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普鲁士猪:俘虏口供里的索姆河德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13:58 1

摘要:当年8月,英军捕俘队抓到一名德军第29步兵团4连的担架手,29团按道理算是普鲁士陆军里不那么“普鲁士”的莱茵兰部队,也叫莱茵第3步兵团,当时确实在索姆河前线的蒂耶普瓦勒-波济耶尔(Thiepval-Pozières)地段据守施瓦本堡垒(Feste Schwab

索姆河会战期间,英国人除了蒙受惨重损失外,也体验了一把德意志人内部的相互鄙视。

当年8月,英军捕俘队抓到一名德军第29步兵团4连的担架手,29团按道理算是普鲁士陆军里不那么“普鲁士”的莱茵兰部队,也叫莱茵第3步兵团,当时确实在索姆河前线的蒂耶普瓦勒-波济耶尔(Thiepval-Pozières)地段据守施瓦本堡垒(Feste Schwaben),与英军作战。

可不论如何,在同样身处施瓦本堡垒里的南德意志符腾堡兵眼里,29团依然是普鲁士佬。

于是,在这位担架手的审讯记录里,他便提到符腾堡人将普鲁士人称作:

该死的普鲁士猪(damned Prussian pigs)。

8月26日的审讯记录里,另一名德军战俘则讲述了巴伐利亚人和普鲁士人间的宿怨:

我看到许多部队途经巴波姆(Bapaume),但分不清他们是哪支部队,因为他们把邦徽都盖住了,就是为了避免各邦之间发生冲突,尤其是力求消弭普鲁士人和巴伐利亚人间的冲突。

总而言之,按照1930年出版于柏林的第68步兵团(也称莱茵第6步兵团)团史《1914~1918年世界大战中的莱茵第6步兵团暨第68步兵团历史》(Die Geschichte des 6. Rheinischen Infanterie-Regiments Nr. 68 im Weltkriege 1914-1918)的说法,地域矛盾在索姆河战场上赤裸裸地展现出来:

“神圣的利己主义” (sacro egoismo)常常肆无忌惮地占据上风:谁来换防、作战时友邻是谁、向谁申请宿营地,巨大的分歧就此显现出来。众所周知的 “愉快亲切”(Gemütlichkeit) 氛围往往戛然而止,事态发展也会天差地别:这完全取决于驻守村镇的指挥官是巴伐利亚人或施瓦本人、萨克森人或黑森人。

不过,在巴伐利亚、施瓦本(符腾堡与历史上的施瓦本有相当部分面积重合)、萨克森、黑森之外,自然不能忘记团史里尚未提及的普鲁士人。

一般而言,德国人和英国人都公认普鲁士人是德军中最骄狂、最桀骜不驯的群体。

英国人甚至宣称其他邦国的德意志人常常会悄悄告知英军战壕,说自己并非来自普鲁士,或是提到哪些部队即将被普鲁士部队接管防线,好让对面的英军给普鲁士人“找不痛快”、杀杀威风。

至于其他邦国,符腾堡兵以认真勤勉著称,对坚守蒂耶普瓦勒附近地段(包括著名的施瓦本堡垒)抱有强烈的自豪感。7月1日那天,英军便在符腾堡人手上吃了大亏(当然在其他地段吃的亏也不小)。

“黑发的巴伐利亚人”并不算富有攻击性,但在防御中表现出极强的凝聚力与意志,且能发起坚决反击。

总体而言,“最和气”的德国兵要数萨克森兵 ,但这当中也存在明显地域差异:由该王国农村兵员组成的第40师始终较为稳定,而来自王国西部工业区的第24师则因社民党影响较大,士气也较为低落。

当然,以上还都是有德国认同的德意志人,至于波兰人和阿尔萨斯-洛林人,那就不用多说了。

来源:古斯塔夫rea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