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江·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大会在嵊州举行 籼粳杂交稻成育种热点 政科企协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16:14 1

摘要:金秋时节,新稻飘香。9月25日,2025浙江·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大会在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开幕。大会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521个水稻新品种,并评选出20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大会推荐品种。品种类型涵盖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等,反映了当前水稻育种以

金秋时节,新稻飘香。9月25日,2025浙江·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大会在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开幕。大会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521个水稻新品种,并评选出20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大会推荐品种。品种类型涵盖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等,反映了当前水稻育种以满足多元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态势。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始终将种业创新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十四五”以来,全省审定高产稳产、绿色优质品种261个,登记认定特色专用品种475个;育成国家超级稻品种30个,数量居全国前列。目前,该省已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取向、企业主体、科技支撑的现代种业发展路径,品种展示评价体系日益完善,为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会人员在田间察看展示品种

籼粳杂交稻成育种热点

大会现场,值得注意的是,籼粳杂交稻类型在推荐品种中占据10席,包括“甬优106”“甬优1538”“华中优9326”等,展现了该类品种的强劲势头,体现了当前水稻育种的热点与趋势。

籼粳杂交稻的推广,原因在于其综合表现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燕重点推介了此次获奖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甬优106”。她介绍,该品种为优质一级米,兼具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特性,且丰产性、抗倒性好。“受台风影响后,水稻整体上较容易得白叶枯病,但这个品种不易感染。一般农民种植,亩产达到700至750公斤较为容易,好种好管理是关键。”她预计,该品种明年推广面积有望突破50万亩。

台州市农科院作物所所长何方印总结道:“当前育种工作正重点聚焦耐高温、节水抗旱等性状,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这与籼粳杂交稻的育种方向高度契合。”

据了解,浙江的籼粳杂交稻育种水平国际领先,甬优系列、春优系列等浙产品种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1亿亩,市场占比超过90%,为粮食单产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大会评审专家、福建省种子总站品种管理科科长滕振勇表示:“从浙江的田间情况来看,在籼粳杂交稻品种这一块,在全国是领先的。”他表示,“该类品种田间的产量优势很强,适应的区域比较广,米质也相对来说比较好,抗性也不错。”这些综合优势为其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育种目标紧密对接生产需求,科企协作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籼粳杂交品种的推广,意味着面对气候变化与市场需求,抗病性、抗逆性与优质专用成为育种工作的核心目标。体现了浙江省水稻育种与生产需求紧密衔接的方向。

着眼于市场应用的细分趋势明显。五芳斋集团旗下的浙江禾天下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大会现场展出选育品种,目前,该公司正致力于粽子专用糯稻品种的选育,旨在从源头保障原料品质的专一性和稳定性。现场还展示了具有不同特性、适合不同加工方式的品种,如“年糕专用稻”“甬优538”,它的胶稠度更高,适合生产年糕等米制品。育种目标的进一步细分,意味着能更精准地满足多元市场需求,推动特色品种从田间走向餐桌。

从本次大会看,浙江水稻品种体系覆盖全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获奖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华中优9326”因综合效益高而受农户欢迎。勿忘农种业负责人介绍,企业在常规稻、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等领域均有布局,并拥有多个在省内种植面积领先的主导品种,如常规早稻“中早39”和单季晚粳稻“嘉67”。这种多元化的品种格局,为应对不同生态条件、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避免了单一品种可能带来的产业风险。

与生产需求的衔接离不开科企协作平台的作用。何方印介绍,台州市农科院与种业企业分工协作,台州市农科院专注育种研发,负责培育符合目标的水稻品种;企业承担市场化推广,通过自身平台将农科院研发的品种推向市场。形成“科研+推广”的高效链路,让农科院的技术成果能快速落地。通过与种业企业的合作,农科院能及时了解市场上需要的品种类型,打破以往“闭门研发”的局限。例如针对台州台风、高温的气候特点,培育早熟、耐高温品种;同时兼顾米质优良、节水抗旱、抗病虫等市场关注的品质,确保研发的品种能满足实际种植与消费需求。大会期间举行了多组品种产业化合作签约仪式,科研单位与种业企业、粮食加工企业携手,共同推进优良品种的产业化开发。这种分工协作模式,既发挥了科研机构的研发优势,也利用企业的市场渠道,加速了良种从试验田到大规模推广的进程。

大会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浙江省国有农场管理总站、嵊州市人民政府、绍兴市农业农村局承办。(江箫)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