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片茶叶能有多少种可能?近日,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茶韵新声”科普创新团队将沉浸式茶文化课堂搬进岳麓区第一小学,来自该院的大学生夏冰冰作为主讲人,为50余名师生带来一场跨越千年的茶文化探索之旅。活动现场化身为充满奇思妙想的茶文化实验室,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中
活动现场。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邹梦圆 供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8日讯(通讯员 邹梦圆 傅悦 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一片茶叶能有多少种可能?近日,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茶韵新声”科普创新团队将沉浸式茶文化课堂搬进岳麓区第一小学,来自该院的大学生夏冰冰作为主讲人,为50余名师生带来一场跨越千年的茶文化探索之旅。活动现场化身为充满奇思妙想的茶文化实验室,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科学碰撞出的火花。
“好奇点燃探索,实践启迪未来”——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岳麓一小陈勇芝校长以该校特色社团“萌芽科普社”的创立初衷介绍为活动拉开帷幕。这个由湖南师范大学范雄伟教授倾力打造的科普平台,致力于将最前沿的科学实践带入基础教育课堂。“今天,我们不仅要认识茶叶的前世今生,更要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实践土壤中生根发芽。”陈勇芝说。这场别开生面的茶文化课程正是高校优质资源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
孩子们认真参与其中。
在夏冰冰的介绍下,“茶园主模拟经营课堂”正式启动,整个课堂瞬间变成了充满挑战的虚拟茶山。孩子们化身精明能干的小茶园主,在科普队员引导下开启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模拟。面对突如其来的茶树病害危机,小茶园主们展开激烈讨论,纷纷提出科学防治方案。这种沉浸式教学方式,让复杂的农业科学知识变得直观而有趣。
在茶叶加工魔法课堂环节,团队成员用生动比喻解开制茶工艺的奥秘。孩子们通过显微镜观察茶叶细胞的变化,亲手触摸不同发酵程度的茶叶。创意调茶工坊将活动推向高潮。长桌上摆满龙井、普洱、茉莉花、陈皮等二十余种原料,小茶人们穿梭其间,精心调配属于自己的独家茶饮。
开心合影。
活动结束时,许多学生仍意犹未尽地围着科普队员探讨茶艺知识。这场持续三个小时的茶文化之旅,不仅在小学生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更展现了高校资源助力基础教育创新的无限可能。
据悉,湖南师范大学“茶韵新声”科普活动属于“走出来的博物学”自然解码科学同行系列活动中“上一次课”模块的“拈叶”部分。范雄伟表示:“通过在小学和大学建立萌芽科普社,推动大学生科普社会实践与创新课题进小学,让‘大手’牵上‘小手’,搭建起大中小科普科创共同体,为湖南省的科学教育与科创教育探索新的路径,构建新的教育生态”。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