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国庆黄金周,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玉文化从业者、爱好者将云集镇平,开启一场赏玉、品玉、购玉的饕餮盛宴。
01
今天是南阳第二十届玉雕文化节开幕的日子。
这个国庆黄金周,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玉文化从业者、爱好者将云集镇平,开启一场赏玉、品玉、购玉的饕餮盛宴。
南阳玉文化悠久灿烂,镇平玉雕更是南阳玉文化中最闪亮的名片。
1993年南阳第一次举办国际化玉雕节,就是在镇平。距今已有32年。
作为离南阳中心城区最近的县城,镇平看上去不起眼,然而藏着一个让全国珠宝行业都为之侧目的产业奇迹。
镇平不产玉石原料,却成了全国最大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
镇平没有名山大川,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玉石商人。
镇平不是沿海城市,却把玉雕产品卖到了全世界。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镇平16个乡镇有100多个行政村涉足玉雕加工,其中玉雕专业村50个,玉雕专业户近15000户,玉雕加工群体占全国加工群体的70%。
镇平县总人口108万人,玉产业从业人员就超过40万人,年产值超500亿元。
镇平人用一己之力,将玉雕干成了镇平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把不产玉石的镇平变成了名闻天下的玉雕之乡,中国玉都。
有人评价说,镇平人就像是河南版的“温州人”。
为啥?因为在商品意识和经济头脑方面,镇平人确实独领盆地风骚。
02
前几天去了一趟镇平石佛寺。
虽只是走马观花,所见所闻已足够令人震撼,刷新认知。
触目所及,到处都是规模庞大的玉器交易市场,沿街门店招牌无不与玉相关。
我们在石佛寺中心市场停留。据介绍,这里汇聚了219家实体门店,3000多个交易摊位和近百家电商企业。
在这里,各种翡翠、玛瑙、白玉、碧玉、独玉、岫玉、金丝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包罗万象,游客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美玉的海洋,眼睛都不知道往哪看了。
而且每个摊位上方,都悬挂着一张商品明码标识牌。注明了该摊位经营的玉种、原料产地以及经营类别(天然玉或是人工着色),还留有监督举报电话,让顾客明明白白,后顾无忧,放心消费。
这样规模巨大的玉器交易市场,石佛寺共有十几个。
当我们走进建设中的中国玉石智谷产业园,眼前呈现的则是镇平玉雕产业升级焕变的另一幅画面。
该项目一期占地面积1050亩,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0亿元。
玉石智谷产业园聚焦玉文化产业智能化升级,规划打造集智能制造、文创科研、电商物流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目标实现镇平玉产业跨越千亿级。项目全部建成之后将是全国最大的玉文化产业集聚地。
中国玉雕大师创意园,已有40余位著名国家、省级玉石雕刻大师在此入驻,成为中国玉文化研究、玉产品创意开发、玉雕界高端人才汇聚、玉雕顶级精品展示的高地。
走在石佛寺街头,你甚至能直观看到镇平玉雕催生出的庞大上下游产业:原料采购、设备工具、检测鉴定、电商直播、网络代购、产品包装、物流快递......
镇平石佛寺,中国玉雕产业的核心集聚区,由玉而生的商业浪潮汹涌澎湃,令人感慨。
这在盆地南阳是很罕见的现象。
03
回来翻看了几部镇平地方史志才恍然大悟,镇平玉雕的传奇并非天赐。
镇平地处豫西南,耕地面积只占县域面积的三分之一,自古以来“土瘠民贫”,农业产出微薄。
当土地无法承载人口的繁衍时,求变成为唯一的出路。
源于生存本能的危机感,是镇平手工业萌芽最原始、最强劲的驱动力。它迫使镇平人将目光从有限的土地转向无限的手工技艺,在农业之外开辟新的生存空间。
《镇平县文化志》记载,镇平县手工业生产年代久远,相传成习,从业人众,品类繁多,工艺精湛,流布甚广。诸如丝绸、玉雕、竹编、冶陶、铁器、烙花、泥塑、彩绘、刺绣、剪纸等。
这些产品都能投入流通,换取利润。其中丝绸和玉雕,尤为畅销。
镇平玉雕起源很早,但渐成规模是在清代至民国。彼时号称“万户柴扉内,朱砂磨玉玑”。
民国时期,镇平石佛寺出了个玉雕大师叫仵永甲,与烈裔、邱处机、陆子冈并称中国四大制玉名人。
仵永甲影响很大,被后世尊为镇平玉雕的“教父”。
仵永甲生前共带徒弟28人,建国后均为河南玉雕行业第一批大师级人物。
历经数代人的传承与创新,从简单的实用器皿到复杂的艺术摆件,从模仿借鉴到自成流派,随着镇平玉雕技艺的一次次升华,也完成了对生存困境的一次次超越。
在这个过程中,镇平形成了“家家采石,户户弄璋”的壮观景象,玉雕从少数人的营生转变为社会性的支柱产业。
镇平人的智慧不止于“工”,更在于“商”。他们深知,精美的玉雕若困于本地,便无法转化为真正的财富。
于是,一代代镇平玉雕人肩挑背扛,走南闯北,将“镇平玉雕”的名片撒向全国乃至世界。
他们不仅是匠人,更是敏锐的商人,构建起了庞大的全球销售网络。
这种深入骨髓的商贸基因,使镇平玉雕产业超越了地域限制,融入了更广阔的市场循环,也强化了镇平人不屈不挠、敢于闯荡的群体性格。
这恰恰与温州人的性格特点高度相似:无中生有,在贫瘠中创造财富,从困境中闯出一片天。
04
时至今日,镇平已形成了从玉石原料采购、设计研发、雕刻加工到市场销售、文旅体验的完整产业链,产生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成千上万家玉雕作坊和企业汇聚于此,分工协作,信息共享,竞争共生。玉料买天下,玉人走天下,玉器卖天下。
曾经的生存压力,已转化为持续创新的内生动力。
今天的镇平也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玉文化产业不容忽视的重镇,未来更是奔着“全球玉文化消费中心”的宏伟目标继续奋进。
不难发现,镇平玉雕的勃兴,堪称一部“穷则变,变则通”的生动教科书。
对于整个南阳盆地而言,这更是一种难得的经验与启迪:
地理条件之优劣并非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勇于打破路径依赖,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才是跨越困境、成就辉煌的关键所在。
从某种角度来说,镇平的玉雕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南阳。
而南阳,如何从镇平这种“温州精神”当中汲取力量,化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来源:大宛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