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时候的张莉根本没想过要演戏。她陪朋友去成都的招待所试镜,安安静静坐在走廊长椅上等着。选角导演一眼就注意到这个姑娘——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活脱脱从曹雪芹笔下走出来的大家闺秀。工作人员主动上前询问她是否愿意试镜,她连忙摆手说只是来陪朋友的。
演员欧阳奋强坐在采访镜头前,笑着回忆起《红楼梦》剧组旧事。他说当年组里最吸引人的不是林黛玉陈晓旭,而是薛宝钗张莉。许多男孩子都偷偷喜欢她,包括他自己。
那时候的张莉根本没想过要演戏。她陪朋友去成都的招待所试镜,安安静静坐在走廊长椅上等着。选角导演一眼就注意到这个姑娘——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活脱脱从曹雪芹笔下走出来的大家闺秀。工作人员主动上前询问她是否愿意试镜,她连忙摆手说只是来陪朋友的。
而另一头的陈晓旭,却是自己带着推荐信和诗作,辗转找到剧组下榻处的。她从小读《红楼梦》,对林黛玉的理解远超同龄人。见到王扶林导演时,她坚定地说:“我就是林黛玉。如果让我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女孩。”
张莉进了剧组后,始终觉得自己只是个业余爱好者。她最初申报的角色是丫鬟,觉得能有一两句台词就心满意足。直到定妆照出来,看着镜中那个穿着藕荷色袄子、头戴金钗的自己,她才恍惚意识到可能要演重要角色。
王扶林导演后来在采访中提到,薛宝钗的人选一直悬而未决。直到某天在剧组宿舍楼道里遇见张莉,她正端着洗脸盆往外走,未施粉黛的脸上透着天然的贵气。王导当场拍板:“薛宝钗就是你了。”
陈晓旭为角色做足了功课。她写人物小传,分析每场戏的心理状态,甚至模仿黛玉的咳嗽声。有场戏需要她扛着花锄葬花,她提前半个月就开始练习肩挑重物的走路姿态。而同期的张莉还在担心自己四川口音的问题,每天对着墙角练绕口令。
剧组聚餐时,姑娘们的状态也很不同。陈晓旭总是安静地坐在角落,偶尔说出的话都带着哲思。张莉则被大家称作“开心果”,她会讲笑话调节气氛,还会帮其他演员对词。欧阳奋强说,有次张莉帮他对宝钗的台词,说着说着自己先笑场了,连忙道歉说“我还是适合当丫鬟”。
拍摄“宝黛共读西厢”时,陈晓旭能准确说出这场戏在原著第几回,甚至记得前后文的关联。而张莉在拍“宝钗扑蝶”前,特意去找红学家请教:为什么薛宝钗听到丫鬟私会话要假装找林黛玉?这个细节她琢磨了好几天。
有场戏需要薛宝钗规劝宝玉进取功名,张莉总是说得太过温柔。导演喊停多次后,陈晓旭悄悄对她说:“宝钗这时候不是真的关心功名,是在试探宝玉的心意。”这句话让张莉恍然大悟。
剧组里有人开玩笑说,她俩就像真的钗黛一样:一个心思缜密,一个浑然天成。化妆师记得,给陈晓旭化妆要格外小心,她会对眉形提出具体建议。而张莉总是笑着说“您看着办就行”。
拍摄中期,张莉突然找到导演要求重拍之前的某些镜头。她说现在真正理解了薛宝钗——这个女孩不是心机深沉,而是早熟懂事。家族兴衰让她不得不学会周全处事,其实心里比谁都渴望真情。
三年拍摄期间,两个姑娘都住在集体宿舍。陈晓旭床头总是放着《红楼梦》不同版本和评论集,书页间夹着密密麻麻的纸条。张莉的床头则摆着家人照片和朋友们寄来的明信片,偶尔能看到几本翻旧了的表演教材。
欧阳奋强说,有次拍完“黛玉焚稿”的夜戏,全组人都沉浸在悲伤中。突然看见张莉端着热姜汤跑来,一个个递给工作人员。那一刻她不像戏里的薛宝钗,倒像是现实中的温暖姐姐。
1987年电视剧播出后,观众们都惊叹演员与角色的高度契合。很少有人知道,陈晓旭为黛玉这个角色准备了十几年,而张莉是在三年拍摄过程中慢慢成为薛宝钗的。
剧组解散那天,姑娘们抱在一起哭成泪人。张莉拉着陈晓旭的手说:“以后你就是我的林妹妹了。”陈晓旭笑着回她:“宝姐姐也要照顾好自己。”
来源:辰东小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