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郑州车务段团委聚焦新入路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组织20名本科及以上新入职青年,赴陇海铁路历史展陈馆、兰考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焦裕禄纪念馆及“焦桐”红色阵地,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在追溯铁路历史、感悟榜样精神中传承红色基因,筑牢职业初心。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赵博 通讯员 宋镐哲 张恒 于洋 拍摄
9月26日,郑州车务段团委聚焦新入路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组织20名本科及以上新入职青年,赴陇海铁路历史展陈馆、兰考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焦裕禄纪念馆及“焦桐”红色阵地,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在追溯铁路历史、感悟榜样精神中传承红色基因,筑牢职业初心。
“真没想到段内竟有这样一座承载历史的老火车站。”“独特的建筑风格令人过目难忘。”在陇海铁路兴隆庄火车站,新职工们由衷赞叹。
步入兴隆庄火车站“陇海铁路历史展陈馆”,这座1913年由比利时人建造的红瓦蓝砖建筑历经百年风雨仍保存完好。在讲解员引导下,新职工们系统参观“历史经纬”“烽火印记”等四大展区;从汴洛铁路勘测的艰辛到陇海铁路大罢工的壮举;从老式信号灯、木质售票窗等历史物件,到《百年铁路债券》纪实影像,全方位了解陇海铁路从“借款筑路”到“中欧班列通欧亚”的世纪跨越。“前辈为权益团结抗争的精神,让我读懂‘人民铁路为人民’是血脉相承的使命。”西南交通大学新职工宋浩然感慨道。
队伍抵达兰考车站。苏式风格的站房外,14根厚重立柱巍然矗立,扩容的候车室见证“四次改造”变迁;候车室内“全路青年文明号”志愿服务台格外醒目,让新职工提前感受铁路服务的温度。在“见证桐”原址,老职工动情讲述1963年焦裕禄在此劝阻逃荒群众、研究治“三害”的事迹。泡桐从幼苗到亭亭如盖的历程,正是焦裕禄精神的生动写照。站史厅内,46本泛黄的外勤日记、老式闭塞机等史料,让新职工李雨桐坚定了“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信念。
焦裕禄纪念馆内,打满补丁的棉袄、磨秃的铁锹、批注密布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无声诉说着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的精神丰碑。在焦裕禄手植的“焦桐”树下,20名新职工庄严宣誓,立志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今日收获远超预期,必须发朋友圈分享。”“想立刻告诉家人我工作的意义!”返程途中,新职工们热烈交流着。
后续工作中,郑州车务段将通过“导师带徒”等活动推动红色精神融入岗位实践。新职工们纷纷表示,将以焦裕禄精神为灯塔,扎根基层一线,为铁路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