流学习,把这份清香味儿留住、传下去,就是在为咱们的文化添份力。毕竟这么好的东西,可不能在咱们这儿断了档。
来源:沉香收藏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