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重症医学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创伤重症救治能力,9月24日,由牡丹江市医学会主办、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承办的“2025年牡丹江市重症质量提升和创伤重症诊疗规范学术研讨会暨牡丹江市医学会创伤重症分会年会”在市二院顺利召开。牡丹江市医学会会长高广平、牡丹江市
为深化重症医学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创伤重症救治能力,9月24日,由牡丹江市医学会主办、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承办的“2025年牡丹江市重症质量提升和创伤重症诊疗规范学术研讨会暨牡丹江市医学会创伤重症分会年会”在市二院顺利召开。牡丹江市医学会会长高广平、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淑杰出席会议,来自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120余名重症医学专家、医护骨干及多学科代表齐聚一堂,共谋重症医学发展。
紧扣临床需求,聚焦重症医学前沿
本次研讨会以“提升重症质量·规范创伤诊疗”为主题,围绕重症医学医疗质量管理、创伤后多器官功能支持、感染控制、ECMO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为推动牡丹江市重症医学的规范化、同质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进一步提高区域危急重症救治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权威专家云集,分享内容实用性强
会议特别邀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四位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授课,教授讲者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呈现了紧扣临床实际的精彩内容:作为黑龙江省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副主任,康凯教授以《重症医学医疗质量管理》为题,系统阐述了重症医学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与实施策略,为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黑龙江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费东生教授围绕《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深入剖析ARDS治疗的最新进展,并结合典型病例分享呼吸支持技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杨威教授以《创伤后的感染治疗策略》从临床实际出发,全面介绍了创伤后感染的诊疗规范,重点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孟祥林教授针对《重症创伤患者的ECMO治疗》,凭借其在美国NIH的科研背景及丰富的ECMO临床应用经验,生动讲解ECMO在重症创伤患者中的适应症、技术要点及疗效评估。互动环节气氛热烈,为与会者提供了充分的交流与学习机会。
联合查房指导,促进理论实践交融
本次会议内容充实、务实高效,不仅注重理论传播,更强调实战应用。四位专家在专题讲座后深入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开展联合查房,结合重症创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临床病例,进行床边教学和诊疗指导:康凯教授指出,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在于全过程、多细节的精准把控;费东生教授现场演示了呼吸机参数个体化调整的策略;杨威教授就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出针对性建议;孟祥林教授则结合病例讲解ECMO患者的筛选标准和管理流程。查房活动实现了从学术到临床的无缝衔接,显著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实战能力。
此次会议为牡丹江市重症医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全覆盖的交流平台。通过专家授课、多学科讨论、联合查房等形式,进一步推动了区域重症医学的规范化进程,深化了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共识,为构建更加高效、专业的区域重症救治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以此为契机,牡丹江市重症医学的整体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为牡丹江广大危重患者保驾护航!
❃素材来源:重症医学科
❃图文制作:宣传科
❃一级审稿:曹 宇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