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个小时前,这个成年的"孩子"还在电话里威胁要跳楼,只因为他拒绝再给他投资开店的钱。
"爸,你真的不管我了吗?"
王建国看着站在门口的儿子,那张二十八岁的脸上写满了不甘和愤怒。
三个小时前,这个成年的"孩子"还在电话里威胁要跳楼,只因为他拒绝再给他投资开店的钱。
"我已经给过你太多次机会了。"王建国的声音很平静,但握着门把手的手却在微微颤抖,"小宇,你已经二十八了,是时候靠自己了。"
儿子的眼中闪过一丝绝望,随后转身离去。
王建国关上门,靠着墙壁缓缓滑坐在地上。五十二岁的他,终于在这一刻彻底醒悟了。
这一醒悟,让他想起了过去这些年自己犯过的那些糊涂事,也让他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真相...
01
王建国的醒悟,源于一场几乎让他倾家荡产的灾难。
两年前,五十岁的他还是这个小县城里人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做了二十多年生意,从小摊贩做到拥有三家店铺,银行存款八位数,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的老板。
那时的王建国意气风发,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本去帮助别人,也有足够的底气去满足家人的一切要求。他从来没想过,这种想法会害了他。
转折点出现在一个春天的下午。多年的老朋友李军找上门来。
"建国,你看我这个样子,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李军坐在王建国的办公室里,眼圈红红的,"我知道开口向你借钱很不好意思,但我真的没办法了。"
李军确实看起来很狼狈。曾经的西装革履变成了皱巴巴的衬衫,曾经意气风发的脸上满是愁容。听他讲述,原来是投资失败,欠了一屁股债,连房子都要被银行收走了。
"你需要多少?"王建国没有多想就问道。
"一百万。"李军咬咬牙说出了这个数字,"我保证,最多一年就还给你,绝对不会让你吃亏。我手头还有个项目,只要有了启动资金,肯定能翻身。"
一百万,对当时的王建国来说不算什么大数目。更重要的是,李军是他从小玩到大的兄弟,两人的友谊超过三十年。
"行,钱不是问题。"王建国当场答应了,"不过你得给我写个借条。"
"那是当然的。"李军感激涕零,"建国,这个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02
借出一百万后的半年里,李军确实在做项目。他时不时会来向王建国汇报进展,看起来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王建国也因此放下心来,甚至还有些庆幸自己帮助了老朋友。
但好景不长。
半年后,李军再次找上门来,这次他的表情更加凝重。
"建国,项目遇到了一些问题,我需要再追加一些投资。"李军说道,"不会太多,五十万就够了。"
王建国皱了皱眉:"你上次不是说一百万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计划赶不上变化嘛。"李军显得有些急躁,"你也知道做生意的,哪有一帆风顺的。现在就差这最后一笔钱,项目就能上马了。到时候赚钱了,我连本带利一起还给你。"
王建国犹豫了。虽然五十万对他来说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接连借钱让他感到不安。
"军子,我不是不相信你,只是..."
"建国,我们是什么关系?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李军打断了他的话,"你现在这么有钱,难道还在乎这五十万吗?我要是有别的办法,会来麻烦你吗?"
这句话击中了王建国的软肋。确实,他现在不缺这五十万,而且李军是他最好的朋友。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帮助对方。
"好吧,五十万我给你。"王建国最终还是答应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了,你得保证不会再有下次。"
"绝对不会有下次,我向你保证。"李军拍着胸脯说道。
03
然而,承诺很快就被打破了。
又过了三个月,李军第三次出现在王建国的面前。这次他连借口都懒得找了,直接说项目失败了,需要钱来还债。
"多少?"王建国问道,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八十万。"李军说,"我知道这个数目不小,但我真的没办法了。那些债主天天上门要债,我老婆孩子都被吓得不敢回家。建国,就当我求你了,帮帮我吧。"
这一次,王建国沉默了很久。一百五十万加八十万,就是二百三十万。这个数字已经占了他存款的很大一部分。
"军子,我已经借给你一百五十万了,你的项目既然失败了,这笔钱..."
"我会还的,我一定会还的。"李军急忙说道,"只要你再借我这八十万,让我度过这个难关,我一定想办法还钱。"
看着老朋友恳求的眼神,王建国最终还是心软了。
就这样,前前后后,王建国一共借给李军二百三十万。而这,只是他五十岁后犯下的第一件糊涂事。
04
如果说借钱给李军是出于义气,那么对儿子王宇的溺爱,则是出于父爱。
王宇是王建国的独生子,从小就被宠坏了。上学时成绩不好,王建国花钱找关系让他进好学校。大学毕业后不想工作,王建国就让他在家里待着,每个月给他生活费。
二十五岁那年,王宇说要创业开奶茶店,王建国二话不说给了他五十万。奶茶店开了不到半年就关门了,理由是位置不好。
二十六岁,王宇又说要开服装店,王建国又给了他四十万。服装店撑了八个月,还是关门了,这次的理由是竞争太激烈。
二十七岁,王宇看上了一个投资项目,说是做电商代理,保证能赚钱。王建国犹豫了一下,但看到儿子信誓旦旦的样子,还是给了他六十万。
可想而知,这次投资又打了水漂。
"爸,要不然你再给我投资一次吧,这次我肯定能成功。"二十八岁的王宇依然没有放弃,"我已经找到问题所在了,这次绝对不会失败。"
王建国看着儿子,心里五味杂陈。三年来,他已经给儿子投资了一百五十万,但儿子依然一事无成,甚至连一份正经工作都没有。
"小宇,你已经二十八了,是不是应该考虑找个稳定的工作?"王建国试探性地说道。
"工作?"王宇不屑地说道,"给别人打工能有什么出息?爸,你不是经常说要有创业精神吗?我这就是在创业啊。"
"但是你已经失败三次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嘛。"王宇理直气壮地说道,"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哪个没失败过?你看马云,他也失败过很多次才成功的。"
王建国无言以对。儿子的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
05
除了借钱和溺爱儿子,王建国犯的第三件糊涂事与面子有关。
在县城这样的小地方,面子比什么都重要。王建国作为有头有脸的人物,经常需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他总是要表现得大方得体,不能让人看轻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他侄子的婚礼。
侄子结婚,按理说王建国随个一两万的份子钱就很不错了。但当他听说别的叔叔伯伯都随了三万五万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不能输了面子。
"我随十万。"王建国当众宣布。
这个数字一出,全场都惊呆了。十万的份子钱,在这个县城里绝对是史无前例的。王建国也因此成了全场的焦点,获得了无数的赞美和羡慕。
但这还没完。
紧接着,表弟的儿子考上大学要办升学宴,王建国又随了八万。朋友的女儿出嫁,他随了十二万。老家盖祠堂募捐,他捐了二十万。
一年下来,光是这些人情往来,王建国就花出去了近百万。
"建国啊,你这样花钱可不行。"妻子张丽华有些担心地说道,"咱们虽然有点积蓄,但也经不起这么花啊。"
"没事,这些都是必要的开支。"王建国不以为然,"做人不能太小气,该花的钱必须花。再说了,这些都是投资,以后咱们有事的时候,他们也会帮咱们。"
张丽华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但她心里清楚,丈夫这样做,迟早会出问题。
06
问题确实出现了,而且来得比张丽华想象的还要快。
一年半后的一个下午,李军突然消失了。
王建国是从别人那里得知这个消息的。据说,李军欠了不少人的钱,加起来有上千万之多。眼看还不上了,他就连夜逃跑了,连妻子孩子都没带走。
"不可能,军子不是这样的人。"王建国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但当他赶到李军家里时,看到的却是一片狼籍。屋里的贵重物品都不见了,只留下一些破旧的家具。李军的妻子坐在地上哭泣,孩子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嫂子,军子到底怎么回事?"王建国问道。
李军的妻子抬起头,眼神中满是绝望:"建国,你不知道吗?他欠了好多人的钱,现在跑了。"
"他跟我借的钱呢?"王建国问出了心中最关心的问题。
李军的妻子摇了摇头:"他什么都没留下,连我和孩子的生活费都没有。"
王建国站在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二百三十万,就这样打了水漂。而且,他连一张正式的借条都没有,因为他相信李军的人品。
回到家里,王建国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妻子。张丽华听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二百三十万?你借给他二百三十万?"张丽华的声音有些发抖。
王建国点了点头,心情沉重。
"建国,你糊涂啊!"张丽华终于忍不住了,"那是咱们大半的积蓄啊!你怎么能随随便便就借给别人呢?"
王建国无言以对。他也没想到,认识了三十多年的老朋友会这样对他。
07
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李军跑路后不久,王宇又来找王建国要钱了。这次他看中了一个新项目,说是做直播带货,需要投资一百万。
"爸,这次真的不一样了。"王宇说道,"现在直播带货多火啊,那些网红一个月能赚几百万。我已经找好团队了,只要有了启动资金,肯定能成功。"
王建国看着儿子,心里五味杂陈。李军跑路的事让他损失惨重,现在儿子又要钱,他真的承受不起了。
"小宇,爸爸现在没有那么多钱了。"王建国如实说道。
"没钱?怎么可能?"王宇不相信,"爸,你不是有很多存款吗?"
王建国沉默了一会,然后把李军的事告诉了儿子。王宇听后,脸色也变了。
"那怎么办?我的项目怎么办?"王宇急了,"爸,你想想办法啊,实在不行把房子抵押了,或者把店铺卖了。"
"把店铺卖了?"王建国愣住了,"那是我们的生活来源啊。"
"反正你们也快退休了,不如把钱给我投资,说不定能赚更多。"王宇理所当然地说道。
王建国看着儿子,突然感到一阵心寒。他辛辛苦苦奋斗了大半辈子,积攒下来的家业,在儿子眼里居然变成了可以随意挥霍的资源。
"小宇,你知道爸爸为了赚这些钱吃了多少苦吗?"王建国问道。
"我知道你辛苦,但钱不就是用来花的吗?"王宇不以为然,"再说了,我是你儿子,你不帮我帮谁?"
这句话彻底刺痛了王建国。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些年对儿子的溺爱,已经让儿子变成了一个只知道伸手要钱的"巨婴"。
就在王建国陷入沉思的时候,门铃响了。
张丽华去开门,进来的是几个陌生的男人,个个面色严肃。
"请问王建国先生在家吗?"为首的男人问道。
"我就是,你们是?"王建国站起身来。
"我们是县法院的执行法官。"那人出示了证件,"李军欠债跑路一案,我们发现他曾经向你借过钱。根据法律规定,这笔借款可能涉及虚假债务,需要你配合调查。"
王建国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他没想到,李军跑路的事会牵扯到自己。
"法官同志,我确实借给他钱了,但我是受害者啊。"王建国解释道。
"具体情况需要详细了解。"法官说道,"请你明天到法院接受询问,并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
法官们离开后,王建国瘫坐在沙发上。李军跑路让他损失了二百三十万,现在法院又要调查,说不定还会有更大的麻烦。
王宇在旁边看着,脸色也很难看:"爸,这下怎么办?"
王建国没有回答,他的脑子里乱成一团。五十多岁的他,第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拿起来一看,是银行的催收电话。
"王先生,您的信用卡已经逾期三个月了,请尽快还款..."
王建国的手开始颤抖。他这才想起来,为了给儿子投资和维持面子,他已经刷爆了好几张信用卡。加起来,欠款超过了五十万。
屋外突然传来敲门声,比刚才法官来时的敲门声更加急促。王建国透过猫眼看去,门外站着几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
他的脸瞬间变得惨白。这些人,是他最不想见到的人...
08
门外的人确实是王建国最不想见到的——债主。
原来,李军在借王建国钱的同时,还以王建国的名义在外面借了高利贷。李军跑路后,这些债主找不到人,就把目标对准了王建国。
"王老板,李军借我们的钱,可是用你做的担保啊。"为首的债主拿出一张借条,"你看,这上面有你的签名。"
王建国接过借条一看,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确实是他的签名,但他完全不记得签过这样的字。
"这不可能,我没有给他做过担保。"王建国说道。
"王老板,这可是白纸黑字,还有你的身份证复印件。"债主冷笑道,"总共八十万,李军跑了,这笔账就得算在你头上。"
王建国仔细回忆,突然想起来了。半年前的一个晚上,李军约他喝酒。酒席上,李军说有个朋友要借钱,需要他帮忙签个字。当时王建国喝得有些多,也没细看就签了。
"我...我被骗了。"王建国喃喃自语。
"被骗不被骗那是你们的事,但钱必须还。"债主的语气很强硬,"一个星期内,八十万一分不少地还给我们,否则..."
债主没有把话说完,但威胁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09
这一夜,王建国彻夜未眠。
他仔细盘算了一下家里的资产:银行存款还剩不到一百万,三家店铺价值大概二百万,房子值一百五十万。看起来资产还不少,但负债也不少。
李军借走的二百三十万要不回来了,信用卡欠款五十万,现在又多了八十万的高利贷,总共负债三百六十万。而可变现的资产,总共不过四百五十万。
更要命的是,这些债务都有时限。信用卡每个月都要还最低还款额,高利贷的利息更是高得吓人。如果不能及时处理,雪球会越滚越大。
"建国,要不然咱们把店铺卖了吧。"张丽华试探性地说道,"虽然不舍得,但总比被债主逼迫强。"
王建国点了点头。事到如今,他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儿子王宇居然反对。
"不行,店铺不能卖。"王宇说道,"那些店铺以后都是我的,你们没权利卖掉。"
王建国愣住了:"小宇,你在说什么?"
"我说的是事实。"王宇理直气壮地说道,"你们总有一天会把家业传给我,现在卖了,我将来继承什么?"
张丽华也被儿子的话气笑了:"小宇,你爸现在负债累累,你不帮忙想办法,还想着继承家产?"
"这是两码事。"王宇说道,"爸爸的债务是他自己造成的,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为他的错误买单?"
王建国看着儿子,心如刀绞。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从小疼爱的儿子,在关键时刻会说出这样的话。
10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王建国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为了还债,他不得不把三家店铺都卖掉了。虽然价格不理想,但总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信用卡的欠款还清了,高利贷也给了一部分。
但失去了店铺,也就失去了主要的收入来源。王建国不得不重新找工作,但五十多岁的年纪,又没有特殊技能,找工作谈何容易。
更让他心寒的是,儿子王宇不但没有体谅他的困难,反而因为店铺被卖而对他怨恨不已。
"你毁了我的未来。"王宇指着王建国说道,"那些店铺本来都是我的,你凭什么卖掉?"
"小宇,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张丽华护着丈夫,"你爸这么做也是没办法,总不能被债主逼死吧?"
"那是他自己的问题。"王宇冷漠地说道,"谁让他要去借钱给别人?谁让他要打肿脸充胖子?现在出了问题,就要我来承担后果?"
王建国听着儿子的话,感觉心都要碎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二十八年来对儿子的溺爱和纵容,已经把儿子培养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从今以后,你的事我不管了。"王建国下定决心说道,"你已经二十八了,是时候靠自己了。"
王宇冷笑一声:"行啊,你不管就不管,反正我也不指望你了。"
说完,王宇收拾东西离开了家。临走时,他对王建国说了一句话:"你会后悔的。"
11
儿子离开后,家里突然安静了很多。王建国和张丽华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建国,你觉得我们做得对吗?"张丽华问道。
王建国沉默了很久,然后说道:"我不知道对不对,但我知道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失去了店铺和儿子,王建国的生活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他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月薪三千块。虽然收入微薄,但总算是有了生活来源。
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他有机会重新思考人生。他开始明白,自己过去犯的那些错误,究竟错在哪里。
第一件糊涂事:轻易借钱给别人。他以为友情能够战胜一切,却不知道金钱面前,多年的友情也可能瞬间崩塌。李军的背叛让他明白,借钱给别人,特别是大额借款,必须要有足够的保障措施。
第二件糊涂事:过度溺爱成年子女。他以为给儿子钱就是爱,却不知道这种爱是在害儿子。王宇的冷漠和自私,正是他多年溺爱的结果。真正的爱,应该是让孩子学会独立和承担责任。
第三件糊涂事:为了面子超出能力范围地花钱。他以为花钱买面子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却不知道这种虚假的尊重毫无意义。当他陷入困境时,那些曾经受过他好处的人,没有一个伸出援手。
12
三个月后,王宇又回来了。
这次他看起来很狼狈,衣服皱巴巴的,胡子也没刮干净。一进门就向王建国道歉。
"爸,我错了,我不该那样说话。"王宇的声音里带着哭腔,"你能原谅我吗?"
王建国看着儿子,心情很复杂。作为父亲,他当然希望儿子能够回头。但作为一个经历了人生重大挫折的人,他也明白不能再重蹈覆辙。
"小宇,你可以回来,但有条件。"王建国说道。
"什么条件?"王宇急忙问道。
"第一,找一份正经工作,不许再想着创业的事。第二,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不许再向我们要钱。第三,如果做不到这两点,就永远不要回来。"
王宇犹豫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我答应。"
从那以后,王宇确实变了。他找了一份销售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总算是靠自己的努力在生活。虽然偶尔还会有抱怨,但再也没有向王建国伸手要过钱。
13
又过了一年,王建国五十二岁了。
这一年里,他一直在做保安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生活总算稳定了下来。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前的他,总是觉得钱越多越好,面子越大越好。但现在他明白了,钱够用就行,面子是虚的,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家庭的和睦。
有一天,他偶然遇到了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建国,听说你最近过得不太好?"朋友关心地问道。
"还行,挺好的。"王建国淡然一笑。
朋友有些惊讶:"你现在做保安,一个月才三千块钱,这也叫好?"
"知足常乐嘛。"王建国说道,"人到了这个年纪,应该明白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朋友不太理解,但王建国不想多解释。有些道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
14
回到家后,王建国坐在书桌前,拿出一张纸,开始写自己的感悟。他要把这些年的经历和教训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参考。
"我五十二岁才醒悟:五十岁以后,不管你有多少存款,也别做以下三件糊涂事:
第一,不要轻易借钱给别人,尤其是大额借款。再好的朋友,面对巨额金钱时也可能变脸。借钱之前,一定要考虑好最坏的结果,确保自己能够承受损失。
第二,不要过度溺爱成年子女。给他们钱不是爱,让他们学会独立才是真爱。过度的溺爱,只会害了他们,也害了自己。
第三,不要为了面子超出能力范围地花钱。面子是虚的,实际利益才是真的。当你陷入困境时,那些因为你的慷慨而赞美你的人,不会伸出援手帮助你。
这三件事,我都犯过,也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希望看到这些话的人,能够引以为戒,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人生五十之后,最重要的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守住已有的财富,维护好家庭关系,过好剩下的人生。钱可以再赚,但时间和健康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记住:五十岁以后的人生,稳妥比冒险重要,理智比感情重要,现实比面子重要。"
写完这些话,王建国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五十二岁的他,终于明白了人生的真谛。虽然代价惨重,但这个教训,值得他用余生去铭记和践行。
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但有反思和改变的可能。王建国相信,只要他能够坚持这些原则,剩下的人生一定会过得更加踏实和安稳。
而那个曾经为了面子和人情不断挥霍的王建国,已经彻底死去。现在的他,是一个真正成熟的男人,一个懂得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人。
来源:元宇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