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国产新能源汽车势头迅猛,中大型 SUV 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 丰富选择让消费者受益,却也容易陷入 “纠结”。其中,造车新势力推出的小米 YU7 与智己 LS6,凭借差异化亮点成为热门选项。前者以 “科技性价比” 为标签,后者主打 “高端配置与性能”,我
近年来国产新能源汽车势头迅猛,中大型 SUV 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 丰富选择让消费者受益,却也容易陷入 “纠结”。其中,造车新势力推出的小米 YU7 与智己 LS6,凭借差异化亮点成为热门选项。前者以 “科技性价比” 为标签,后者主打 “高端配置与性能”,我们选取落地价接近的两款车型(小米 YU7 2025 款超长续航后驱版,参考落地 26.78 万元;智己 LS6 2026 款纯电 Ultra,参考落地 27.71 万元),从核心维度拆解产品力,帮你找到适配需求的答案。
两款车均采用新能源车型主流的 “简约科技风”,但设计细节辨识度鲜明:
内饰是两款车的核心亮点,均以 “大屏 + 智能系统” 为核心,但硬件与功能侧重不同:
布局与材质:“T” 字形中控台简洁规整,27.1 英寸双连屏(比小米屏更大)覆盖中控区域,边框窄,显示细腻;真皮材质方向盘造型独特,附带加热功能,搭配电子式怀挡,操作便捷。核心硬件:采用高通骁龙 8295 芯片(车规级高端芯片),搭配 IM AIOS 操作系统,5G 网络、面部识别为标配,应用商店支持主流 APP 下载。交互亮点:语音助手通过 “Hello 智己” 唤醒,可连续接收多指令并快速响应(如 “打开空调 + 导航到公司 + 播放音乐”),无需重复唤醒,实用性更高。
两款车均搭载 L2 级辅助驾驶系统,但硬件算力与功能覆盖各有侧重:
硬件配置:1 颗激光雷达 + 1 个毫米波雷达 + 12 颗超声波雷达 + 11 个车外摄像头 + 1 个车内摄像头,向前最大探测距离达 200m,算力由 700TOPS 的 NVIDIA DRIVE AGX Thor 芯片提供(算力比智己高)。标配功能:透明底盘、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碰撞 / 车道偏离预警)、全速自适应巡航、自动辅助泊车入位,应对城市通勤与高速路况无压力。两款车均定位中大型 SUV,空间表现可圈可点:
车身尺寸:小米 YU7:4999×1996×1608mm,轴距 3000mm(更长更宽,轴距多 40mm);智己 LS6:4937×1988×1671mm,轴距 2960mm(高度更高,前排座椅可灵活前后移动,腿部空间调节自由)。储物能力:小米 YU7:常规后备厢 678L,放倒后排拓展至 1758L,前备厢 141L(储物更灵活);智己 LS6:常规后备厢 617L(小于小米),放倒后排拓展至 1833L(比小米大),前备厢 105L(稍逊)。两款车均展现出国产中大型 SUV 的高水准,无明显 “短板”,最终选择只需锚定核心需求 —— 是 “够用就好”,还是 “体验拉满”。
来源:说车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