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数字文创黄金周”,为成都打开“文商旅体”新场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23:00 1

摘要:9月28日晚,成都交子大道上人流如织。以古蜀文明“金乌负日”为灵感的双子塔光影秀划破夜空,与创意舞蹈、文创IP交相辉映。不少游客特意“打飞的”前来,只为亲历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的启幕时刻。9月28日至10月26日,成都将联动王者荣耀、哪吒、花局、《物华弥

▲双子塔灯光秀

9月28日晚,成都交子大道上人流如织。以古蜀文明“金乌负日”为灵感的双子塔光影秀划破夜空,与创意舞蹈、文创IP交相辉映。不少游客特意“打飞的”前来,只为亲历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的启幕时刻。

9月28日至10月26日,成都将联动王者荣耀、哪吒、花局、《物华弥新》《镇魂街》《汉化日记》《遮天》等28个本土热门数字文创IP,推出5大主体活动、10大特色活动,全面打通消费场景与产业合作,打造融合科技、文创和旅游产业的数字文创嘉年华。

“最受年轻人喜爱的城市”再次展示出强大魅力。这个国庆,成都将打造全国首个“数字文创黄金周”,推出多个全新数字文创消费场景。

数字星耀蓉城。从王者荣耀到哪吒、花局、《物华弥新》《遮天》……IP云集、古今交汇、数实共生,数字文创营造出独一无二的文旅消费新体验。这些现象级IP,与这座千年古都携手,开启数字文创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新探索。

双向奔赴

数字文创IP频频诞生在成都

假期将至,一个场景即将上演: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人山人海,为了一睹“顶流女明星”花花的芳容,不少游客排在离它一两个小时“路程”的队伍里缓慢前行;在熊猫邮局,游客拿着“花花”的明信片,在收银台前排着长长的队;还有一些人,正在等着抢“花花”相关周边……

“花花”带来的不仅仅是流量。

▲熊猫家园文创

2024年9月-2025年4月,首届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在成都举办,吸引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意力量参与,收录原创作品13854件,共有8417件作品在蓉版权登记,构建了全周期孵化服务体系。

还有一些IP诞生在成都,是因为“气质”。

“成都世界线有个比较大的标签,用户群里说得比较多,那就是‘中国第一外场’。”成都世界线文化公司副总经理顾海冀表示, “外场”是西博城得天独厚的巨大广场,其承载的人数会超过内场,形成了独特的“坝坝”漫展文化。这种松弛、自由的氛围,正是成都气质的体现。

这份“气质”, 让“世界线动漫展”背后的运营公司最终决定在成都成立独立子公司,作为未来发展的要地。

IP与城市共生共长

泼天流量汇聚产业动能

哪吒、花局、《物华弥新》《遮天》……行业大咖和现象级IP在成都迅速生根发芽,并与这座城市形成了奇妙的共生关系。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这里诞生,创纪录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名;热门游戏从这里“出海”,实现榫卯文化破圈的游戏《匠木》被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频频拿下赛事冠军的电竞俱乐部在这里成长,正解码“电竞+文化”打造消费新场景……

▲双子塔灯光秀

热门IP云集成都背后,是优质的数字文创土壤。

今年6月,成都市数字文创产业系列政策发布,成都推出诚意满满“政策包”,突出精准高效扶持、真金白银投入,包含1个总体实施意见,以及影视产业、游戏电竞产业、科幻产业、培育初创企业4个细分领域的扶持政策,着力推动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成都创”“成都造”数字文创产品火爆出圈,持续释放泼天流量,汇聚产业发展动能。

成都数字文创产业也实现裂变式增长:2024年产业增加值突破2800亿元,核心规模达3819亿元,新文创活力指数全国居首。良好的城市土壤滋养了企业快速成长。成都还诞生了《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的爆款IP,该片以159亿元全球票房跻身影史前五;690家规上企业构建起从《遮天》到《十万个冷笑话》的IP矩阵,《剑网三》《九州仙剑传》等多款“成都造”游戏流水超百亿元。

从消费场景到产业生态

文商旅体融合有了新尝试

今天,28大IP集结,与成都携手开启了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尝试。

9月28日至10月26日,成都打造全国首个“数字文创黄金周”,联动哪吒、《物华弥新》《遮天》等28个本土热门数字文创IP,推出5大主体活动、10大特色活动。

系列活动也将围绕城市事件、城市地标展开。例如,在交子大道亮相的“超级IP集结潮玩大街”,打造了现实版“次元街”。王者荣耀、哪吒、花花等28个热门IP在一公里展区内集中呈现。

▲展会现场

成都市商务局还推出数字文创季电子消费福袋,覆盖全市450家餐饮、13家景区博物馆和60家酒店。这种以“票根经济”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的模式,有效释放了成都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潜力。

全域联动的活动设计彰显了成都文商旅体融合的广度。成华区在工业遗产空间中打造Disco派对与蜀锦科技时装秀;武侯区推出“像成都人在玉林那样生活——民谣生活季”;青羊区引入XR大空间沉浸体验,推动非遗走进年轻视野……

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不仅是全民共享的数字盛宴,更是成都聚合产业要素、推动成果转化的创新平台。

10月23日举行的2025成都数字文创生态伙伴大会,将发布《2025中国数字文创城市指数》和全球合作机会清单,宣告国际数字文创产业联盟成立。同日启动的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创新应用大赛,将聚焦AIGC赛道,计划培养1000名AIGC创作人才与团队。赛事与人才孵化的结合,为成都的数字文创储备核心动能。

成都的数字文创产业已形成良好生态。成都市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倩表示:“我们的文化底蕴、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和人才这4个要素,形成了一个协同发展的机制。”例如,古蜀文明、三国文化等为创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等产业集群实现了“一杯咖啡时间贯穿上下游产业链”的高效协同;精准的扶持政策为初创企业提供了“真金白银”的补贴;而超过10万的从业者与20多万的在校大学生,构成了坚实的人才底座。

从大咖频频选择成都,到28个本土IP的集体绽放;从单一的数字产品到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新场景——成都用十年时间证明:当数字文创与城市基因深度融合,不仅能催生现象级文化产品,更能为城市打开无限可能。

这座被“00后”喜爱的城市,正在以数字文创为媒,向世界递出一张充满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新名片。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记者 王勤 杨译焮

编辑 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