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责任的商业启蒙,从个体交流到群体回应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4:10 1

摘要:2025年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天海尔集团和央视新闻一起搞了场叫《看见阿尔茨海默》的直播,海尔的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出现在镜头里,这场直播最后吸引了全网4600万人看。

2025年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天海尔集团和央视新闻一起搞了场叫《看见阿尔茨海默》的直播,海尔的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出现在镜头里,这场直播最后吸引了全网4600万人看。

说实话,我之前刷到的企业家直播,不是带货卖货就是讲品牌故事,这次直接聊阿尔茨海默病这种挺沉重的话题,一开始还真有点意外。

周云杰在2025年3月就开了个人社交账号,过去半年里聊过科技、AI,也聊过企业和产品,但聊健康、聊阿尔茨海默病还是头一回。

而且在直播前,他已经通过网上互动、去护理院走访的方式,跟不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陪护者聊过很多。

让周云杰这么重视这个事的,还有个小故事。

2024年有篇叫《当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的文章挺火,作者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胡泳教授。

胡泳研究海尔几十年,还是周云杰的老朋友,他照顾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已经3年了。

我国现在有大约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民政部2024年的养老服务报告里还提到,这些患者的照护者每天要扛超过12小时的负荷,“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话真不是夸张。

本来想,企业家可能更关注企业业绩,但周云杰却从朋友的经历里,看到了这个问题已经从个人事儿变成了群体难题,这点确实挺难得。

周云杰跟现在不少想当“网红”的企业家不一样。

他刚开社交账号的时候就说,要像服务用户那样服务流量,要是驾驭不了流量,反而会被流量反噬。

周云杰很清楚自己的活儿,作为企业“一号位”,管战略方向、搭高效组织、招好人才才是正经事,当网红、带货都不是他该花心思的。

他不光自己不开“网红”路线,还把海尔的高管们都“逼”着开了社交账号。

本来想这是不是要搞“高管天团”打造IP?后来发现不是,他是想让高管们直接跟用户聊,从用户的反馈里倒逼企业改流程、变机制,让企业真能跟上互联网时代的节奏。

最有意思的是,网友给周云杰起了个“许愿池老总”的外号。

今年上半年,有用户在他评论区说想要一台能洗内衣、袜子、衣物的一体式懒人洗衣机。

没想到海尔真就快速搞出了这款产品,一上市一周就预售了8.8万台。

后来还有网友问啥时候能交货,周云杰急了,直接给产业部门打电话问进度,活脱脱成了网友的“监工”。

这次阿尔茨海默病的直播,也是因为有患者家属在评论区留言,说家里有失智老人,问海尔能不能搞点相关的设备和方案,他才决定要做这场直播的。

很显然,这种“用户说啥就真当回事”的态度,比喊“以用户为中心”的口号实在多了。

海尔在大健康领域其实早有布局,还孵化出了海尔生物、盈康生命、海尔智家健康板块三家上市公司。

但即便这样,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筛查、治疗这些领域,海尔也还在探索阶段,这其实也是整个行业的现状。

所以周云杰搞这场直播,真不是为了推自家产品,更多是想让更多人留意到这个群体,毕竟现在关注阿尔茨海默病的人,还是太少了。

看完整场直播,我发现周云杰和海尔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分了三个层次:先看见痛点,再回应需求,最后构建生态。

这比单纯捐钱做公益,要深多了。

海尔一直有“人的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周云杰在直播里直接点破了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的困境:“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他们还发现,很多患者不愿意戴传统的定位手环,觉得不舒服、没面子;照护者呢,不光要管生活,还要时刻担心患者走丢,精神和体力都快扛不住了。

这些细节,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能想出来的,肯定是跟患者、家属聊了很多才知道的。

然后是“回应”,海尔没只说“我们要帮大家”,而是真的用科技解决问题。

患者不戴手环,他们就研发了能放在鞋里的定位器,还有做成首饰样子的定位产品;照护者太累,他们就搞了陪护机器人,能模仿患者家人的声音和姿态跟老人聊天,帮着缓解病情。

适老产品不就是简化操作嘛,比如华为2024年出的适老手机,主要就是把字体调大、声音调响。

但海尔不一样,它是从场景出发,解决实际的麻烦,这点确实比单纯做“简化版”产品更用心。

海尔不想只做一两个产品,而是想搭个“智慧照护生态”,用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和海医汇平台做支撑,把筛查、治疗、护理这些环节串起来。

而且海尔从2020年到2025年,在公益上已经投了8个亿,还在10个省建了社区养老服务站,不是光说不练。

网友评论说“上千万患者的需求被看见太重要了”,这种认同不是靠打折促销能换来的。

周云杰有句话我挺认同:“一个企业家,不是做你想做的事,也不是做你擅长做的事,而是做你应该做的事。”

搞这场直播,就是他觉得“应该做的事”。

现在的直播间,不该只盯着流量、盯着卖货,也能当社会责任的传声筒,当科技创新的孵化器。

要是更多企业家能像周云杰这样,把镜头对准真问题,用企业的本事解决真需求,那直播间里写出来的,就不只是企业的成长史,更是商业文明变好的编年史。

毫无疑问,这种“赚人心”的事,比赚短期的流量要值多了。

来源:由典学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