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和红杉一位医疗基金合伙人撸串,他说今年尽调了167家大健康项目,最终只投了2家,"那帮人搞研发像在烧冥币,烧不出转化模型就是等死"。说实话,这话糙理不糙,去年深圳某明星AI药企估值腰斩的事,你们应该都听说了吧?
上周和红杉一位医疗基金合伙人撸串,他说今年尽调了167家大健康项目,最终只投了2家,"那帮人搞研发像在烧冥币,烧不出转化模型就是等死"。说实话,这话糙理不糙,去年深圳某明星AI药企估值腰斩的事,你们应该都听说了吧?
前两天有个做心脑血管监测手环的老板找我哭诉,说他们产品吊打苹果手表,但三个月只卖出去217台。我当时就把他办公室白板擦干净写了三行字:第一,你用户囤在哪?第二,复购率多少?第三,赚的是谁的钱?这三个问题答不上来,早该被清理了。
记得去年接手北京那家医疗集团的代运营,产品是降糖黑科技,临床数据漂亮得能上柳叶刀。但你知道吗?前三个月我们每天都在亏钱买教训。公域获客成本最高飙到900元/人,卖一台血糖仪倒贴300块。当时我们运营总监凌晨两点给我打电话:"哥,要不要换个赛道?"
转机出现在四个月后。我们团队把营养师直播切片拆成2分钟短视频,每天定向投放给45岁+广场舞社群。转化路径设计成"3天调理营-14天打卡-90天蜕变计划",用户从白嫖党慢慢变成年卡会员。最狠的是私域1对1服务,营养师朋友圈早上发减脂食谱,晚上发客户减重对比图,凌晨发焦虑型文案——这套组合拳打下来,当月复购率直接干到47%。
可惜啊,煮熟的鸭子飞了。模型刚跑通三个月,资方连夜挖走我们三个核心运营,自己在昌平搞了直营中心。我有点后悔合同只签了一年,但说实话,这套"私域养鱼+公域引流"的打法,现在已经被我们玩出花了。最近正在给某上市药企搭建糖尿病管理矩阵,10个企业微信账号养着18万精准用户,每天自然裂变300+新客,你懂的。
现在市面上一堆大健康项目在裸泳。那些只会吹专利数、临床数据的项目,在投资人眼里还不如养生馆老板娘手里的客户名单值钱。真正的出路是像天津长轻食疗那样,把私域做成活水生态——他们的用户生命周期价值能做到2.8万元,复购周期压缩到21天,核心用户每年自发裂变17个新客户。
昨天跟以岭健康的CMO喝茶,他说现在药企最怕的不是集采,是用户根本记不住品牌。所以他们今年要砸2个亿建私域中台,把二十万家连锁药房的用户资产抓在自己手里。说白了,未来三年的大健康赛道,得私域者得天下。
要是你现在还没把用户囤到自己的流量池,还指望着靠电商平台和药店渠道卖货,建议赶紧去红杉官网看看他们今年投的医疗科技公司。人家早就不拼产品参数了,都在闷声搭建用户蓄水池——毕竟在这个时代,手里攥着十万条真实健康数据,比发明万能药还值钱。
我是华哥,当你的同行还在用人工抢流量时,聪明的大健康从业者已经在用AI建造护城河。 深度联系,可进主页聊聊。价值999的《AI健康赋能工具包》已存放在我的主页至顶,需要的自便。
来源:华哥银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