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非标定制难度大、仿真验证门槛高、小微场景应用推进缓慢等问题逐渐凸显。如何真正打通这些瓶颈,让智能技术更广泛、更高效地服务于各行各业?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课题。
当前,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非标定制难度大、仿真验证门槛高、小微场景应用推进缓慢等问题逐渐凸显。如何真正打通这些瓶颈,让智能技术更广泛、更高效地服务于各行各业?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课题。
作为全球领先的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关节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康机器人提出了以“开放”为核心的应对思路,并于近日重磅发布了控制器集成套件、PlantMirror(磐镜)工业仿真软件以及EasyAMR轻量化机器人系统三款生态产品,以期通过构建一个开放、协同、易用的技术生态,推动智能物流的规模化普及与深化应用。
作者:赵皎云
一
谋局“开放”战略
海康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是面向全球的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关节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以“智慧融合 眼脚手协同”为战略核心,构建了涵盖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和关节机器人三大板块的业务体系,并通过持续精进感知、决策、协同与执行四层技术能力,以“硬件融合+算法重构”的视控一体方案,实现感知-决策-执行闭环,高效响应客户需求。
近年来,海康机器人敏锐洞察市场对智能化解决方案日益多元且深入的需求变化趋势,在软件开放架构领域持续发力。
2022年,海康机器人创新性地推出基于“二开”理念的软件开放架构,首次将流程引擎引入其中,开发出可二次编排调度的场景机器人控制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快速适配不同行业的搬运场景,还能灵活实现不同形态机器人的混合调度,极大提升了物流搬运的柔性与效率。同时,基于4个开放组件与3个资源库,推出适配N个行业的仓储管理系统,有效化解不同行业的业务差异难题,充分满足企业后续业务发展变化的需求。经过几年的实践验证,这一开放架构成效显著,大幅降低了软件定制率,显著提升了交付效率,使得更多具备能力的生态厂商能够独立完成不同行业的项目交付,有力推动了行业的生态化发展,也更加坚定了海康机器人走“开放”路线的决心。
然而,海康机器人与合作伙伴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挑战:大量的项目往往都存在着非标需求。一条量身定制的生产线、一个需要搬运超重物料的铸造车间、一个需要和复杂机械臂精准配合的装配台……这些,是现有标准化产品难以完全覆盖的领域。
为此,海康机器人积极展开战略布局,此次发布的三款新品正是其应对物流非标自动化领域需求差异大,方案设计难,部署门槛高等多项挑战的重要成果,旨在构建一个更具开放性与赋能能力的“智慧中枢”,重塑物流自动化运作模式,打造覆盖规划、落地与执行全流程的生态体系,从而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二
三大生态型产品的技术内核与差异化优势
海康机器人此次发布的三大产品,并非简单的功能迭代,而是从控制层、仿真层到执行层的系统性开放。
1. 控制器集成套件:构建稳定、协同的“开放数字底盘”
技术内核:其核心在于将海康机器人多年积累的全系列AMR底盘运动控制算法与多模态融合导航技术模块化、平台化。它不仅仅是一个硬件,更是一个高度实时、精确的“运动控制大脑”。其技术先进性体现在:
①导航兼容性:同时支持传统的二维码、激光SLAM与自研的下视VSLAM(视觉SLAM)导航,后者通过识别地面纹理进行定位,解决了在反射地面、动态障碍物等复杂环境下“看不清”的行业难题,确保了极端工况下的稳定性。
②硬件集成度:内置工业级交换机,并集成WiFi、CAN、RS485等多种工业通信总线,相当于为AMR提供了标准化的“神经中枢”。
差异化优势:
①对生态伙伴:极大降低行业场景定制化车型开发门槛。合作伙伴无需从零开始攻克底层运动控制和复杂导航算法,可直接利用这个经过CE认证的“数字底盘”,专注于上层业务逻辑(如机械臂协同、定制化载具)的开发与集成,实现可视化验证,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②对终端用户:实现“百花齐放”的车型选择。开放的协议支持(CANOpen/Modbus)和IO扩展能力,使得接入不同品牌的外设和传感器成为可能,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更灵活、更具性价比的非标AMR解决方案,而非被锁定在单一封闭体系内。
2. PlantMirror(磐镜):打造“零代码、高保真”的工业元宇宙入口
技术内核:这是一款基于海康机器人深厚工业实践经验重构的3D集成物流仿真软件。其技术内核是一个强大的智能仿真引擎,能够对包含移动机器人、物流输送线、生产线布局及人机工程在内的复杂系统进行精准的数字孪生与模拟运算。
差异化优势:
① 颠覆传统仿真模式:与传统仿真软件需要专业编程和长时间学习不同 ,磐镜主打 “零代码、高易用” 。它极大地降低了使用门槛,让集成商甚至终端客户的工艺工程师都能亲自上手,进行快速建模与方案验证,将原本数周甚至数月的仿真设计周期压缩到几天。
②源于实践,赋能实践:其模型和算法并非纯理论构建,而是源于海康在汽车、光伏、3C等行业落地的大量真实项目库。这意味着其仿真结果更具实际参考价值,能有效规避方案设计中潜在的瓶颈与风险,真正成为系统级创新的“试金石”。
3. EasyAMR:定义“开箱即用”的轻量化自动化范式
技术内核:EasyAMR的本质是一次彻底的软硬件深度集成革命。它将独立的机器人调度系统(RCS)、地图构建与业务逻辑等功能,全部封装到一个高度优化的硬件系统中,并通过一个轻便的PAD终端提供统一的交互界面。
差异化优势:
①精准锚定增量市场:它并非与高性能AMR竞争,而是精准切入被传统自动化忽略的广大小微工厂市场。通过极致的简化,解决了该市场“无人会用、无钱部署、无力维护”的核心痛点。
② 重新定义部署体验:用户拿到的是一个完整的“自动化产品”,而非需要集成的“零部件”。通过PAD终端,可实现一键组网、实时建图与路径自动生成,内置的标准化业务场景库和动画演示,让非专业用户也能像操作智能手机一样,轻松完成流程定制与调试,真正实现了“小时级”部署和“远程化运维”。
三
从“工具提供商”到“生态构建者”
根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中国AMR市场在过去十年间,尤其是近五年,经历了从萌芽、爆发到逐步成熟的快速演变。在这一进程中,AMR产业生态正迈入开放化、协同化与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对企业的综合生态构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行业先行者,海康机器人自2014年全面布局机器视觉领域以来,便以核心产品为战略支点,持续探索从“工具输出”向“生态赋能”的转型路径。其打造的VM算法开发平台,不仅提供全面的视觉算法工具,更以开放架构打通设备接口、开发环境和部署流程,显著降低多源设备协同的定制成本与技术门槛,帮助客户摆脱碎片化项目实施,构建可复用、可扩展的视觉应用体系。
VM平台的核心优势体现了海康机器人在生态级构建方面的系统能力:
开发模式灵活:支持图形化界面快速搭建方案,提供SDK二次开发接口和算子扩展机制;
算法工具丰富:涵盖千余个自研图像处理算子,并集成高性能深度学习算法;
性能高效优化:核心算法支持高速应用场景,小样本AI技术大幅简化训练流程;
易用与扩展性兼备:通过图形化界面降低使用门槛,广泛兼容多种图像采集设备;
多行业应用验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物流自动化、机器人视觉引导等场景。
该平台的技术实力与生态价值获行业高度认可,2021年荣获VSDC创新奖金奖,2025年开发团队被评为“智能制造行业年度创新团队”。GGII数据显示,2024年VM平台以销量第一领跑国产视觉算法软件市场。
目前,VM平台已深入3C电子、锂电、汽车等十余个行业,覆盖超百种应用场景,并与长安汽车等头部客户建立“用户-研发”双向反馈机制,共同推动产品从“可用”到“好用”的持续进化。更重要的是,VM以模块化架构和开放API为依托,构建了深度协同的生态体系:与300余所高校合作推进产业人才培养,并吸引200余家生态伙伴基于平台开发创新应用,在食品包装、物流分拣等细分领域形成良性创新循环。
VM平台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海康机器人实现了从视觉算法“工具提供商”到行业生态“系统构建者”的关键转型,也为其在AMR领域的战略延伸提供了可复用的路径——通过平台化架构、开放合作和协同创新,推动移动机器人生态向更开放、高效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四
“开放”的机遇与挑战
有业内人士指出,海康机器人此次的开放战略,体现了其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判——行业竞争正从单一技术维度的较量,逐步演变为生态体系构建与产业协同能力的全面竞争。然而,通往生态共赢的道路上,既充满机遇,也遍布挑战。
机遇:生态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0 1
应对复杂场景的必然选择: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自动化需求日益碎片化、非标化,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独立满足所有场景。一个繁荣的生态能集众智、聚众力,通过无数合作伙伴触达并解决海量的长尾需求,共同做大市场蛋糕。
0 2
加速技术普及与标准化:开放平台和接口能降低行业整体门槛,吸引更多开发者、集成商和设备商涌入,加速AMR技术的普及应用,并有望在实践推动下,形成行业公认的事实标准,减少内耗,提升产业链效率。
0 3
从“产品价值”到“生态价值”:从“产品价值”到“生态价值”。未来的利润来源将从单一的硬件销售,转向提供持续的服务、解决方案和生态赋能。谁构建了最具活力的生态,谁就掌握了行业的话语权和价值分配权。
挑战:开放之路并非坦途
0 1
技术挑战:标准统一与兼容性。要保证开放API接口,有效对接不同品牌、类型的硬件设备,且构建能让众多生态伙伴遵循的标准框架,需投入大量技术资源并持续迭代。
0 2
安全挑战:生态下的风险管控。开放意味着系统复杂度的指数级增长。任何一个第三方模块的安全漏洞,都可能危及整个系统的稳定与数据安全。而构建一套覆盖生态全流程的安全认证、监控与应急响应机制,需投入大量的专业技术资源与研发精力。
0 3
商业挑战:利益平衡与生态博弈:构建公平、透明、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与良性竞争规则体系,是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与长期繁荣发展的核心要素,这需要持续投入充分的战略资源与专业管理精力。
五
海康机器人构建多维度生态护城河
面对上述挑战,海康机器人多年来在产品、技术、行业、伙伴、人才等多个维度构建的体系,正逐步转化为其应对生态竞争的核心能力。
在产品层面,海康机器人构建了覆盖潜伏、叉取、料箱、移载、重载与复合六大系列的移动机器人产品线,凭借全自研硬件体系与组件化软件架构,形成适配多场景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其硬件关键部件全部自主研发,实现高度集成与性能优化,负载范围覆盖10kg至10T,具备360°安全防护与长续航能力,支持大规模集群调度。软件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涵盖从仿真、智能仓储管理系统(iWMS)、物料管理系统(MCS)到机器人控制系统(RCS)的全流程,支持图形化编排与AI算法融合,具备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
在技术层面,海康机器人通过提供标准化SDK/API、分级认证体系及AMR核心控制器等模块化工具,有效降低生态伙伴的开发门槛与试错成本,输出统一且可靠的开发范式。
在行业层面,海康机器人与长安汽车、华润医药等龙头企业,共建创新实验室、实践创新技术方案
在合作伙伴层面,超过300家认证合作伙伴构成覆盖全国的服务与供应链网络,从技术联结升级为可持续的价值联结,增强了客户的信任与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在人才储备方面,通过校企合作等产教融合机制,海康机器人不仅在现阶段吸引专业人才,更在高校中培育其技术标准与生态理念的潜在参与者,为生态的长期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无疑,移动机器人未来的竞争,本质将是生态与生态之间的高阶博弈。海康机器人此次发布三大生态产品,正是其生态战略的关键落子——通过将硬件、算法与行业实践中的领先优势,转化为平台化、标准化的开放能力,力图在日趋复杂的竞争格局中,构建起难以撼动的生态优势,从而在这场以协同和连接为核心的新一代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 物流技术与应用 ————
编辑排版:王茜
本文由新媒体整理编辑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
广告宣传
来源:我可能会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