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内蒙古 40 家化工园区名单+核心数据汇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6:38 1

摘要:煤炭作为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发展现代煤化工是立足国内资源禀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产业基础,围绕“煤头化尾”推动煤化工产业链做大做强,坚持“立足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发展路径,积极构建煤基全产业

煤炭作为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发展现代煤化工是立足国内资源禀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产业基础,围绕“煤头化尾”推动煤化工产业链做大做强,坚持“立足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发展路径,积极构建煤基全产业链,加快现代煤化工和煤焦化等项目的强链补链,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产品向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方向拓展,促进煤炭由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目前,内蒙古现代煤化工综合产能已达3835万吨,煤制气、煤制烯烃产能位居全国首位,煤制油、煤制乙二醇产能居全国第二,已建成现代煤化工项目36个,形成涵盖煤化工、氟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等多领域的现代化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有力支撑了资源协同和降本增效。

1. 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大路产业园

基本概况:园区规划研究范围总面积为 15880.07 公顷,工业用地控制线范围分为 4 个片区,总面积为 9284.30 公顷。

产业发展:园区主导产业为能源化工、资源综合利用。截至目前,园区共入驻企业 32 家,包含 46 个项目,其中投产项目 18 个。已建企业具备的生产能力包括年产煤制油 16 万吨、甲醇制烯烃 60 万吨、合成氨 30 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 2×300MW 等。

代表企业:

内蒙古久泰馨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已建成年产 100 万吨煤制甲醇和 60 万吨煤制聚烯烃项目,可生产近百种高端化工产品。天合光能内蒙古天晟新科技有限公司:2022 年 8 月,该公司投资建设的 2GW 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正式投产。鄂尔多斯新创新材料有限公司:其年产 8 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 27.15 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和固体沥青为原料,生产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及储能领域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朗峰新材料(内蒙古)有限公司:纳米晶粉末与纳米晶器件项目总投资 2 亿元,将建设 6 条全自动纳米晶粉末与器件生产线。内蒙古铁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为露天矿等应用场景提供新能源动力成套装备及智能化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

2.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经济开发区棋盘井产业园

基本概况:棋盘井产业园位于鄂尔多斯市西部鄂托克旗棋盘井镇,园区面积 42.38 平方千米。

产业发展:现入驻企业达 70 家,其中规上企业 55 家。园区依托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四大主导产业,拓展延伸出绿色焦化、氯碱化工、精细化工、天然气化工、煤 - 电 - 冶、“三废” 循环利用、物流供应七大主导产业链。

代表企业:

鄂托克旗建元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已形成年产 500 万吨焦煤、年洗选 600 万吨原煤、年产 500 万吨冶金焦、年产 12 万吨粗苯、年产 30 万吨煤焦油、年产 26 万吨乙二醇的生产规模,是内蒙古民营企业 100 强和中国能源企业 500 强企业。内蒙古双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煤炭投资、电力投资、聚乙烯醇相关化工产品投资、矿产资源开采投资以及对外投资、咨询服务等。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涉及电力、冶金、化工等多个领域。

3.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经济开发区蒙西产业园

基本概况:2002 年 5 月被国家科技部定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园区规划面积 97.02 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为 91.66 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园区主导产业为新材料、精细化工。现已构筑煤化工、氯碱化工、特种冶金等多条循环产业链,形成了煤 — 焦 — 精细化工、煤 — 电 — 铝 — 建材、石灰石 — 电石 - PVA/PVC 等多条循环产业链。

代表企业:内蒙古亿正化工有限公司、蒙西集团、神华集团、北方联合电力公司、双欣资源、亿阳物流、星光煤炭等。

4.内蒙古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

基本概况: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于 2001 年设立。园区构建 “一区两园” 产业格局,包括苏里格产业园和纳林河产业园。

产业发展:园区主导产业为现代煤化工、清洁能源,同时培育壮大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环保三大产业。现已形成六大产业链群,包括以煤为原料的煤基基础化学品产业链群、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清洁能源产业链群、以甲醇为中间原料的精细化工产业链群、以烯烃为原料的新材料产业链群、以合成氨为原料的尿素深加工产业链群以及以气化渣、粉煤灰和矸石为原料的新型建材产业链群。

代表企业: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皓通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海峡能源集团等。

5.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经济开发区达拉特产业园

基本概况:达拉特产业园包括三垧梁工业园区、达电 - 亿利工业园区。其中,三垧梁工业园区以能源化工和新材料产业为主导、绿色环保与数字经济产业为配套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达电-亿利工业园区重点发展以煤电、氯碱化工为主体的现代能源经济产业。

产业发展:达拉特产业园是达拉特经济开发区 “4+2” 产业体系的重要承载地,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化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四大核心产业,构建环保和现代物流两大支撑产业。

代表企业:内蒙古恒星化学有限公司、新能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默锐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路泰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达拉特分公司、鄂尔多斯市蒙泰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6.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经济开发区(独贵塔拉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

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经济开发区按照 “一区两园三基地” 的总体布局,分为独贵塔拉产业园南北两个项目区和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区。

独贵塔拉产业园

产业定位:以化工和新材料为主导产业。

基础设施:累计投入 51 亿元,基本达到 “九通一平”。

代表企业及项目:重点引进了伊泰 120 万吨精细化学品、亿鼎 60 万吨合成氨 104 万吨尿素、昊华 40 万吨甲醇、安德力 30 万吨精细化学品、联博化工 40 万吨食品级二氧化碳、华洲药业 1.9 万吨医药中间体等项目,形成了煤化工产能 588 万吨,构建了百万吨级精细化学品、百万吨级化肥、百万吨级醇类产品等多个百万吨级产能项目规模。

新能源产业园

产业定位:以清洁能源为主导产业。

代表企业及项目:重点引进新能源发电项目及液化天然气项目,新能源发电项目方面重点引进蒙西基地库布其 200 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等 37 家新能源发电企业,总装机容量 505 万千瓦,完成投资 278 亿元,成为全市第一个百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基地。

7.内蒙古鄂尔多斯上海庙经济开发区

基本概况:内蒙古鄂尔多斯上海庙经济开发区于 2001 年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是全国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宁东 — 上海庙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沿黄经济带重点煤化工园区之一。2024 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 400.07 亿元。

产业发展:

煤炭产业:已探明煤炭地质储量 143 亿吨,远景储量 500 亿吨以上,规划建设 14 个井田,已核准煤矿 9 座、设计产能 3630 万吨,已建成煤矿 7 座,核定产能 1950 万吨。煤电产业:先期配套 8 个 100 万千瓦火电机组全部建成投产,每年可发电 440 亿千瓦时,是目前国内同一地区火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地区。煤化工产业:引进恒坤化工 390 万吨 / 年焦化多联产项目,目前已建成 130 万吨,二期首期 130 万吨具备烘炉条件,剩余 130 万吨正在建设;还有华星 4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一期 20 亿立方米项目。新能源产业:风电年利用小时数超过 2500 小时,属于一类风能资源区;光伏发电年平均日照时数 3135.4 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已建成并网的新能源项目 43 个,规模为 4.9GW,其中深能北控 25 万千瓦光伏制氢项目已开始试生产。天然气产业: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 8620 多亿立方米,三级储量达到 1.32 万亿立方米。已建成雅海、时达绿能、森泰 3 个液化天然气项目,年产 LNG105 万吨,正在建设多个 LNG 项目,产能累计可达 280 万吨 / 年。

代表企业: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神华集团、新汶矿业、内蒙古恒坤化工、华星新能源、深能北方集团、润阳悦达、内蒙古森泰、时达绿能等。

8.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圣圆煤化工产业园

基本概况:圣圆煤化工产业园组建于 2012 年 11 月,规划控制面积 110.2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22.4 平方公里,包括汇能工业项目区和乌兰木伦工业项目区两部分。

产业发展:

园区主导产业以新型煤化工产业(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为主,其它已有的煤转化产业(煤电、煤焦化、干馏煤等)为辅的一体化深加工产业。

代表企业:

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内蒙古汇能煤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圣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星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等。

二、包头市(4家)

1.内蒙古包头九原工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园

基本概况:规划面积 80 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园区打造烯烃产业集群、铝镁产业集群、碳纤维产业集群、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等四个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终端制造业和轻量化材料应用企业。

代表企业: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包头中远生物基新材料有限公司、包头市鑫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润晨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2.内蒙古包头达茂巴润工业园区

基本概况:园区规划总面积 50 平方公里,前主要以铁精粉生产为主,是包钢重要的原料基地。

产业发展:园区已形成五条比较完备的产业集群。以金石资源、科莱博为链主企业的氟化工产业集群;以华电集团、明阳智能、水木明拓为链主企业的氢能产业集群;以远景能源、天能重工为链主企业的风电装备产业集群;以通威股份、海达石墨、上海群贤为链主企业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蒙能集团、中海储能为链主企业的储能产业集群。

代表企业:内蒙古金鄂博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远景蒙新集团、华电内蒙古公司、水木明拓达茂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3.内蒙古包头土右新型工业园区

基本概况:园区成立于 2004 年,规划面积约 64.88 平方公里,分为北部新型工业园区和南部山格架化工区。北部新型工业园区规划面积约 42 平方公里,主要以电力、光伏、天然气液化、金属加工、食品加工为发展特色;南部山格架化工区规划面积约 22.88 平方公里,主要以化工为发展特色。

产业发展:园区主导产业为新材料生产及应用产业、生命健康产业和化工产业。

代表企业:内蒙古蒙特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豪安能源、国储能现代煤化工、森都碳素、元泰丰生物有机肥等

4.包头金山经济开发区

基本概况:开发区内企业众多,截至 2024 年 10 月,规模以上企业有 26 户,落地项目 76 个。

产业发展:

新材料产业:表现抢眼,产值在 2025 年上半年首次达到 100 亿元以上,在高纯铝锭、铝棒材、高纯晶硅、自焙电极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实现新突破,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新能源产业:2025 年上半年产值完成 11 亿元,风电塔筒、光伏组件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为区域能源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产业:绿色智算、电源侧储能、锂电池负极材料等项目的推进,为开发区产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打开了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代表企业:包头市新恒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特变电工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包头市人民政府、弘元能源科技(包头)有限公司、内蒙古圣泉科利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包头隆晟硅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三、乌海市(4家)

1.内蒙古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达产业园

基本概况:乌达产业园位于乌达城区以南,规划面积 36.23 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园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升级为抓手,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从煤到 BDO(1,4 - 丁二醇)再到可降解材料,园区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相关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代表企业: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蒙古君正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佳瑞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乌海市倍杰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2.内蒙古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勃湾产业园

基本概况:规划面积 31.66 平方公里,下辖主园区、精深加工制造园、洗选和商砼区 4 个园区,集光伏制造、储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煤焦钢一体化四大产业于一体。

产业发展:

新能源电池一体化产业链:围绕清陶能源固态电池、乌海铱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智能矿卡等项目,构建起了 “新能源材料 — 固态电池 — 自动化装备 — 锂电池资源综合利用 — 科研成果孵化 — 产业投资” 完整产业链。现代煤焦化一体化产业链:构建起了 “原煤开采 — 洗煤 — 焦化 — 焦油及粗苯等深加工”“原煤开采 — 洗煤 — 焦化 — 煤气 — 天然气” 等循环产业链。特色冶金产业链:依托建龙包钢万腾公司、赛思普科技公司等企业,推广氢基熔融还原冶炼技术,延伸壮大 “煤 — 焦炉煤气 — 氢 — 冶金” 特色产业链,推进特色冶金产业延伸提质。

代表企业:清陶(乌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黄河能源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海铱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骏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等

3. 内蒙古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南产业园

基本概况:海南产业园位于海南区南部,规划面积 45.6 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园区以 “产品多元化、制造精细化、链条终端化” 为发展战略导向,明确了打牢 “两个基础”,延伸 “四条产业链”,建设 “五个基地” 的发展思路。

代表企业: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西来峰分公司、乌海黑猫炭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和利化学纤维(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华聚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科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4.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

基本概况:园区按照 “适度超前、加快配套” 原则,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近 20 亿元,在用水、用电、路网等方面均有完善配套,生活配套服务区也在不断建设完善。

产业发展:着力打造风光氢储用一体的新能源、以可降解塑料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两大全产业链基地,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目前,园区在建、拟建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项目超过 20 个,总投资超过 1000 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 300 亿元。

代表企业: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乌海国轩金动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美邦中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永太化学有限公司等。

四、赤峰市(7家)

1.内蒙古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元宝山产业园

基本概况:化工集中区面积 13.01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8.55 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为化工,总体规划分为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三个产业功能区。

产业发展:

生物化工产业:依托丰富的玉米等生物资源,以生物发酵为主导工艺,打造形成生物化工产业集群,代表企业有伊品生物、帝斯曼润邦、科为博生物等,现有氨基酸系列、微生物多糖系列、生物酶制剂系列等各类产品 30 余种。医药化工产业: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培育形成医药化工产业集群,代表企业有康普药业、普因药业、华天制药、博恩药业等,现有人用医药原料、中间体、原料药,兽用原料、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等各类产品 60 余种。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依托本地丰富的基础化工产品和化学原料集散地优势,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端化、精细化延伸,打造形成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代表企业有瑞阳化工、利安隆新材料、福来特化工、普力泰材料等,现有醇酸树脂材料、阻燃剂、抗氧剂、稳定剂等各类产品 50 余种。硫磷钛铁锂循环化工产业:依托本地及周边丰富的含磷钒钛磁铁矿伴生资源和副产硫酸资源,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可持续循环发展为主要方向,培育形成硫磷钛铁锂循环化工产业,代表企业有大地云天、远通化工、三方化工、九联煤化等,现有磷肥、氮肥、钾肥、复合肥、焦炭以及焦炉煤气、煤焦油、盐酸等主副产品 20 余种。新能源产业:以风光制氢一体化、新能源电池材料和电池组装为主要方向,着力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现有代表企业远景能源、中电建。

代表企业:荷兰皇家帝斯曼、美国建明集团,国内领先企业云天化集团、远景能源,行业龙头企业伊品生物、瑞阳化工、利安隆新材料、康普药业等。

2.内蒙古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红山产业园

基本概况:产业园始建于 2002 年,总规划面积 28.78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13.7 平方公里,包括红庙子片区和文钟片区。

产业发展:

冶金产业:是产业园的支柱产业,现有中色锌业、远联钢铁、金通铜业 3 家规模以上企业,已形成年产值百亿级产业板块。2024 年,冶金产业实现产值 506.6 亿元,同比增长 11.7%,占园区规上总产值的 89.2%。医药产业:红山区是自治区医药工业起步最早地区之一,红山产业园现入驻医药企业 30 余家,规模以上企业 10 余家,形成了涵盖化学制药、中蒙药、生物医药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2024 年,医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 16.7 亿元,占园区规上总产值的 3.0%。纺织产业:已入驻东黎羊绒、北京雪莲等企业,形成了羊绒纺织、毛纺精纺、剪绒制品三大板块,构建了全产业链体系,产品远销英美日韩等 19 个国家和地区。2024 年,纺织产业累计实现产值 12.4 亿元,占园区规上总产值的 2.0%。装备制造业:现已入驻拓佳电子等 60 余家企业,从环保锅炉、风机塔筒等传统制造业向电子信息、高端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2024 年,装备制造产业累计实现产值 2.3 亿元。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已入驻绿色高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 70 余家,产业覆盖肉蛋奶、粮油、果蔬等。2024 年,农畜产品加工产业累计实现产值 8.7 亿元。

代表企业:上海医药集团、承德颈复康、上海创诺集团、东黎羊绒、内蒙古仁立雪莲、昭乌达羊绒、中色锌业、远联钢铁、金剑铜业、深圳拓佳电子、恩沃电子、虹源风能、荷兰皇家帝斯曼、美国建明集团、云天化集团、远景能源、伊品生物、瑞阳化工等。

3.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山产业园

基本概况:总规划面积 22 平方公里,截止 2024 年底,产业园入驻企业 30 家,其中中国五百强企业投资的子公司 4 家。

产业定位:主要发展冶金、化工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2018 年 11 月,东山工业园区与元宝山园区合并规划为赤峰市次临港产业区,同步发展次临港海运资源相关产业。

代表企业:赤峰金通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东岳金峰氟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星耀新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明岳新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普因药业有限公司等。

4.赤峰林西工业园区

基本概况:园区始建于 2001 年,总规划面积 10.72 平方公里。按照 “一园三区” 发展模式,划分为冶金化工区、农畜产品加工区、新兴建材区三个区块。

产业发展:

冶金产业:聚焦打造百亿级有色冶金产业,重点围绕铜、锡、钼、锌、贵金属回收五大方向构建有色金属 “采、选、冶、加、循” 产业链。现有金属冶炼企业 5 家,综合回收利用企业 2 家。化工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萤石保有量、风光和水资源等优势,聚焦 “新能源 + 冶金、+ 化工、+ 硅产业、+ 大数据”,全力推动新能源一体化、精细化工、含氟化工等产业发展,打造百亿级新能源一体化产业集群。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了以甜菜、中草药、肉牛深加工为主的农畜加工产业链。现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 15 家,具备较强的加工生产能力。

代表企业:赤峰富邦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荣鑫钼业有限公司、明阳绿色化工(赤峰)有限公司、内蒙古佰惠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中天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5.赤峰巴林左工业园区

基本概况:园区包含凤凰山工业集聚区和上京工业集聚区 2 个区块,总规划面积 9.03 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

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为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化工、非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已有山金银铅、鹏峰化工、金帆再生资源等 14 家企业入驻。

代表企业:赤峰山金银铅有限公司、内蒙古科然生物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鹏峰化工有限公司等。

6.赤峰克什克腾工业园区

基本概况:园区始建于 2006 年,2023 年 11 月由自治区政府批复为赤峰克什克腾工业园区。国土空间范围规划面积 12610 亩,预留扩区面积 23680 亩,分为化工园区、综合产业园、农畜产品加工园三个片区。

产业发展:主导产业为化工、冶金、农畜产品加工,现入驻企业 21 家,2024 年实现总产值 135.6 亿元。

代表企业:内蒙古黄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银都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银都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等。

7.赤峰承接产业转移开发区

基本概况:规划总面积 12.05 平方公里,建成面积 9.7 平方公里。开发区包括中京工业园区和汐子工业园区 2 个园区,基础设施达到 “七通一平” 条件。

产业发展:

中京工业园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园区,主导产业为农副食品加工、金属制品业、装备制造业。汐子工业园区:以冶金、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园区,主导产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代表企业:赤峰中唐特钢有限公司、赤峰市北翔矿业科技有限公司等。

五、通辽市(3家)

1.通辽扎鲁特旗工业园区鲁北产业园

基本概况:园区总体规划面积 25.18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3.73 平方公里,分为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区和新材料新型化工区。

产业发展:主导产业定位为农畜产品加工、煤化工。其中农畜产品加工园区又规划为农畜产品加工区、新型建材产业区、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商贸物流区;煤化工区又分为高新化工产业区、机械装备制造区和新兴产业园区。

代表企业:内蒙古邦杰食品有限公司、扎鲁特旗海底捞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宏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康乃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诚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通辽市睿邦精细化学品制造有限公司等。

2.通辽科尔沁左翼中旗工业园区

基本概况:园区积极推动产业发展,目前已入驻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制造、化工等企业 98 家,带动就业 700 余人。

产业发展:科左中旗着力构建 “4+2” 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现代能源产业向风光储氢氨全产业链拓展,同步发展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及一般加工制造等主导产业。

代表企业:盛世孝庄酒业有限公司、通辽市远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通辽市博汇生物有限公司、华锐风电通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

3.通辽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

基本概况:规划面积 21.27 平方公里,建成区 6.6 平方公里。2021 年 8 月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二类开发区,2024 年 2 月通过化工园区认定。

产业发展:开发区形成了玉米生物医药化工、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装备制造三大产业板块,其中玉米生物医药化工是重点培育和打造的主导板块,现有生物医药企业 34 家,建成 22 家、在建 12 家,年可加工转化玉米 260 万吨,深加工品种 160 个。

代表企业:内蒙古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华欣药业有限公司、内蒙古晶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

六、乌兰察布(4家)

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新材料产业开发区察右后旗产业园

基本概况:园区按照 “一区三园” 的模式,分为杭宁达莱产业园、蒙维新材料产业园和土牧尔台皮毛绒肉加工工业园三个园区,总规划面积为 15.36 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园区主导产业为建材、电石化工和高新技术材料。其中,杭宁达莱产业园重点发展电石及下游产品和化肥产业;蒙维新材料产业园以蒙维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电石下游产品 PVA 及系列产品,并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土牧尔台皮毛绒肉加工工业园重点发展以医药、农药中间体为主的化工产业。

代表企业:内蒙古欣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星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博路天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2.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巴音产业园

基本概况:总面积为 31.82 平方千米。

产业发展:巴音产业园的主导产业为现代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及上下游产业。

代表企业:内蒙古京东药业有限公、内蒙古绿菱气体有限公司、内蒙古京西能源有限公司、中诚力锘(内蒙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

3.内蒙古乌兰察布丰川循环经济开发区丰镇产业园

基本概况:总面积 3839.03 公顷,核定面积为 3112.20 公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园区共分为三个区块,分别是东产业园区块、西产业园区块和轻工业产业园区块。

产业发展:园区基本形成了以电力、氟化工、冶金钢铁、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和绿色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代表企业:吉铁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丰镇市国安铁合金有限公、内蒙古骅扬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4.乌兰察布杜尔伯特工业园区

基本概况:园区规划范围由三个区块五个地块组成,分别为黑沙图区块、白音勿拉区块、乌兰花区块(上脑包片区、中加片区、生盖营片区),总规划面积约 4.3 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为冶金、化工和农畜产品加工。

代表企业:内蒙古永和氟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冀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七、呼和浩特市(3个)

1.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桥产业园

基本概况:2023 年,园区内工业企业 35 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1 家,高新技术企业 11 家,完成工业总产值 841.2 亿元。

产业发展:金桥产业园是内蒙古自治区 24 家重点工业(园)区之一,规划将园区分为六个区,分别是石油化工产业区、光伏产业区、新材料产业区、装备制造产业区、科技服务区、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区。

代表企业:环晟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鑫环硅能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欧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赛盛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2.内蒙古呼和浩特托清经济开发区托克托产业园

基本概况:划总面积 40.08 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产业发展:定位是以电力能源工业为基础,以生物制药、现代化工及金属冶炼为主导,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同步发展的新型工业园区。

代表企业:旭阳集团清水河旭阳能源有限公司、中化学(内蒙古)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瑞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菁莱(内蒙古)生物科技有限公、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等。

3.呼和浩特清水河经济开发区

基本概况:核准面积 16.56 平方公里,2023 年,园区内工业企业 35 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1 家,高新技术企业 11 家,完成工业总产值 841.2 亿元。

产业发展:开发区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煤系高岭土新材料生产基地,推动形成下游产品耦合发展的特色新材料及高端精细化学品产业集群,构建 “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 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代表企业:内蒙古蒙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天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清水河旭阳能源有限公司等。

八、巴彦淖尔市(3家)

1.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

基本概况:园区控制面积 120 平方公里,分为有色金属加工区和循环经济综合区。

产业发展:园区构建了以新型化工和有色金属为主导产业,装备制造、新材料、氢能源和环保产业等为关键增量,现代物流和其他生产性服务业为配套的 “两优四新两服” 的现代产业体系。

代表企业:内蒙古科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金猫炭材料资源综合利用及余气余热利用项目、巴彦淖尔工业固危废资源化循环产业项目等。

2.内蒙古巴彦淖尔进口资源加工开发区乌拉特前旗产业园

基本概况:它由乌拉特前旗工业园区、沙德格工业聚集区和乌拉山工业聚集区组成,形成 “一区三园” 的布局。园区主导产业为冶金、化工。

产业发展:乌拉特前旗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为化工和冶金,在产企业主要为煤化工、金属冶炼类企业;沙德格工业聚集区产业定位为冶金,在产企业主要为金属冶炼类企业;乌拉山工业聚集区产业定位为大宗资源综合利用,在产企业主要为中联水泥公司粉磨站、佘太水泥公司等。

代表企业:巴彦淖尔市亿鑫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晶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草原鸿泰肉业有限公司

3.巴彦淖尔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

基本概况:规划面积 24 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主要依托甘其毛都口岸,利用境内外 “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资源落地加工,转化增值。

产业发展:园区重点规划发展四大产业,包括煤焦电化产业、以铜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产业、非金属综合利用产业以及配套装备制造业。

代表客户:神华巴彦淖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皖兴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启明星科技有限公司等。

九、阿拉善盟(2家)

1.内蒙古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

基本概况:园区内的乌兰布和工业园区现状引入主要工业企业 56 家,高新技术孵化园现状引入工业企业 1 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已形成了以煤焦化、氯碱化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其中,煤焦化产业产能达到 360 万吨 / 年,氯碱化工产业烧碱产能为 46 万吨 / 年,聚氯乙烯产能为 43 万吨 / 年。此外,园区还在多晶硅、焦炉气制 LNG、甲醇制芳烃等领域有一定的产业布局。

代表企业:中盐吉兰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庆华集团庆华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内蒙古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腾格里技术产业园

基本概况:2013 年 10 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原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整合原葡萄墩工业园区和腾格里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新成立。

产业发展:着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冶金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和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及高载能等特色产业。

代表企业:内蒙古兰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内蒙古兰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锦洋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双利科技有限公司等。

1.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

基本概况:化工集中区范围共计 13.02 平方公里,2023 年,该产业园被认定为智慧工业园区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产业发展:园区致力于做优做强绿色化工产业,着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三大新兴产业,最终实现园区现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代表企业:兴安盟博源化学有限公司、兴安盟乌兰泰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区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中广核科尔沁右翼前旗风光制氢醇一体化项目等。

2.锡林郭勒多伦经济开发区

基本概况:化工集中区是多伦经济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规划总面积 490.04 公顷,已建项目 1 家,在建项目 5 家,储备项目 5 家。

产业发展:开发区稳步构建了以化工及新材料、装备制造、冶金为主导的产业新体系。其中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是重点发展方向,致力于推动化工项目落地、延伸化工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循环综合高效利用。

代表企业:四合光能(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唐国际锡林浩特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保硕新材料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