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虾炸出学生餐黑幕,背后大佬竟是四川首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17:44 1

摘要:9月15日,上海静安区某小学的食堂里,绿捷公司派驻的经理孙某某像往常一样准备着学生午餐。当他将解冻焯水后的虾仁倒入盆中时,突然发现其中一盆约18公斤的虾仁有些不对劲——仔细一看,竟然有虫在爬!

一盆有虫的虾仁,揭开了上海50万学生午餐背后的资本迷局。

9月15日,上海静安区某小学的食堂里,绿捷公司派驻的经理孙某某像往常一样准备着学生午餐。当他将解冻焯水后的虾仁倒入盆中时,突然发现其中一盆约18公斤的虾仁有些不对劲——仔细一看,竟然有虫在爬!

孙某某立刻上报,消息很快传到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某那里。张某某当即下令:对供应全市211所学校的虾仁原料及相关菜品全部下架销毁。

然而,通知需要时间,已经有50所学校的学生们在午餐时间吃下了这些虾仁炒蛋。

01 瞒报风波

“妈妈,今天的虾仁味道怪怪的。”9月15日中午,上海多个区的孩子放学回家后,向家长反映了同样的问题。

几乎同时,上海绿捷公司内部正忙得团团转。原来,在发现虾仁有虫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某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要求总经理对外统一宣称,下架原因是“虾肠外溢,有泥沙”,绝口不提真正的“虫虾”问题。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纸包不住火。

9月16日,上海徐汇、普陀、闵行等多所中小学的学生和家长继续反映午餐中的“虾仁炒蛋有臭味”,部分学生食用后出现不适。

随着舆情持续发酵,9月18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不得不深夜发布通报,表示已关注到相关情况,并对涉事菜品留样进行送检。

一星期后的9月23日,真相大白。上海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调查通报,明确指出绿捷公司涉嫌瞒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并控制相关人员。

检测结果倒是显示,涉事批次的虾仁原料所有项目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但绿捷公司的瞒报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底线。

02 道歉信敷衍了事

面对铁一般的事实,9月23日晚,上海绿捷终于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则道歉声明。

不过这则声明不但没能平息众怒,反而火上浇油——全文仅48个字,没有整改方案,没有责任认领,被网友纷纷吐槽“比虾仁还敷衍”。

网友们可不买账:“一份道歉声明,仅仅48个字,没有整改方案,没有责任认领,这是道歉还是走形式?”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虾仁炒蛋被撤下后,第二天学校给学生们补发了面包和饼干,但有心的家长一看面包的配料表,好家伙,添加剂多达十几种。

这真是才出狼窝,又入虎穴!

03 校园午餐的暴利生意

随着事件发酵,这家日供餐量超过50万份、覆盖上海500多所学校的配餐企业的真面目,也逐渐浮出水面。

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到2017年时已服务331所中小学、日供36万份餐食。到了2024年,更是扩张到500多所学校,日供餐量突破50万份,占据上海近三成校园配餐份额。

这么大的规模,赚钱吗?当然!

根据KGF(上海绿捷的母公司)的招股书,2017年上海绿捷营收就达5.6亿元,净利润率高达15.7%,比很多餐饮企业高出一倍多。

更厉害的是,校园餐采取预付费模式,50万学生的餐费能常年沉淀2亿元资金,上海绿捷甚至可以用这笔钱买银行理财赚收益。

有知情人士透露,上海现在是AB餐选餐,一餐18元,但绿捷某项目合同显示,其每餐成本仅6-8元。

这么低的成本,要覆盖冷链运输、人工等环节,能给孩子吃什么呢?

04 资本迷局

这家表面普通的配餐企业,背后却隐藏着庞大的资本网络。

2018年9月,澳大利亚食品加工巨头Kilcoy Global Foods(KGF)通过旗下公司,以约1.7亿美元(约合1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完成了对上海绿捷100%股权的收购。

而KGF的背景更不简单——它的第一大股东为刘氏家族信托,由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家族控制,持股45.44%。刘永好女儿刘畅为Ananta信托的委托人和保护人。

第二大股东是厚生资本,持股38.95%。厚生资本于2010年由张天笠和王航创立,专注于食品领域投资。王航同时担任新希望集团的副董事长。

说白了,上海绿捷背后真正的大佬,就是新希望刘永好家族。

为了控制上海绿捷,资本方搭建了复杂的离岸架构:从开曼的KGF Asia,到BVI的控股公司,再到香港的GreenExpress,整整五层“套娃”。

这种架构有两个妙用:一是方便融美元基金的钱,然后在境外上市;二是方便全球财富布局。

05 新希望的算盘

新希望集团,从做猪饲料起家,发展至今的40余年里,已形成农牧食品、乳品快消、智慧城乡、金融投资等相关产业,在全球拥有分子公司超过600家,员工超10万人,2024年销售收入超2600亿元人民币。

但其核心业务近年来面临困境。上市公司新希望2022年净利润亏损14.61亿元,2023年虽然扭亏,净利润也仅有2.49亿元。

与此同时,校餐业务却是一块肥肉。上海绿捷服务50万学生,家长们通常提前一个月缴费,每人预付400元,公司账上常年躺着2亿元。这些资金不用付利息,仅理财收益一年就有600万元。

而且,校餐业务现金流稳定,没有应收账款风险。相比之下,新希望主业——饲料和养猪业务的资金占用巨大。

校餐业务不仅能立即改善财务状况,每年还需要数千吨肉类,为新希望的主业提供稳定的消化渠道。

06 监管出手与未来整改

“臭虾”事件曝光后,监管部门迅速出手。

在公安部门采取相关措施的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库存涉事批次虾仁全部封存处理,并立案调查。相关市级部门已组成联合工作组入驻企业,由市属国企临时接管公司运行,确保学校供餐安全稳定。

教育部门也将进一步切实落实好食材供应和学校履约验收情况定期抽检制度,邀请更多学生家长、行业专家、第三方机构参与抽检。

各区将全面核查学校餐食供应招投标情况,一经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按程序终止合同并重新招标。

此外,还将公开学校负责人陪餐安排,扩大家长陪餐范围,确保陪餐人员与学生同一场所、同一餐食。

将学生和家长满意度纳入招投标合同约定条款,由各区统一组织第三方机构每学期开展一次学校餐食满意度全覆盖匿名调查,根据结果相应调整供餐企业。

吴振东在发表于新华社的报道中这样写道:“学校食品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但这句话的背后,是50万学生已经被影响的健康,是家长们无法安放的焦虑。

虾仁风波曝光后,不少家长联名请愿,希望西贝也能参与上海学生餐的竞标。家长们反对的并非预制菜本身,而是有人用低质食材糊弄孩子。

各位读者,您家孩子学校的午餐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和看法。

来源:东歌优品精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