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辞了工作只为照顾瘫痪婆婆,她却偷偷攒了八万块:你是我亲闺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15:22 1

摘要:2005年深秋的雨缠缠绵绵,李淑芬蹲在灶前添柴火,听见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丈夫张建军踹开木门,雨水顺着裤脚滴滴答答淌成小水洼:"我妈在菜地里摔了!"

2005年深秋的雨缠缠绵绵,李淑芬蹲在灶前添柴火,听见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丈夫张建军踹开木门,雨水顺着裤脚滴滴答答淌成小水洼:"我妈在菜地里摔了!"

她手一抖,灶里的火星子"呲啦"溅到蓝布围裙上,烧出个焦黑的洞。跟着建军往村东头跑时,远远就看见婆婆王桂兰蜷在青石板路上,左手还攥着半棵没拔完的白菜,右腿以诡异的角度扭曲着。

"妈!"建军扑过去要抱,王桂兰疼得倒抽冷气,额角的汗混着雨水往下淌:"别碰我腿......淑芬,你扶我起来。"

李淑芬蹲下身,手掌刚托住婆婆后背,就触到一片透骨的湿冷。她咬着牙把人扶到墙根,摸出手机打120时,听见建军在旁边嘟囔:"上个月才说腿疼,非说省钱不去医院......"

急救车的鸣笛声划破雨幕时,李淑芬突然想起三天前。她去菜园送午饭,婆婆正蹲在垄沟边拔草,见她来忙用袖口擦手:"淑芬,你尝尝这新结的黄瓜,脆着呢。"递过去一根顶花带刺的黄瓜,自己却捧着个掉漆的搪瓷缸喝凉白开——后来她才知道,婆婆是舍不得花五毛钱买热水。

医院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腰椎粉碎性骨折,压迫神经导致下肢瘫痪。主治医生把李淑芬和建军叫到办公室:"术后康复是场持久战,护理比治疗更关键,病人可能终身不能自理。"

建军的手指在膝盖上敲得咚咚响:"我一个大男人,哪会伺候人?淑芬你请长假吧,反正你学校课少。" 李淑芬没接话。她是村小代课老师,每月380块;建军在镇水泥厂当搬运工,月入1200;儿子小乐刚上小学,正是用钱的时候。 "我来照顾。"她听见自己说,声音轻得像叹息。

那夜,婆婆在病房里攥着她的手掉眼泪:"淑芬,委屈你了。等我好了,给你炖只老母鸡。"

李淑芬帮她擦脸,毛巾碰到眼角时,婆婆突然缩了下:"轻点,这儿疼。"她这才发现,老人的眼角有道新鲜擦伤,是摔倒时蹭在青石板上留下的。

第一年的冬天冷得刺骨。李淑芬把婆婆接回家,在堂屋支了张钢丝床。每天清晨五点,她先给婆婆翻身擦背、换尿布,再熬小米粥。

王桂兰吞咽困难,她就用勺子舀起粥,沿着老人干裂的嘴唇慢慢喂,常常喂半小时才喝下半碗。 "淑芬,我这把老骨头拖累你了。"有天擦身时,婆婆突然说。李淑芬的手顿了顿——老人的皮肤像老树皮,后颈还起了块硬币大的褥疮。她没接话,把热毛巾敷在褥疮上轻轻按摩。

"建军昨天跟我念叨,说你为了我辞了代课老师的工作。"婆婆的声音发颤,"那工作多金贵,多少人想顶你的缺......"

李淑芬的动作停住了。其实她没辞职,只是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婆婆做完护理再骑半小时自行车去学校,下了课又往家赶。这些苦,她没跟婆婆说过。

"妈,我就是个农村妇女,能挣几个钱?"她低头整理床单,把婆婆的腿轻轻放回软枕上,"您好好养着,等能走了,我带您去看油菜花。" 婆婆的眼泪砸在被子上,洇出个深色的圆。

第五年春天,小乐该上五年级了。李淑芬翻出压箱底的红布,给儿子缝书包。针脚刚走到半道,后颈突然一阵酸麻——这是常年弯腰给婆婆擦身落下的毛病。

"妈,我爸又跟您置气了!"小乐举着数学卷子冲进屋,"他说您总给奶奶买奶粉,家里都没钱买练习册了!"

李淑芬手一抖,针尖猛地扎进指腹。她吸了口凉气,把血珠挤出来用嘴抿了抿:"小乐,去把你爸喊来,我有话跟他说。"

建军踢踢踏踏走进来,裤脚沾着水泥灰:"喊我干啥?我今天搬了二十车水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李淑芬从柜子里掏出个铁盒,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一沓收据:药、纸尿裤、防褥疮气垫的发票,还有她用铅笔写的账本:"这五年,给妈买药的钱是我用课余时间给人织毛衣挣的,没动过家里的钱。"

建军的脸涨得通红,抓起收据的手直抖:"你......你早不说?"

"说了有用吗?"李淑芬把铁盒推过去,"上个月张婶说要接妈去她家,我没让。你要是嫌累,我明天就去镇里找护工,每月800块,你来掏。"

建军的喉结动了动,转身摔门出去。李淑芬望着他的背影,轻声对里屋喊:"妈,该喝药了。"

王桂兰坐在轮椅上,手里攥着个玻璃药瓶:"淑芬,你别跟他置气。他就是嘴硬......"

"妈,我没怪他。"李淑芬把药倒进温水里搅匀,"您看,小乐今天数学考了85分,老师说有进步。"

婆婆接过杯子,手指在杯壁上摩挲:"淑芬,我枕头底下有个红布包,你收着。"

"又藏什么宝贝呢?"李淑芬笑着去摸,摸到个硬邦邦的东西,"您攒钱干啥?" "就当我给小乐的压岁钱。"婆婆别过脸,"我这把老骨头,能活几年?"

李淑芬没再追问。她知道婆婆总趁她不在时翻箱倒柜,有时候是捡邻居给的鸡蛋,有时候是从枕头下摸出皱巴巴的零钱。她以为是老人想帮衬家里,却没想到,那些钱都被仔细收在红布包里,一分没动。

第十年的冬天,小乐考上了县重点高中。李淑芬在厨房煮饺子,听见里屋传来响动。她跑进去,看见婆婆歪在轮椅上,右手抽搐着指向床头柜。

"妈,您怎么了?"她扶住婆婆发抖的手,摸到个硬壳本子——是婆婆的日记本。 "写......写信......"婆婆的舌头有些不利索,"要......要给你。"

李淑芬这才注意到,婆婆最近总盯着窗台上的老式台灯发呆,有时候握着铅笔在纸上画,却只画出些歪歪扭扭的痕迹。她以为是老人手抖得厉害,原来是想写信。

"妈,您别着急,我帮您写。"她把婆婆抱到床上,给老人盖好被子,"您想说什么,我记下来。"

王桂兰盯着天花板,眼泪顺着鬓角往下淌:"淑芬,这些年苦了你。我这把老骨头,拖累你......"

"妈,您说啥呢?"李淑芬帮她擦泪,"您看小乐多争气,等他上了大学,咱们日子就更好过了。"

婆婆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力气大得惊人:"我枕头底下有个存折......"

"妈!"李淑芬急了,"您别瞎想,我照顾您是应该的。"

"听我说!"婆婆的声音带着哭腔,"这是我这些年攒的钱,卖鸡蛋的、捡废品的、我儿子给的赡养费......一共八万六千块。我找村东头的刘老师教我写字,写了三回信,都没写完......"

李淑芬的手一抖,日记本"啪"地掉在地上。她这才发现,婆婆的指甲缝里全是墨迹,指节肿得像发面馒头——原来那些"乱画"的痕迹,是老人握着铅笔,一笔一画练出来的。

"淑芬,我知道你委屈。"婆婆的眼泪滴在被子上,"你辞了工作,熬白了头发,建军那混小子还总跟你置气......我这信写了又撕,怕你嫌我啰嗦......"

李淑芬蹲下来捡日记本,翻开第一页,是歪歪扭扭的铅笔字:"淑芬是个好闺女,比我亲闺女还亲。"

第二页:"今天淑芬给我擦背,我摸到她后颈的膏药,知道她又犯颈椎病了。"

第三页:"建军说淑芬不该辞工作,可我知道,她是怕我孤单......"

后面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这些年的琐碎:李淑芬第一次给她剪指甲,冬天用体温焐热毛巾再擦身,小乐考了第一时她煮的鸡蛋面,建军喝多了回家,她偷偷给他盖被子......

"淑芬,这钱你收着。"婆婆把存折塞进她手里,"我知道你不会要,可我得让你知道,我这把老骨头,心里有数。"

李淑芬捏着存折,手指发颤。存折的边角磨得发白,开户日期是2005年9月——正是婆婆住院前一个月,第一笔存款是50块,是卖了半筐白菜的钱。

"妈,我不要。"她把存折塞回婆婆手里,"您留着买药,或者等能走了,咱们去看油菜花。" 婆婆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李淑芬忙拍她后背。老人咳得喘不上气,从枕头下摸出个信封,塞到她手里:"这是......最后那封信......"

2020年清明,婆婆在睡梦中离世。李淑芬整理遗物时,在婆婆的木箱底发现那个信封。信封上的字歪歪扭扭,却写得极认真:"给我最亲的闺女淑芬"。 她拆开信,里面是张存折和一封信纸。存折上的数字让她愣住——八万六千块,一笔笔存款日期对应着这些年的每个节日:春节卖春联的钱,端午卖粽子的钱,中秋卖月饼的钱......最后一笔存款是2020年3月,存了200块,备注是"淑芬生日"。

信纸上的字有些模糊,是老人用左手写的:

"淑芬,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大概已经去见你爸了。这些年,我总觉得自己像个累赘,可你让我知道,被人疼着是啥滋味。

你第一次给我擦身时,我假装睡着,其实偷偷哭了。你手那么凉,却把热毛巾焐得温温的才碰我皮肤。你给我剪指甲,剪破了皮,我装着不疼,其实是怕你着急。

建军那混小子嘴硬,可我知道,他偷偷往你枕头底下塞过膏药,给小乐买过练习册。他去年冬天喝多了,抱着你哭,说'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

小乐上高中那天,你蹲在厨房抹眼泪,我让建军别告诉你,我听见了。淑芬,你是我见过最善良的人,你值得所有的好。

这钱你收着,就当是我这个老太婆的心意。要是小乐上大学用钱,就拿出来;要是你想买件新衣裳,就买。别让我闭不上眼。

还有,后山坡那片油菜花地,我让人留着了。等春天来了,你带着小乐去看看,就当是我陪你一起去的。"

李淑芬读着读着,眼泪滴在信纸上,把"油菜花"三个字晕染成模糊的团。她想起15年前的春天,婆婆攥着她的手说"等能走了,去看油菜花",想起这些年春天,她总推着婆婆去后山坡,指着远处的花田说:"妈,看,油菜花开了。"

窗外的风掀起信纸,吹得存折哗啦作响。李淑芬把存折塞进信封,轻轻放在婆婆的遗像前。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王桂兰"三个字上,像撒了把细碎的金箔。

"妈,"她轻声说,"明年春天,我推您去看油菜花。"

小乐考上大学那天,全家去后山坡看油菜花,李淑芬推着空轮椅走在前面,建军和小乐跟在后面,风里飘着油菜花的甜香。

"奶奶,"小乐指着远处的花田喊,"您看,油菜花开了!"

李淑芬摸了摸轮椅的扶手,那里还留着婆婆的温度。她知道,有些爱或许来得晚,但从来不会缺席。就像这满山遍野的油菜花,沉默了整个冬天,终于在春天,开得轰轰烈烈。

来源:情感大师一点号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