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持人扬言:“我们要炸掉联合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14:55 1

摘要:沃特斯的言论迅速在国际媒体间传播,引发外交界和舆论界的震惊。对此联合国发言人迪雅里克于9月26日对记者表示,这种言论“既不好笑,也不讽刺”,并强调联合国对安全威胁的高度敏感性,回顾了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巴格达、阿尔及尔、阿布贾等地遭遇爆炸袭击的历史事实。

9月23日,美国福克斯新闻主持人杰西·沃特斯在节目中评论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期间遭遇的电梯与提词器故障时发表惊人言论:

“我们需要做的是,要么退出联合国,要么轰炸它。不过,它是在纽约,对吧?到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些放射性尘埃。或许,可以放点毒气?但我们需要摧毁它。”

沃特斯的言论迅速在国际媒体间传播,引发外交界和舆论界的震惊。对此联合国发言人迪雅里克于9月26日对记者表示,这种言论“既不好笑,也不讽刺”,并强调联合国对安全威胁的高度敏感性,回顾了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巴格达、阿尔及尔、阿布贾等地遭遇爆炸袭击的历史事实。

随后,沃特斯向联合国主管全球传播事务的副秘书长梅丽莎·弗莱明私下道歉。福克斯新闻尚未对事件做公开回应。

妙啊,前段时间福克斯主持人说要杀死美国的流浪汉,这才几天啊,又有主持人说要轰炸联合国……

这咱咋评价啊,要不然沙拉那个位置你们来坐好了,这完全就是纯血的恐怖分子啊,而且他好像还感觉自己可聪明,他甚至还担心有放射性尘埃……

这个沃特斯说的联合国大会期间故障的事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电梯停运、提词器失灵。只不过特朗普一直揪着这事不放,甚至白宫的新闻秘书说这些情况“看上去不是巧合”。意思就是有人故意让特朗普难堪……好吧,其实我也认可这个说法。

但是!人家联合国方面毕竟解释了,扶梯停运可能是因美方摄影师在扶梯拍照触发了安全装置,提词器问题则是由白宫操作的,因此联合国无法置评。

由此可见,沃特斯事件表面上源自特朗普在联大期间的尴尬经历,但背后他们真的不知道真相吗?事情没那么简单。

我们从最近的报道里面可以感受到,美国如今国内政治文化在走向极端。沃特斯的言论并非孤立现象,而是福克斯新闻长期政治倾向的延伸。作为保守派媒体的代表,福克斯新闻在报道和评论中强调“美国优先”,怀疑国际机构效率,并常以夸张、娱乐化的方式呈现政治事件。在这种背景下,沃特斯的“轰炸联合国”言论虽极端,却符合其节目的整体风格。用夸张的“幽默”强化政治观点,同时迎合特定观众群体的情绪认同是他们的一贯手段。

并且福克斯作为特朗普或是说共和党手下的政治工具,他们故意把小插曲政治化,并暗示“可能有人针对美国”,在国内舆论场中形成“被针对”的情绪氛围。沃特斯在此基础上,将政治幽默极端化,说不好是不小心还是故意的。也有可能是特朗普授意的,借此表达强烈不满。

然后我们回过头看联合国的回应。

首先迪雅里克指出,联合国曾在巴格达、阿尔及尔、阿布贾等地失去工作人员或遭受袭击。言语威胁在现实中可能引发恐慌或安全防范措施,因此即便是媒体“幽默”,联合国也必须严肃对待。

这话其实说得够重了,意思就是我们工作人员确实遭受过袭击,你说的话我信了,以后如果再遇到袭击我肯定找你。

联合国毕竟是联合国成员国合作的平台,更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象征。沃特斯的言论如果被国际社会误解为美国主流意见,那就是严重损害联合国的威信和中立性。那这你承担得起吗?所以联合国方面肯定要严肃回应的。

另外,这种极端言论其实在国际上塑造了美国不够稳重的形象,尤其在联合国这种象征多边主义的平台上,次数多了,那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和公信力肯定会受到质疑。

但是话说回来,仔细回顾这几年的国际局势,美国与联合国之间的关系确实呈现出明显的紧张态势,这种变化令人不得不深思。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美国长期以来都是该组织最重要的支持者和资金提供方,然而近年来却在多个重大国际议题上频频与联合国产生分歧。从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绕过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到后来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上的反复立场,再到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效率的持续质疑,美国政府的种种举动都显示出其对联合国体系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还多次以削减会费为筹码,试图影响联合国决策方向。这种既需要借助联合国平台发挥全球影响力,又不愿完全受制于多边机制的矛盾心理,恰恰为沃特斯事件这样的外交风波提供了滋生的舆论环境。

最后怎么说呢,对于美国经常出现的这种骇人言论我只能说习以为常但每次又分外震惊。可能这就是独属于美国的“言论自由”吧。

(感谢大家的喜欢和赞赏!创作不易,期待大家的点赞、转发!感谢大家的支持,听风的蚕自营烈隐产品已上线,需要的可以支持一下)

来源:听风的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