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睛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感官系统,大脑获取的信息中超过 90% 来源于眼睛,而高效获取信息需要多种视觉技能协同支撑,其中灵活、准确的眼球运动能力尤为关键 —— 它能帮助眼睛对准不同方向的物体。
眼睛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感官系统,大脑获取的信息中超过 90% 来源于眼睛,而高效获取信息需要多种视觉技能协同支撑,其中灵活、准确的眼球运动能力尤为关键 —— 它能帮助眼睛对准不同方向的物体。
但这类基础视觉技能往往容易出现问题,多数学龄儿童、青少年会受 “眼球运动障碍” 困扰,进而导致注意力差、多动、学习效率低等问题,许多教师和家长因不了解这一情况,常给孩子贴上 “笨”“不够专心” 的标签。
其实, “眼球运动障碍” 是阅读障碍患者的高频伴随问题。今天希小玛就给大家来科普一下。
阅读障碍的表现、成因及核心属性
阅读障碍,又称失读症、难语症,是一种常见的学习障碍。有阅读障碍的人,通常视觉方面与常人不同,智力也与一般人无差别,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却与常人存在较大差距;当一个人的阅读困难无法通过智力缺陷、不当教育或视觉障碍等感知问题解释时,通常会被诊断为阅读障碍。
除此之外,阅读障碍的主要表现还包括阅读速度慢、理解困难、字词识别错误(如跳字、漏字、颠倒字母)等。
从成因与核心属性来看,阅读障碍的发病与多个基因相关,既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与环境因素有关,且阅读本身是一项与社会生态密切相关的活动。
需特别强调的是,阅读障碍的核心并非智力问题,而是与视觉、听觉、语言处理等认知功能密切相关;通过及时干预和科学训练,可有效改善其症状,帮助患者提升阅读能力与自信心。
阅读障碍与眼球运动障碍的密切关联
▶58% 的学习障碍儿童(含阅读障碍),即使视力达 20/20(即 1.0),仍存在抄写困难或无法按指示抄写黑板内容;
▶80% 的阅读障碍患者存在明确视觉功能异常;
▶78% 的阅读 / 学习障碍患者存在眼球运动欠佳问题 —— 表现为阅读时双眼无法平滑、有效跟随文字移动;
▶63% 的阅读 / 学习障碍患者存在双眼协调功能缺陷,无法协同聚焦于文字。
此类视觉问题易被误解为 “不专心”“笨”,导致教师、家长对患者的认知偏差,错过早期干预时机。
阅读障碍患者必做的眼科专项检查
为精准定位视觉功能缺陷,需优先完成以下眼科专项检查,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
1
眼球运动功能评估方法:
方法:通过追踪笔尖、光点等移动目标,观察眼球 “左右 / 上下运动” 的流畅度与精准度。
核心判断:是否存在 “眼跳过度”“追踪中断” 等异常 ,此类问题会直接导致阅读时 “漏字”“重复读”。
2
双眼协调与调节功能检查
集合功能:通过 “近点集合测试”(如注视逐渐靠近鼻尖的手指),评估双眼向内聚焦能力;若集合不足,阅读时会出现 “文字重影”。
调节幅度:检测眼睛快速切换 “远 / 近焦点” 的能力;若调节滞后,会引发阅读后眼疲劳、字迹模糊。
3
眼底与屈光检查方法
方法:通过散瞳验光明确真实屈光度数(如近视、散光、屈光参差)。
目的:排除弱视、先天性眼底病变(如黄斑发育异常)等器质性问题,为后续光学矫正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眼科视角下的针对性视觉训练方法
基于眼科检查结果,可通过以下四类训练改善视觉功能,为阅读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1、眼球运动精准化训练
▶追视训练:
使用可移动目标(如彩色小球、LED光点),引导患者眼球按“水平→垂直→Z形”轨迹追踪,每日10分钟,逐步提升运动速度与稳定性,改善阅读时的“扫视-注视”切换效率。
▶跳视训练:
在纸上绘制间距2-5cm的字母/数字序列(如“ABCDE”),要求患者用眼睛快速跳读并复述顺序,强化眼球在文字间的精准跳转能力,减少漏读。
▶融合训练:
使用“偏振立体图”或“同视机”,通过观看分视图像(如左眼看到猫头部、右眼看到猫身体),促使双眼将分离图像融合为完整画面,每日15分钟,提升双眼协同聚焦能力。
▶调节灵敏度训练:
交替注视“近处文字卡片”(30cm)与“远处目标”(5米外字母),每组20次,通过快速切换焦点增强睫状肌弹性,缓解阅读时的“看近模糊”问题。
▶视觉排序训练:
在网格纸上填写打乱的数字/字母(如“3 1 4 2”),要求患者按顺序连线,强化视觉信息的空间定位能力,改善阅读时文字顺序颠倒(如“b-d”“6-9”混淆)。
▶动态视觉追踪游戏:
通过电子训练工具完成“捕捉移动目标”“路径规划”等任务,提升视觉注意力与信息处理速度,间接优化阅读流畅度。
▶光学矫正:
针对散光、屈光参差患者,佩戴定制眼镜或硬性角膜接触镜(RGP),确保视网膜成像清晰,为训练奠定基础。
▶阅读辅助设备:
使用“彩色滤光片”(如蓝色、黄色镜片)减轻视觉疲劳,或通过“文字放大软件”调整字体大小、行间距,降低阅读负荷。
眼科干预的临床效果与专业注意事项
1
关键改善指标
短期(1-3 个月):眼球追踪流畅度提升 30% 以上,阅读时眼痛、流泪等眼疲劳症状明显减轻。
长期(6-12 个月):阅读速度平均提高 20-40 字 / 分钟,阅读理解正确率提升 15%-25%,对 “视觉型阅读障碍” 患者效果尤为显著。
2
专业指导原则
个性化方案:需由眼科医生或视光师根据检查结果制定训练计划(如 “集合不足者” 侧重融合训练,“调节滞后者” 加强调节灵敏度训练)。
联合干预:视觉训练需与语言认知训练结合,避免单一训练局限(如同步开展语音解码、阅读理解策略训练)。
定期复查:每 2-3 个月进行眼功能复查,动态调整训练强度;需特别注意:眼压高者需避免过度调节训练,防止风险。
3
眼底与屈光检查方法
当然,除了针对性视觉训练方法,还可以通过语言与阅读技能训练、辅助治疗与行为干预来改善,希小玛下篇再和大家详细科普。
广州希玛眼科新媒体部门 出品
来源:广州希玛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