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利亚里0-2国际米兰:什么叫自带体系?皮奥就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21:29 1

摘要:意甲联赛第五轮,国际米兰客场挑战卡利亚里。上半场,劳塔罗接巴斯托尼传中头球破门,下半场,替补出场的皮奥接迪马尔科传中锁定胜局,蓝黑军团2-0取胜。

意甲联赛第五轮,国际米兰客场挑战卡利亚里。上半场,劳塔罗接巴斯托尼传中头球破门,下半场,替补出场的皮奥接迪马尔科传中锁定胜局,蓝黑军团2-0取胜。

本场比赛跟上一场打萨索洛类似,机会很多却没能把握,优势较大却迟迟没能杀死比赛。

【首发阵容】

虽然上周中没有比赛,球队得到了足够的休息,但考虑到下周中有欧冠比赛,所以齐沃还是对阵容进行了部分轮换。

与上周打萨索洛相比,首发阵容有五处调整,而如果与理论上的绝对主力阵容相比,本场有双翼卫、拖后中卫、门将这四个位置不是绝对主力。

劳塔罗和姆希塔良重回首发、德弗赖和奥古斯托的轮换出场都是常规操作,真正值得一提的是两个位置。

(首发及评分)

一是恩里克顶替邓弗里斯首发。达米安老迈,买恩里克就是为了轮换邓弗里斯用的,但适应需要时间,所以新赛季还是邓弗里斯场场首发。本场的轮换,意味着恩里克终于通过努力训练,进入了正常的轮换序列,邓弗里斯可以不用那么累了。

二是何马继续首发。替补门将踢一场,可以说是轮换,连踢两场,那代表着什么?赛后记者也专门问了这个话题,而齐沃的回答则是坚持上周的说法,索默是一门,赛季漫长所以每个人都有机会出场。

看来,齐沃对轮换的理解比我们更大胆。我们敢想的门将轮换,就是在意大利杯或者一周双赛打弱队时,能够给二门一定的机会,一个赛季下来能有10场首发就不错了。而齐沃理解的门将轮换,或许是一人踢一半?

不管怎么样,能给新人更多出场时间,球迷是喜欢的。

【比赛复盘——上半场】

赛前,老维对本场比赛是有一定担忧的。

因为这支卡利亚里跟乌迪内斯一样,身材高大对抗出色。

(本场卡利亚里首发球员平均身高超过188)

齐沃的进攻,传中和定位球是主要手段,本赛季场均传中达到25.8次,在意甲遥遥领先。

打乌迪内斯那场,国米传中37次,角球13次,却打不破乌迪内的肌肉堡垒,最终败下阵来。

而本场,面对平均身高比乌迪内斯还高的卡利亚里,齐沃有什么办法吗?

我一直说齐沃擅于总结和调整,从打乌迪内和打卡利亚里这两场比赛的战术变化就能看出来。

齐沃的开局策略,主要是两招。

第一招是拼对抗。

(卡利亚里前场逼抢)

开局仅25秒,卡利亚里就在前场逼抢中把恰尔汗干倒在地,这个动作就是在宣示他们的态度,要玩硬的。

(2分30秒,恰尔汗强硬回击)

国米的回答则是,你要干,那就干!

于是,接下来,双方展开了肉搏战,几乎每次拼抢都有身体对抗,而每次对抗都会有人倒地。

(卡利亚里反击,姆希塔良回追犯规)

连技术流的姆希塔良都使出了如此粗鲁的动作,可见肉搏战况之激烈。

齐沃的第二招是前场逼抢。

(第2分钟,国米前逼门球,恩里克硬扛弗洛伦肖)

(第5分钟,国米前逼门球,恩里克再次硬扛弗洛伦肖)

前场逼抢是齐沃的惯用战术,但本场使出来效果特别好。

因为卡利亚里并没有像阿贾克斯和萨索洛那样选择弃踢开大脚,估计是考虑到双前锋是他们阵中最矮的两个,所以选择在后场短传组织。

玩后场组织没问题,问题是你得有脚下够细的后卫,卡利亚里三中卫平均身高达到191,如果这样的身高,还能玩传控,那也不会30来岁了还混在卡利亚里。所以后场传不了两脚,就只能被逼得开大脚。

塞巴有186但是偏瘦,贝洛蒂擅怼但只有181,态度能补下限,但没法提上限,最多只能让他们在对抗中不太吃亏,但这身体条件,对抗是不可能有优势的。贝洛蒂在44分钟受伤下场之前的数据是7次触球,0次传球,不是传球成功,而是尝试传球0次。

中锋对抗不占优,所以卡利亚里后场在受逼迫起长传的时候,都是找的左中场弗洛伦肖,1米9的黑大个。

恩里克几次硬扛弗洛伦肖,让对手根本拿不住球,这在国米的开局前逼体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卡利亚里失去了计划中的支点,被国米压迫成功,总能迅速拿下球权。弗洛伦肖上半场只完成了7次传球,5次成功。

卡利亚里应该是想着趁邓弗里斯不在,专门强行用身体来打这个点的,没想到恩里克也能这么硬。本场比赛恩里克并没有太漂亮的数据,但却在对抗中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

(7分40秒,恩里克再次硬扛弗洛伦肖,赢得界外球)

国米的第一个进球,正是恩里克硬扛弗洛伦肖赢得的球权转换。

(巴斯托尼传中,劳塔罗头球破门)

首先是阿坎吉的横向转移,把球打到了防守薄弱侧,给巴斯托尼创造了推进空间。

卡利亚里整体移动很快,所以在巴斯托尼把球分给边路姆希塔良时,卡利亚里的整体防守站位是没问题的。

卡利亚里的5-3防线完整,距离保持也不错,巴斯托尼助攻,但对位的前锋塞巴也在回追,整体并没有明显漏洞。

国米此时进攻阵型展开是334,巴斯托尼完成推进之后继续前插,而右路顶上锋线的并不是翼卫恩里克,而是右中场巴雷拉。

巴雷拉成为的关键人物。

一开始是左翼卫在防他,因为他是跟恩里克换位上来的,但之后巴雷拉没有像边翼卫那样跑后点,而是转身往有球侧靠。

此时,卡利亚里左翼卫要不要跟?

按盯人原则,该跟,但是跟出去之后,后点空了怎么办?而且他不是我对位的人啊。

如果是左中场弗洛伦肖在这个位置,必然紧跟巴雷拉,但问题是弗洛伦肖此时还在后点防恩里克。

问题就出在这里,巴雷拉和恩里克是暂时换位了,你卡利亚里的防守球员没换位啊,临时盯一下可以,但之后跑位变动了,离开你的防区了,该不该一路跟到底?重区域还是重盯人?

卡利亚里左翼卫选择了优先管自己的防区,所以放掉了巴雷拉。

本来问题不大,因为巴雷拉横移的方向有后腰迪奥拉,但是迪奥拉此时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他放弃了弧顶,缩回禁区站位。

这一举动使得弧顶完全放空,巴雷拉无干扰接球。

其实这时候迪奥拉扑出去跟住巴雷拉也不晚,因为巴雷拉此时并没有太好的传球点。

但迪奥拉还是选择死守禁区不动,放任巴雷拉拿球。

是担心劳塔罗吗?问题是此时劳塔罗已经被三名后卫包围,加上迪奥拉,变成四防一,意义不大。

巴雷拉拿球等了半天,终于等到了巴斯托尼的插上,奥古斯托、姆希塔良都拼命带着后卫往禁区里挤,让开边路通道,巴斯托尼顺利下底。

本来该对位防巴斯托尼的塞巴,此时正在追巴雷拉,根本没人管巴斯托尼。

这也是我之前提到的人盯人防守的一个问题,前锋的防守力度。

在前场,你让前锋盯着一个后卫抢,没问题,但回到后场,到处都是本方后卫的情况下,你再让前锋一直贴身跟着对方助攻的后卫,寸步不离,那是很难做到的,除非是专门刻意练过。

传中到后点,186的左翼卫奥博特被劳塔罗轻轻一怼,连起跳都没做到,让劳塔罗轻松完成头球攻门。

迪奥拉、奥博特,这纯粹就是球员实力的问题。

上半场国米控球率虽然达到64%,射门7-0,但真正的机会并不是太多,更多精力还是放在了对抗上。

除了进球,只有一次好机会。

(巴雷拉出球反击,左路传中,图拉姆射门)

卡利亚里前场逼抢,巴雷拉回接轻松破局,对位的弗洛伦肖根本没有盯巴雷拉的意思。因为弗洛伦肖是作为第三进攻点来用的,而巴雷拉同样是第三进攻点,两人看起来对位,其实站位距离很远。

盯巴雷拉的任务应该是后腰迪奥拉的,巴雷拉完成出球以后可以看到远在中圈的迪奥拉正在摊手抱怨,他回那么深,我怎么敢跟?

【比赛复盘——下半场】

下半场国米有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个人拿球突破增多了,很显然是齐沃在更衣室里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扎吉时代,国米一直是盘带数据垫底的球队,本赛季略有提升,场均6.4次突破,能排在意甲中游。

上半场,国米3次尝试突破2次成功,而下半场,尝试突破次数达到了14次,特别下半场刚开始的十多分钟时间,国米就有7次盘带尝试。

(图拉姆中路强突分球,姆希塔良也带了几步)

(姆希塔良禁区肋部内切射门)

为什么齐沃在中场休息时要强调突破?或许正是看到了卡利亚里球员个人能力的不足,觉得不用搞太多花里胡哨的,研究什么5打5的进攻套路,6打6的跑位方法,就来点简单的,一对一,你突他就完事了。

其实卡利亚里也是做出了改变的,上半场末段,贝洛蒂受伤下场,换上来的是中场普拉蒂,普拉蒂上来打后腰,把迪奥拉挤到左中场,而弗洛伦肖顶上锋线。

你看直播的时候或许不理解这个换人的意图,但看了我前面的分析之后就应该很清楚。

弗洛伦肖本来就是顶在前场用的,所以根本没法管对位的巴雷拉,而让后腰迪奥拉去防巴雷拉,他的移动又跟不上,索性通过换人,直接把弗洛伦肖推上锋线,迪奥拉去左边跟巴雷拉对位,再加个后腰来中间站位,理论上很完美。

(恰尔汗远射中柱)

这次的关键人物还是巴雷拉,前插肋部接球无人防守,横传架炮。

那么专门改变位置去盯巴雷拉的迪奥拉在哪儿呢?

巴雷拉在中场传球配合时,他在几米之外撅着屁股看戏,巴雷拉前插到肋部接球时,他正散着步从边路无人区走过来。

所以,忍无可忍的主教练在58分钟就把迪奥拉换下去了。同时,还撤下一名中后卫,加了一个边前卫,变阵451。

效果立竿见影,换人之后的5分钟,卡利亚里的控球率从33%提升到53%,不光有了全场第一脚射门,还让巴雷拉还吃到一张黄牌。

吃牌之后,巴雷拉迅速被换下,弗拉泰西的上场让中场控制力下降,国米的战术也变成了简单的找支点皮奥。

(皮奥扛人回做,迪马尔科射门打偏)

卡利亚里也在这个阶段,迎来了全场最好的一次机会。

(弗拉泰西和恰尔汗同时前扑,导致后腰空虚被打反击)

卡利亚里变成4321阵型,防守时是451,保证中场人数和宽度,进攻时是三前锋,双影锋总是在国米后腰防区活动,一旦后腰失位,就能拿球制造机会。恰尔汗本来就容易失位,何况旁边还是酷爱前插的弗拉泰西。

上面这次进攻最终制造了角球。

(角球进攻头球中柱)

由于各角度回放都是从球发出之后开始的,没有更早时间的回溯,所以我没法分析清楚这次漏人的第一责任人是谁,但争顶时距离弗洛伦肖最近的是巴斯托尼,完全没有做动作。

这次门柱仿佛打醒了国米,认识到一球优势并不保险,于是又打起精神,开始按着对手打,直到打进第二球。

(角球进攻,劳塔罗前点摆渡,皮奥错失良机)

赛后记者专门问了这次进攻,应该是齐沃现场比较愤怒,只是转播镜头没有捕捉到。齐沃说,只领先一球,这种特殊时刻,没必要三个中后卫都冲上去争顶,这样太冒险了。

(卡利亚里反击射门)

就是这次角球后卡利亚里的反击形成了射门,还制造了角球。

这个阶段形成对冲,确实对领先的国米来说是不值得的。

好在两分钟之后,国米的找皮奥战术就收获了进球。

(迪马尔科前插传中,皮奥后点得分)

为什么边路能轻松打穿?因为恰尔汗过来帮忙了,3对3变成了3对4,对位盯恰尔汗的那名前锋站在原地不动。

而传中到后点,所有后卫都看球不看人,一窝蜂往门前退,只有皮奥,突然一个停顿,拉开了与后卫的距离,获得了射门空间。

第二个球一进,比赛其实就结束了,剩下十分钟还得踢完,但双方已经都躺了。

(姆希塔良中路突破射门中柱)

最后姆希塔良还有个机会,可惜逆足没能打进。

【结语】

(数据统计)

看数据应该是一场碾压局的,预期进球是0.18-2.82,正常应该是0-3的比分,结果打到80分钟还充满悬念。

上半场确实没有太多机会,但下半场开局阶段,利用突破创造了不少机会,应该一鼓作气杀死比赛的。

迟迟没进第二球,自己放松,而对手通过连续调整,居然把比赛拉回了均势,一度有机会扳平比分。

幸好对手中柱之后,国米醒悟过来,提升强度压制对手,短时间内连续创造机会,终于在82分钟锁定胜局。

齐沃的战术安排没问题,上半场拼对抗,下半场前期主打突破,后期主打支点,都很有针对性。面对巨人后卫,齐沃刻意减少传中,本场20次传中低于平均值,即便传中也很少起高球。

半场换一人,63分钟换两人,72分钟换第四人,看得出齐沃一直在使劲,一直在担心,所以打进第二球之后,他才会那么兴奋。

赛后齐沃说,没有其他意甲球队能够创造我们这么多的机会。

确实,从射门次数到进球数,国米目前都遥遥领先,那么问题在哪儿呢?

两个问题,第一是不能在合理的时候杀死比赛,总是给对手留有希望,不光是心惊胆战,还增加消耗。

第二是防守。齐沃说,相信我们总有一天,能够用一次射门就拿下比赛,这意味着不丢球。

目前国米的丢球是意甲第三多的。本场好不容易零封,门将是何马,这会不会让何马获得更多出场时间呢?

最后说说皮奥,出场30分钟,上镜率极高,触球15次,排名同时间段全队第六,没有触球的纯肉搏也不下10次,几乎是他一出场,战术就围绕着他这个支点来打。

禁区线上一站,扛住后卫背身就能接球,进攻自然就发展到禁区附近,还用得着在外面来回倒脚跑位拉扯吗?就这么简单直接,但有效。

一个后卫扛不住,他在关键位置拿球就能制造威胁,多派一个人去夹防吧,其他位置就会漏。

什么叫自带体系?这就是自带体系。

每看一场皮奥,我对他的潜力评价都要提高不少,每场都能给人惊喜。

我相信,皮奥只要正常发展,未来必将带领国米更上一个台阶!

来源:老维聊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