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故事|众人拾柴火焰高 产业援疆绘就富民兴疆新画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16:08 1

摘要: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数年来,新疆大地的变化日新月异,戈壁滩上栽下了玫瑰,盐碱地里养出了“海鲜”,昔日贫瘠荒漠变成“塞上粮仓”;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乌尉高速天山胜利隧道顺利贯通,驾车穿越天山仅需20分钟;全疆首个智算中心在克拉玛依建成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数年来,新疆大地的变化日新月异,戈壁滩上栽下了玫瑰,盐碱地里养出了“海鲜”,昔日贫瘠荒漠变成“塞上粮仓”;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乌尉高速天山胜利隧道顺利贯通,驾车穿越天山仅需20分钟;全疆首个智算中心在克拉玛依建成投用,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天山实验室揭牌成立……一个又一个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的现代产业项目,在新疆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这些变化的背后得益于一批又一批援疆干部,带着专业知识、先进理念和丰富经验,与新疆各族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如今,以就业为导向的产业援疆、持续深入推进干部人才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援疆新举措、新成果,已精准实施并取得成效。让新疆迎来了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最大、民生受益最多的时期,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江苏连云港援疆工作组投入1.035亿元援疆资金建设霍尔果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通过无土栽培、智能环控等先进技术,成功培育出亩产超25吨的“科技番茄”,为边疆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走进产业园智能大棚,番茄藤蔓垂挂,果实饱满晶莹,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该产业园采用椰糠基质栽培,结合智能温控、二氧化碳回收等系统,产出的番茄沙瓤多汁、糖度适中,其中“霍尔果斯番茄”和“霍尔果斯樱桃番茄”已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据介绍,园区年产番茄近7000吨,年产值达9000万元,产品75%销往新疆本地,25%进入北上广深等高端市场。

喀什地区莎车县地处南疆盛产红枣,但土地贫瘠,红枣收成全靠天,为了改变当时的情况,援疆企业上海闽龙实业有限公司组织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引水渠、打水井、种枣苗、收集各类有机肥,对土壤进行改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打造1200亩国家级红枣种植示范基地。同时,在戈壁滩上建设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新疆闽龙达干果产业有限公司,2011年,厂房还没建设完成的情况下,就收购了当地农户300吨红枣,收来的红枣晒满了戈壁滩,首条红枣产线在接近零下20度的环境下投产。新疆素有“水果天堂”的美誉,但是受制于产业发展较为滞后、运输流通成本高、损耗大、标准化程度低等现实情况,闽龙达工厂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鲜果冻干设备,就地采摘就地加工鲜果。既解决了大量鲜果来不及卖、储存难的问题,又丰富了市场的消费需求。

针对莎车丰富的巴旦木种植资源,上海闽龙实业有限公司还成立了新疆小蜂农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在莎车县引进国际上先进榨油技术生产巴旦木油和核桃油,并采用短时压榨技术、微米级过滤工艺,使得冷榨坚果油不仅可以凉拌,还能热炒。

2020年南疆首个藜麦深加工产线的投产。目前已有藜麦系列产品:藜麦能量棒、藜麦巴旦木果蔬谷物粉、藜麦燕麦等,已成为健康人士的首选主食和代餐食品。

2023年,企业投资在喀什地区的第三家工厂——新疆疆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业,开展林果产品精深加工,包括核桃油生产,枣、沙棘、红萝卜等饮品生产和牛轧糖生产。

2024年,上海钻石交易所会员上海甄钻珠宝有限公司在上海援疆前指和莎车分指的支持下,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注册成立了碳索芯材,建设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MPCVD)人工钻石生产基地。公开信息显示,MPCVD是通过微波电磁场激发反应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实现材料沉积的技术。该方法无须电极放电,避免了传统工艺中的金属污染,可在低基底温度下实现金刚石薄膜的高速生长。

碳索芯材项目是典型的技术支持型援疆项目,该项目不仅首次给莎车带来芯片产业的新材料,也给莎车带来了高纯半导体气体氢气7-9N提纯生产线、6N高纯度甲烷的提纯生产线、大工业制冷生产线,这些高精尖的技术及装备,是攻克“卡脖子”工程的基础,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碳索芯材作为上海浦东援疆重点项目,投资建成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CVD人工钻石生产基地,首批投产678条培育钻石生产线,年产值突破10亿元,填补了南疆高端新材料产业空白。碳索芯材MPCVD技术现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能够量产无色或接近无色的大尺寸高品级金刚石,随着发展壮大,不仅会助力我国跻身金刚石世界强国之列,还会有效促进相关高精尖产业的发展。

未来,项目二期规划1500至3000条生产线,达产后可年产50万克拉钻石,占据全球培育钻石市场15%份额,助力莎车从“西部边陲”跃升为“世界钻石之都”,将莎车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人工钻石生产基地之一。2024年该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对口援疆“科技造血”典范,预计带动南疆精密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链。

2024年金秋十月,在浙江对口支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当地自产的青蟹、龙胆石斑鱼等海鲜陆续上市,这也是新疆戈壁盐碱水域首次成功养殖中高端海鲜。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塔里木河南岸农田每年大约排放7600万立方米压碱水,形成了面积达4300余亩的盐碱水域。近年来,当地不少企业尝试用现成盐碱水搞海鲜养殖,但均以失败告终。转机发生在2023年9月,当年,浙江省组织援疆科技特派团赴疆开展科技帮扶。来自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院所的科技特派员,通过“一人一企一业”“一团一中心一特色链”模式,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了科技创新活力。

作为首批援疆科技特派员,浙江大学教授舒妙安和浙江大学博士董伟仁联合研发出“盐碱水的‘类海水’调控技术”,帮助当地企业首次在沙漠边成功养殖2000尾龙胆石斑鱼。在宁波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欢的指导下,3万只青蟹也在当地喜获丰收。

新疆盐碱地约占全国盐碱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开展海鲜养殖潜力大、效益好。据初步测算,工厂化养殖的龙胆石斑鱼,亩产值可达50万元。利用盐碱水养殖海鲜,既能让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活海鲜,又能为养殖户增收,还能充分开发新疆的盐碱水资源,前景一片光明。

浙江市场援疆“十城百店”工程自2017年8月启动以来,把阿克苏和阿拉尔丰富的林果产业转化为农民实打实的收入,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第十批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又联合阿克苏地区行署、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人民政府,共同制定了《打造“十城百店”工程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2.0版应运而生。

据了解,“十城百店”工程2.0版充分发挥浙江市场大省、电商强省优势,建立健全“疆果东送、浙产西进”流通网络,带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提升发展。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如今,该工程已成为受援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浙阿两地携手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为充分发挥直播带货新兴模式的带动作用,推动阿克苏农产品拓展更广阔市场。近日,“寻味阿克苏·源头甜蜜蜜”2025年阿克苏市名特优新农产品金秋直播季暨“十城百店·浙疆有礼”工程直播带货活动在依干其镇巴格其村文化礼堂举办。活动中,“淘宝天猫丰收中国行·百大产地溯源计划新疆阿克苏直采基地”正式揭牌,标志着阿克苏优质农产品获得知名电商平台认可。该合作将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并借助平台流量资源扩大销售覆盖。多家供应商获“十城百店·浙疆有礼”工程授牌,以此激励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农户与企业参与农产品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