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送我一套婚房,16年后房子拆迁款有500万,小叔上门求借5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17:53 1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叔,你说什么呢?借什么借?你要多少我给多少!”

林海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慌乱。

小叔林强摇摇头,眼神变得严肃起来:“不,我就借5万,写借条,按时还钱。”

苏晴在旁边插话:“叔,咱们都是一家人,你这样太见外了。”

可小叔的态度很坚决,仿佛这5万块钱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林海心里犯嘀咕,明明知道自己有500万拆迁款,小叔为什么只借5万?

01

2008年的春天,林海正为结婚的事情焦头烂额。

他刚从大学毕业两年,在一家国企做文员,月薪两千八。攒了两年,银行卡里总共不到四万块。

苏晴的妈妈话说得很直接:“没房子就别谈结婚。”

林海的父母也着急,可家里真拿不出买房的钱。老林在厂里当了一辈子工人,刚退休,每月退休金一千二。林海妈妈在菜市场卖菜,一天赚个百八十块。

一家三口围着餐桌吃饭,谁都不说话。

“要不我去借点钱?”林海妈妈试探着说。

“借谁的?亲戚朋友谁家有那么多钱?”老林叹气。

这时候小叔林强来了。

林强比老林小五岁,这些年在建筑工地包工程,手头比较宽裕。他进门就看出气氛不对。

“怎么了?一个个苦着脸。”

老林把情况说了一遍。林强听完,在沙发上坐下,点了根烟。

“这事好办。”他弹弹烟灰,“房子我出钱买,房本写海子名字。”

林海愣住了:“叔,这怎么行?”

“有什么不行的?”林强站起来,“你是我侄子,我帮你买房天经地义。”

苏晴的妈妈有些怀疑:“那以后这房子算谁的?”

林强笑了:“当然算他们小两口的。我林强说话算话,这房子就是送的。”

老林推辞:“老弟,这钱太多了。”

“多什么多?”林强摆摆手,“我现在手头有点钱,不帮你们帮谁?”

苏晴的父母商量了半天,最终同意了这门亲事。

林强说到做到。第二天就带着林海去看房。

选的是城东的一个新楼盘,两室一厅,89平米。位置比较偏,周围都是工厂和农田。售楼小姐介绍说这里将来会发展,现在价格便宜。

房价每平米四千,总价35万。

林强二话不说,当场刷卡付了全款。

办房本的时候,林强坚持写林海的名字。

“叔,要不写你的名字,我们住就行了。”林海还是有些不安。

“胡说什么?”林强拍拍林海的肩膀,“这房子就是给你的结婚礼物。以后你们在这里好好过日子,生几个大胖小子。”

婚礼办得很热闹。林强在酒席上喝多了,搂着林海的肩膀说:“海子,好好对晴晴,别让她受委屈。”

苏晴端着酒杯过来敬酒:“叔,这份恩情我们记一辈子。”

“什么恩情不恩情的?都是一家人。”林强摆摆手。

02

搬进新房后,林海和苏晴开始了小夫妻的生活。

房子虽然偏僻,但胜在安静。林海每天坐公交车上班,要转两趟车,路上花一个多小时。苏晴在附近的会计师事务所找了份工作,骑电动车十分钟就到。

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六千多,除去房贷、生活费,每月能攒下一千多块。

日子过得平淡但踏实。

2010年,苏晴怀孕了。林海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就给小叔打电话报喜。

林强在电话里哈哈大笑:“好事啊!我要当叔爷爷了!”

儿子出生后,林强专门买了一大堆婴儿用品送过来。还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叫豆豆。

“这孩子长得像海子小时候。”林强抱着豆豆,爱不释手。

苏晴坐月子期间,何美玲经常过来帮忙。两个女人一起带孩子,关系越来越好。

“你们叔叔就是这性格,热心肠。”何美玲一边洗尿布一边说,“当年要不是他,你们哪能这么快安稳下来?”

苏晴点点头:“我们记着呢。”

这些年,林强的生意有起有落。有时候工程款收不回来,资金紧张;有时候接到大项目,赚得盆满钵满。但不管怎样,他从来没有提过房子的事。

每年过年过节,林海都会给小叔家送礼。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些烟酒和保健品。

林强每次都说:“你们小两口自己过好就行,别总想着我们。”

可林海心里明白,这份恩情怎么能忘?

房子周围这几年发展得不错。工厂搬走了,建了几个商场和学校。房价也涨了不少,从当年的四千涨到一万二。

“咱们这房子现在值一百多万了。”苏晴有时候会算算账。

林海总是摇头:“值多少钱都不是咱们的功劳,是小叔的眼光好。”

豆豆慢慢长大,上了幼儿园,又上了小学。林海也从文员升到了部门主管,工资涨到八千。苏晴跳槽到一家大公司做财务经理,月薪过万。

生活越来越好,但林海从来没有忘记小叔的恩情。

2024年春天,一个消息传遍了整个小区。

地铁要修到这边来了。

不仅如此,还要建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林海他们住的这片区域,全部要拆迁。

“真的假的?”苏晴拿着手机看新闻。

“千真万确。”邻居老王敲门进来,一脸兴奋,“我刚从街道办回来,亲耳听到的。按照1.2的赔偿比例,还有货币补偿。”

林海算了算,他们家89平米,按照现在每平米三万的市价,再加上各种补偿,总共能拿到将近500万。

“500万?”苏晴的声音都变了调。

“没错,就是500万。”老王笑得合不拢嘴,“这下咱们都发财了。”

等老王走后,夫妻俩面面相觑。

“这是真的吗?”苏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林海掐了自己一下:“疼,不是做梦。”

两个人激动了一整晚。500万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咱们可以买个大房子了。”苏晴开始规划,“还能给豆豆存点教育基金。”

“还可以给爸妈买套房。”林海想得更远。

拆迁的消息就传开了。亲戚朋友纷纷打电话祝贺。

苏晴的妈妈在电话里感慨:“当年多亏你们叔叔买了那套房,不然哪有今天?”

林海的同事也羡慕不已:“老林,你这是祖坟冒青烟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小叔那里。

林强打电话过来:“海子,听说你们家要拆迁了?”

“是啊,叔。”林海压抑着兴奋,“能拿到500万呢。”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林强的笑声:“好事啊,这是好事。你们终于熬出头了。”

“叔,这都是托你的福。”林海声音有些哽咽,“要不是当年你买的这套房子,我们哪有今天?”

“说什么傻话?这是你们的运气好。”林强的声音听起来很开心。

挂了电话,苏晴问:“要不要给叔叔一些?毕竟当年...”

林海想了想:“应该的,没有小叔就没有咱们的今天。”

“给多少合适?”

“先给个十万八万意思意思,看叔叔的反应再说。”

苏晴点点头:“也行,太多了叔叔可能也不要。”

接下来的几天,拆迁办的工作人员上门测量、评估。确认了补偿方案后,林海签了协议。

500万,一分不少。

消息传出去后,林海的手机都快被打爆了。各种亲戚朋友都来祝贺,有些人还暗示想借点钱。

林海应付得头都大了。

“有钱了就是麻烦多。”苏晴感慨。

“是啊,以前谁理咱们?现在一个个都跟亲兄弟似的。”林海摇摇头。

他们定了搬家的日期,准备先租个房子过渡,等拿到拆迁款再买新房。

就在搬家前的几天,小叔林强来了。

03

那天是周六下午。

林海正在收拾东西,苏晴在厨房洗碗。豆豆在客厅看电视。

门铃响了。

开门一看,是小叔林强。

“叔,你怎么来了?”林海有些意外。

平时小叔很少主动上门,一般都是逢年过节才见面。

“来看看你们。”林强进了门,环顾四周,“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仔细看这房子。”

苏晴从厨房出来,赶紧招呼:“叔,坐,我给你倒茶。”

“不用忙。”林强摆摆手,在沙发上坐下。

豆豆跑过来叫了声:“叔爷爷好。”

“豆豆长这么高了。”林强摸摸豆豆的头,从口袋里掏出一百块钱,“拿去买零食。”

豆豆接过钱,高兴地跑开了。

“叔,你喝茶还是喝水?”苏晴问。

“水就行。”林强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

林海坐在对面,发现小叔今天的神色有些不太对。平时林强说话爽朗,今天却显得有些沉默。

“叔,是不是有什么事?”林海试探着问。

林强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放下后看着林海:“海子,叔叔想跟你商量个事。”

“你说。”

林强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组织语言。

客厅里突然安静下来,连电视的声音都显得刺耳。

“海子。”林强终于开口,声音有些低沉,“叔叔想借你点钱。”

林海一愣:“借钱?”

“嗯。”林强点点头,眼神有些躲闪。

“叔,你说什么呢?借什么借?”林海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慌乱,“你要多少我给多少!”

小叔林强摇摇头,眼神变得严肃起来:“不,我就借5万,写借条,按时还钱。”

苏晴在旁边插话:“叔,咱们都是一家人,你这样太见外了。”

可小叔的态度很坚决:“就5万,借不借你给个话。”

林海完全懵了。

小叔明明知道他马上要拿到500万拆迁款,为什么只借5万?而且还要写借条?

这不符合常理。

以小叔的性格,如果真的缺钱,直接开口要个几十万都正常。当年能送35万买房的人,现在怎么可能只借5万?

林海看着小叔的眼睛,想从中读出什么。但林强的表情很平静,看不出任何破绽。

“叔,到底怎么回事?”林海追问,“你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没什么大事。”林强摆摆手,“就是手头紧张,想借点钱周转一下。”

“那你要多少?5万够吗?不够我再给你。”

“就5万,多了我不要。”林强的态度很坚决。

苏晴也觉得奇怪:“叔,你这样我们心里过意不去。当年要不是你,我们连房子都买不起。现在你有困难,我们当然要帮。”

“帮是帮,但该怎么算就怎么算。”林强站起来,“5万块,写借条,一年后还。你们愿意就借,不愿意就算了。”

林海急了:“叔,你这话说的,什么愿意不愿意?别说5万,就是50万我也给你。”

“我不要50万,就要5万。”

气氛变得有些僵硬。

豆豆在房间里感受到了不对劲,偷偷探头看客厅。

苏晴使了个眼色,示意林海先答应下来。

“行,叔,5万就5万。”林海妥协了,“但是借条就算了吧?”

“不行,必须写借条。”林强的态度没有商量的余地。

林海只好点头:“那好吧,我去银行给你取钱。”

“不急,明天再说。”林强站起来,准备离开,“我就是先问问你的意思。”

送林强到门口,林海还想再劝劝:“叔,你到底是怎么了?有什么难处直接说,咱们是一家人。”

林强拍拍林海的肩膀:“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想借点钱。明天你把钱准备好,我来拿。”

说完,林强就下楼了。

关上门,林海和苏晴面面相觑。

“这太奇怪了。”苏晴说,“叔叔明明知道咱们要拿500万,为什么只借5万?”

“我也想不通。”林海在客厅里走来走去,“而且还坚持要写借条,这不像叔叔的风格。”

“会不会是试探咱们?”苏晴猜测。

“试探什么?”

“试探咱们发财后还认不认这门亲戚。”

林海停下脚步:“有这个可能。”

两个人分析了半天,越想越觉得事情不简单。

当晚,林海翻来覆去睡不着。小叔的反常行为让他心里很不安。

04

第二天上午,林海去银行取了5万块现金。

中午,林强如约而至。

这次他带来了一张借条。

“海子,借条我写好了,你看看。”林强把纸递给林海。

借条很简单,就是标准的格式:今借到林海现金人民币伍万元整,借期一年,到期归还。

林海看着借条,心情复杂:“叔,真的不用写这个。”

“必须写。”林强的态度依然坚决。

林海只好在借条上签了字,然后把5万块现金交给林强。

林强接过钱,点了点数目,然后收进包里。

“叔,你真的不说说为什么只要5万?”林海最后试探了一次。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林强站起来,“钱我收了,一年后我会还的。”

林强走后,林海更加困惑了。

这件事在他心里像个疙瘩,怎么都解不开。

几天后,答案来了。

苏晴下班回来,脸色有些不太好。

“怎么了?”林海问。

“今天美玲嫂子找我了。”苏晴坐在沙发上,“她把事情的经过都说了。”

“什么事情?”

“叔叔借钱的真正原因。”苏晴深吸一口气,“原来是有人在叔叔面前说咱们的坏话。”

林海一惊:“什么坏话?”

“说咱们发财后就要跟穷亲戚划清界限,说咱们现在眼里只有钱,不念旧情。”

“谁说的?”

“美玲嫂子没说具体是谁,但叔叔听了心里不舒服。”苏晴继续说,“所以他想试探一下咱们的态度。”

林海恍然大悟:“所以他才只借5万,还要写借条?”

“对。”苏晴点头,“如果咱们真的变了,肯定会推三阻四,或者摆架子。但咱们没有,所以他心里踏实了。”

林海苦笑:“原来是这样。叔叔这是在考验咱们呢。”

“美玲嫂子说,叔叔这几天心情好多了。”苏晴说,“他跟嫂子说,海子还是原来的海子,没有变。”

“那为什么只借5万?”

“因为叔叔根本不需要钱。”苏晴解释,“他就是想看看咱们的反应。如果借太多,怕咱们为难;借太少,又试探不出什么。5万正好,不多不少。”

林海摇摇头:“叔叔想得还真周到。”

“美玲嫂子说,叔叔其实挺后悔的。觉得这样做对咱们不公平。”苏晴说,“她让我转告你,叔叔心里一直把你当亲儿子看。”

听到这话,林海眼眶有些发热。

当天晚上,林海主动给小叔打了电话。

“叔,我想请你吃顿饭。”

“不用了,我最近比较忙。”林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不自然。

“就是想跟你聊聊。”林海坚持,“明天晚上,我订个包间。”

林强沉默了一会儿:“行吧。”

第二天晚上,林海在一家不错的酒楼订了包间。

林强准时到了,何美玲也一起来了。

“叔,嫂子,坐。”林海招呼着。

苏晴也来了,四个人围桌而坐。

菜上齐了,林海举起酒杯:“叔,我敬你一杯。”

“你小子,搞这么正式干什么?”林强端起酒杯。

“我想跟你说说心里话。”林海喝了一口酒,放下杯子,“这些年,我从来没有忘记你的恩情。”

林强摆摆手:“又来了,什么恩情不恩情的。”

“让我说完。”林海声音严肃,“如果没有你当年买的那套房子,就没有我和晴晴的今天。这是事实,谁也改变不了。”

何美玲在旁边说:“海子,你叔叔知道你们的心意。”

“我知道最近有人在叔叔面前说我们的坏话。”林海直接说出了真相,“说我们发财后就要变脸,不认穷亲戚。”

林强的脸色变了:“你怎么知道的?”

“这不重要。”林海继续说,“重要的是,叔叔竟然相信了这些话。”

“我没有相信。”林强辩解,“我就是...”

“你就是想试探一下我们。”林海打断了他,“所以才故意借5万块钱,还要写借条。”

林强低下头,不说话了。

“叔,我不怪你。”林海的声音放缓,“人心隔肚皮,你想试探也正常。但是我希望你明白一点,不管我们有多少钱,你永远是我叔叔,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何美玲的眼圈红了:“海子,你叔叔知道错了。”

“没有什么对错。”林海摇摇头,“我们是一家人,有话直说就行了。”

林强抬起头,看着林海:“海子,叔叔对不起你。”

“别这么说。”林海举起酒杯,“来,咱们重新喝一杯。”

四个人碰了杯,气氛缓和了很多。

吃到一半,林海突然说:“叔,我想跟你商量个事。”

“你说。”

“我想投资你的工程。”

林强一愣:“什么意思?”

“我准备拿50万出来,投资你的项目。”林海说得很认真,“咱们按股份分红。”

“不行。”林强摇头,“你的钱来得不容易,不能乱投资。”

“谁说是乱投资?”苏晴插话,“我们考虑了很久,觉得跟叔叔合作最放心。”

“可是...”林强还想推辞。

“别可是了。”林海打断他,“就这么定了。明天我们去找律师,把合同签了。”

林强看着林海,眼中有些复杂的情感。

“叔,当年你帮我们买房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回报?”林海问。

“当然没有。”

“那我现在投资你的项目,也不是为了回报。”林海说,“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应该互相帮助。”

何美玲在旁边擦眼泪:“海子,你们真是好孩子。”

“嫂子别哭了。”苏晴递过纸巾,“以后我们两家就是合作伙伴了。”

散席的时候,林强把林海拉到一边。

“海子,那5万块钱...”

“什么5万?”林海装糊涂,“我不记得这回事。”

“借条还在你那里呢。”

林海从口袋里掏出借条,当着林强的面撕成碎片:“现在没有了。”

林强看着地上的纸片,半天没说话。

“叔,我们是合作伙伴了,还谈什么借钱不借钱的。”林海拍拍林强的肩膀,“以后有困难直接说,别搞这些弯弯绕绕的。”

“好。”林强点点头,声音有些哽咽。

签合同那天,林海带着苏晴,林强带着何美玲,四个人一起到了律师事务所。

律师是苏晴的朋友介绍的,很专业。

合同内容不复杂:林海投资50万,占股30%,林强负责具体经营,利润按股份分配。

“这个股份比例有些不合理。”律师提醒,“按照投资额度,30%偏高了。”

“没关系。”林海说,“我们是亲戚,不按一般的商业规则来。”

签完合同,四个人到银行办了转账手续。

50万到账后,林强看着账户余额,感慨万千。

“海子,这钱我一定给你赚回来。”

“不急,慢慢来。”林海说,“我相信叔叔的能力。”

回到家,苏晴问林海:“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什么对不对的?”林海在沙发上躺下,“叔叔帮了我们这么大忙,我们回报一下不是应该的吗?”

“可是50万不是小数目。”

“500万我们都有了,还在乎这50万?”林海翻个身,“再说,叔叔做工程这么多年,经验丰富,不会亏的。”

事实证明林海的判断是对的。

半年后,林强承包的一个工程顺利完工,赚了不少钱。

林海的投资回报率达到了30%,拿到了15万的分红。

“这钱来得太容易了。”苏晴数着钞票,“比我们上班强多了。”

“所以说跟对人很重要。”林海笑着说。

林强把钱送过来的时候,坚持要多给一些。

“合同上写的是15万,我给你20万。”

“为什么?”林海不解。

“因为你们信任我。”林强说得很认真,“这份信任值5万块。”

林海推辞不过,最终收下了20万。

05

有了第一次合作的成功,林海和林强的关系更近了。

林强经常过来吃饭,两家人像真正的一家人一样。

豆豆也很喜欢这个叔爷爷,每次林强来都要缠着他讲工地上的故事。

“叔爷爷,你们盖房子的时候遇到过鬼吗?”豆豆好奇地问。

“哪有什么鬼?”林强逗他,“只有偷懒的工人。”

苏晴在厨房做饭,听到客厅里的笑声,心情很好。

这种感觉很温馨,就像一个大家庭。

林海用拆迁款买了一套新房子,120平米,三室两厅。装修花了30万,买家具又花了10万。

搬家那天,林强和何美玲都来帮忙。

“这房子不错。”林强在新房里转了一圈,“比原来的大多了。”

“叔,这是客房,以后你们想住就过来住。”林海指着其中一个房间说。

“我们住得挺好的,就不麻烦你们了。”何美玲客气地说。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苏晴从厨房探出头,“美玲嫂子,你们想来就来,别见外。”

晚上,四个人在新房里吃了第一顿饭。

林海举杯:“为了我们的新家,也为了我们的友谊,干杯!”

“干杯!”

第二年,林强又承包了一个更大的项目。

这次林海主动提出追加投资。

“我再投100万。”

“太多了。”林强有些担心,“万一亏了怎么办?”

“亏了就亏了。”林海很豁达,“大不了重新开始。”

苏晴在旁边支持:“我也觉得可以投。叔叔的项目从来没亏过。”

最终,林海的投资总额达到了150万,股份也增加到了40%。

这个项目是个住宅小区,工期两年。

施工过程中,林海偶尔会去工地看看。

“海子,你不用来的。”林强每次都这么说,“我会照顾好你的投资。”

“我不是来监工的。”林海笑着说,“我是来学习的。”

确实,在工地上林海学到了很多东西。

他开始了解建筑行业,知道了什么是钢筋水泥,什么是承重墙。

“叔叔,我觉得这个行业挺有意思的。”

“有意思是有意思,就是太累了。”林强擦擦汗,“你有个稳定工作就行,别想着改行。”

“我没想改行,就是觉得多了解一些没坏处。”

两年后,项目完工。

这次的收益比上次更好,林海拿到了60万的分红。

“叔叔,我们现在算是正式的商业伙伴了。”林海开玩笑说。

“什么商业伙伴?”林强摆摆手,“我们是一家人。”

几年下来,林海和林强的合作越来越默契。

林海负责投资和财务监督,林强负责具体经营和施工管理。

两个人各司其职,配合得很好。

林海的投资收益稳定,每年都能拿到不少分红。

苏晴对这种合作模式很满意:“比我们上班赚得多多了。”

“关键是放心。”林海说,“跟叔叔合作,我们完全不用担心被骗。”

豆豆现在上初中了,学习成绩不错。

林强经常跟他开玩笑:“豆豆,以后你要不要跟叔爷爷学盖房子?”

“我要当科学家。”豆豆认真地说。

“好志向!”林强拍拍他的头,“那叔爷爷支持你。”

林海也鼓励儿子:“想当什么都行,但是要努力学习。”

家庭生活很和谐,事业也很顺利。

林海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年没有小叔的帮助,他们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可能还在租房子住,可能还在为孩子的教育费用发愁。

所以每次看到林强,林海心里都充满感激。

这种感激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落实在行动上的。

林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林海从来不推辞。

林强的儿子要结婚,林海主动出钱帮忙办婚礼。

林强的父母生病住院,林海跑前跑后帮忙照顾。

“海子,你对我们家太好了。”何美玲经常这样感慨。

“嫂子别这么说。”苏晴总是这样回答,“我们是一家人。”

确实,两家人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普通的亲戚关系。

更像是真正的一家人。

06

有一天,林海在整理文件的时候,翻到了当年那张被撕掉的借条碎片。

那是他从地上捡起来的,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保存着。

看着这些碎片,林海想起了那天小叔试探的情景。

“叔叔当时是怎么想的呢?”他自言自语。

苏晴走过来,看到了桌上的纸片:“你还留着这个?”

“随手收起来的。”林海把碎片重新放进抽屉,“有时候看看,提醒自己不要忘本。”

“你觉得叔叔当时的做法对吗?”苏晴问。

林海想了想:“我能理解他的想法。人心难测,他想确认一下我们的态度也正常。”

“可是他应该相信我们啊。”

“相信是相信,但验证一下更保险。”林海说,“叔叔这人就是这样,做事谨慎。”

“那你觉得我们当时的反应怎么样?”

“我觉得挺好的。”林海笑了,“至少证明了我们没有变。”

苏晴也笑了:“是啊,如果我们真的变了,肯定会推三阻四。”

“所以说这件事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坏事。”林海总结,“它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立场。”

“什么立场?”

“永远不忘恩情的立场。”

两个人聊着聊着,豆豆放学回来了。

“爸爸妈妈,你们在聊什么?”

“在聊叔爷爷。”苏晴说。

“叔爷爷怎么了?”豆豆关心地问。

“没怎么,就是感谢他。”林海摸摸儿子的头,“豆豆,你要记住,叔爷爷对我们家有大恩。”

“我知道。”豆豆点点头,“妈妈跟我说过,如果没有叔爷爷,我们就没有房子住。”

“对,所以我们要永远记着这份恩情。”

“我记着呢。”豆豆认真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对叔爷爷好。”

听到儿子这样说,林海很欣慰。

这种家风的传承,比任何财富都重要。

来源:卡西莫多的故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