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两点,微信语音叮一声,对方哭腔劈头盖脸:‘我真的撑不下去了。
“凌晨两点,微信语音叮一声,对方哭腔劈头盖脸:‘我真的撑不下去了。
’你秒回,第二天顶着黑眼圈上班,结果人家朋友圈晒的是通宵蹦迪。
”——别笑,这是编辑部上周投票里,被巨蟹同事点名最多的“日常鬼故事”。
心软不是错,错的是把“共情”当成无限续杯的奶茶。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去年盯了800个高共情者,发现他们手机里最常出现的词是“在吗”,而回得最勤的,恰恰是那些从不问“你最近好吗”的人。
数字时代的情感吸血鬼,连披风都省了,直接甩语音方阵,60秒一条,连哭带喘,听完像被抽掉一格血条。
更离谱的是职场版。
隔壁组巨蟹行政妹子,上周帮同事打印投标书,顺手调了格式,结果那哥们转头在群里@她:“以后这类美化都归你吧,反正你细心。
”——数据说,37%的巨蟹在职场里因为“顺手”把自己顺成了别人的外挂。
帮一次是情分,帮两次成了系统默认,再拒绝反倒成了 bug。
怎么不翻脸还能保命?
心理学家给的“3R”挺像游戏回血包,实测有效。
Recognize:先认账——“我又不是24小时便利店”。
Respond:把“好”换成“半小时后我有空”,时间框死,吸血鬼自然嫌血袋流速慢。
Reclaim:下班前写个to-don’t list,把今天被薅走的15分钟写进去,明天先还给自己,再考虑别人。
一句话:把“不忍心”改成“我先忍我五分钟”,世界就清净了。
说到底,巨蟹的温柔是限量版,不是共享充电宝。
下次语音再凌晨响起,可以先深呼吸,再发个表情:(月亮代表我的心,但月亮也要下班)。
对方真急,会打电话;不急,明早再回,天塌不了。
留一句:你试过“3R”哪一步最卡?
评论区聊聊,看看谁的吸血鬼最会演。
来源:舔狗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