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门转变到C位!这些专业正乘政策东风逆袭,26届考生抢先布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19:21 1

摘要:从冷门到C位!这些专业正乘政策东风逆袭,26届考生抢先布局你们选专业的时候,是不是总盯着那些听着就“热门”的?什么计算机、金融,扎堆往里挤,生怕选了冷门专业以后没出路?我前几天跟我姐聊天,她儿子明年高考,天天愁专业,说“可不敢选那些没人报的,毕业找不到工作咋办

从冷门到C位!这些专业正乘政策东风逆袭,26届考生抢先布局
你们选专业的时候,是不是总盯着那些听着就“热门”的?什么计算机、金融,扎堆往里挤,生怕选了冷门专业以后没出路?

我前几天跟我姐聊天,她儿子明年高考,天天愁专业,说“可不敢选那些没人报的,毕业找不到工作咋办”。结果我翻了今年的就业数据,差点惊掉下巴!



有些以前听都没人听的专业,现在居然借着政策东风,直接从“冷门”冲到了“C位”,就业率比不少热门专业还高!你敢信?

今天就跟你们唠唠这几个“逆袭专业”,26届考生可得抓紧看,说不定就能帮你避开内卷,选到个有前景的好方向。

先说说考古学,以前谁提这个专业,不都觉得“又苦又累还不好找工作”?

我上大学那时候,班里有个同学学考古,过年回家亲戚都问“你这专业以后挖坟啊?”,弄得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学啥。结果现在再看,这专业居然成了香饽饽!

为啥变化这么大?还不是因为政策和热度都跟上了。你们是不是也看《国家宝藏》《考古公开课》?这些综艺一播,考古突然就从课本里走出来了,好多年轻人都觉得“原来考古这么有意思”。

更关键的是政策给的支持,国家文物局不是出了个《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吗?5年要选100支考古团队,每支最多能拿120万资助!山东、山西那些文物多的省,还搞了文物全科人才定向培养,免学费免住宿费,毕业直接进事业单位,最少干5年。



这一下就把“就业难”的顾虑给打消了啊!我查了今年的数据,北大考古专业就业率几乎100%,西北大学近三年也超95%,除了去文博机构,还能做文化创意、文博新媒体,路子宽着呢。

不过有一说一,考古学可不是轻松活儿,要出野外,还要读很多文献。现在用人单位更倾向要研究生,想选这个专业的,可得提前想好要不要深造。

再说说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以前一提这个专业,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有辐射,太危险”,谁敢让孩子学?

我表哥前几年考大学,本来分数够这个专业,我姨死活不让去,说“万一辐射出问题咋办”,最后改学了机械。结果今年表哥跟我吐槽,说他们公司隔壁就是核电企业,人家员工薪资比他高一半,还稳定。

现在这专业咋突然火了?还不是因为国家要发展清洁能源。《能源法》里明明白白写着“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十四五期间还在搞“数字核电运维中心”,要推动核电智能化。


我国现在核电装机规模都世界第一了,双碳目标下,以后还得建更多核电站,人才缺口大得很!以前担心的辐射问题,现在技术早解决了,核电站有多层防护,工作人员受的辐射比国家标准还低好多。

中国广核、中国核工业这些央企,每年都招不少人,就业稳定,待遇还好。不过这专业对数学、物理要求高,逻辑思维得强。想做研发设计,硕士是基本门槛;要是去一线运维,本科也能上,但想往上走,还是得读研。

你说这是不是反转?以前没人要的专业,现在成了“香饽饽”,早知道我表哥当初就该坚持选这个。

还有个专业你们可能更不熟——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属于医学大类里的“小透明”,以前没几个人知道。

我邻居家孩子去年报志愿,选了这个专业,她妈还跟我抱怨“选个正经临床多好,这专业能有啥前途”。结果今年孩子实习,直接被三甲医院抢着要,说“这方面人才太缺了”。

缺到啥程度?世界卫生组织不是说我国有2780万听力残疾人吗?但专业的听力服务人员才1万多,连人家发达国家的零头都不到。这供需差也太大了!

国家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去年几个部门联合出了个指导意见,说要到2030年充实耳与听力健康的专业人员。有政策托底,还有这么大的需求,这专业能不火吗?



毕业生能去医院耳鼻喉科、儿童康复中心,还能去助听器企业、康复机构,就业路子一点不窄。不过这专业虽然授理学学位,却要学医学基础、康复技术,还得有耐心,会沟通。想进好医院或者做研发,硕士更有优势,就算现在本科能就业,以后行业规范了,说不定也得要更高学历,提前规划读研准没错。

你们看,这几个专业以前多冷门,现在靠着政策和需求,一个个都逆袭了。反观那些热门专业,现在内卷多严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有的还得跟几十个人抢一个岗位。

我姐现在也不执着于热门专业了,天天让我帮她查这几个逆袭专业的招生情况。其实选专业真不是看当下热不热,得看未来有没有政策支持,有没有市场需求。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知道这些专业好,还是有人会犯愁“我到底适合不适合”。毕竟每个人兴趣、能力不一样,盲目选也不行。

我之前听人说优志愿APP有个专业定位测评,能从兴趣、性格、能力这些方面推荐专业,说不定能帮上忙。但具体准不准,我也没试过。只是不知道,等26届考生报考的时候,这些专业会不会更火?会不会又有新的冷门专业借着政策东风冲上来?还是说,选专业终究得看自己适合,再热门的专业,不适合也白搭?(文中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谢谢!)#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来源:相对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