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巡查组突袭!6类“红线问题”重点查 医护避开 患者必看这几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4:43 1

摘要:全国新一轮医院巡查正有序推进,截至2024年6月,已有海南、四川、河北等13个省份启动相关工作,按照《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要求,所有巡查任务将在2026年10月底前完成 。不同于以往,本轮巡查将党建、行风、运营三大领域细化为多项具体

全国新一轮医院巡查正有序推进,截至2024年6月,已有海南、四川、河北等13个省份启动相关工作,按照《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要求,所有巡查任务将在2026年10月底前完成 。不同于以往,本轮巡查将党建、行风、运营三大领域细化为多项具体指标,其中6类问题被明确列为核查重点。对于医护人员而言,这是规范执业的明确指引;对于患者来说,也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参考。

一、党建引领:医院治理的“根”与“魂”

党建工作是本轮医院巡查的首要内容,核心在于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巡查组会重点核查医院党委是否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在重大事项决策中是否坚持民主集中制,比如医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重要人事任免等关键环节,是否有完整的议事决策记录 。

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也是核查关键。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定期轮岗制度的落实情况被纳入必查清单,像药品采购、设备管理、基建项目等廉政风险较高的岗位,是否按规定完成轮岗交接,轮岗记录是否完整规范,都将逐一核查 。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年度考核的挂钩情况,同样是巡查关注的重点,这直接关系到党建工作成效能否转化为医院治理效能。

对医护人员而言,需主动参与党组织开展的政治学习和警示教育,特别是涉及医疗卫生行业政策法规的培训内容,要做到入脑入心。医院会通过“三会一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强化政策传达,相关参与记录将作为巡查佐证材料。

二、行风建设:守住廉洁执业底线

行业作风建设始终是医院巡查的重中之重,本轮巡查明确围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九项准则”落实等开展核查 。其中,“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廉洁风险防控是核心,巡查组会重点查看是否建立覆盖药品耗材采购、大型设备购置、基建项目等关键节点的监测预警体系。

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规范被细化为多项指标:是否存在利用职业身份参与医药广告制作、“直播带货”等变相广告行为;学术交流活动是否合规,有无利益输送嫌疑;是否严格执行廉洁从业相关规定,这些都将通过查阅资料、现场问询等方式核查 。医院是否建立违法违规典型案例通报、惩戒和整改闭环机制,也是行风建设核查的重要内容。

从实践来看,合规意识的强化离不开常态化教育。多家医院已将行风培训纳入医务人员继续教育体系,要求每年累计培训时长不低于8学时,培训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巡查组的认可。

三、运营管理:把好医院“经济账”

医院运行管理的规范性直接影响服务质量与公益性,本轮巡查从预算、资产、价格等多个维度设定了核查标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是重中之重,巡查组会核查医院是否实现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的预算管理,预算编制是否科学、执行是否严格,年度预算分析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是否完整准确 。

在资产管理方面,重点查看是否建立资产管理联动机制,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是否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更是细化到具体流程,要求医院必须建立使用点评机制和异常使用预警机制,监测分析结果需与绩效考核挂钩,这一要求在上海、海南等省份的实施方案中均有明确体现 。

医疗服务价格行为同样不容忽视。是否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内部价格行为管理规定》,是否按要求进行价格公示,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是否合规,这些内容与患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巡查中会通过比对收费清单、核查系统数据等方式进行验证。

四、医保基金:守护群众的“看病钱”

2025年全国医院医保基金检查已全面启动,本次检查实行“自查自纠+飞检”模式,要求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在2025年3月底前完成2023-2024年度医保基金使用情况排查,4月起正式进入飞行检查阶段。巡查组会重点核查九大领域,除心内科、骨科等传统高风险领域外,肿瘤、麻醉、重症医学三个新增领域成为检查焦点。

医保基金使用的合规性核查包括多个方面:是否存在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等问题;高值耗材使用是否与诊疗需求匹配,像心血管介入导丝等耗材的使用数量是否与病历记录一致;是否优先使用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落实药品采购“两票制”政策。2024年全国医保系统共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这一数据也从侧面反映出基金监管的严格程度。

医护人员在医保相关工作中需格外注意,诊疗过程中要规范记录病历,确保医保报销项目与诊疗行为相符;对患者的医保政策告知要全面准确,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违规风险。

五、医疗质量:安全底线不容突破

2025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监测指标(2025年版)》,明确35项量化指标,覆盖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成为本轮巡查的重要依据。巡查组会通过数据核查、现场督查等方式,验证这些制度的落实成效。

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的执行情况是核查重点,“患者入院8小时内查房率”“急会诊10分钟到位率”等指标有了明确量化标准。手术管理更是从术前评估、术中核查到术后随访形成全链条检查,四级手术患者和疑难危重患者的查房记录、术前讨论记录等均需逐一核查 。

医院感染管理和医疗文书规范也被列为必查内容。是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一次性医疗器械是否按规定处置,病历书写是否及时完整,电子病历复制粘贴是否导致记录错误,这些细节都直接关系到巡查评价结果。2025年6月启动的全国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更是与巡查工作形成合力,推动医疗机构落实主体责任。

六、患者权益:医疗服务的“落脚点”

患者权益保障情况直接体现医院的公益性,本轮巡查从服务质量、隐私保护、投诉处理等多个维度设定了核查标准。在服务公益性方面,重点查看医院是否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是否开展义诊、医疗服务下乡等公益性活动,中医医院还会核查“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惠民便民活动落实情况 。

患者隐私保护成为新增核查重点。巡查组会检查诊室、病房、检查室等重点场所的隐私保护设施是否完善,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违规留存、传播患者病历信息等行为,电子病历系统的信息查阅权限管理是否严格,有无无关人员随意查阅的情况 。

投诉处理机制的有效性也被纳入评价体系。医院是否建立“接诉即办”制度,群众投诉举报问题的处理流程是否规范,整改结果是否及时反馈,这些都将通过查阅投诉台账、回访投诉人等方式进行验证。

医护人员合规指南:远离红线的3个关键

1. 制度学习要“实”:主动参与医院组织的政策培训,重点掌握《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等内容,特别是2025年新出台的35项医疗质量监测指标,要做到了然于胸。

2. 执业行为要“规”:严格按照诊疗规范开展工作,规范书写病历,合理使用药品耗材,避免出现超范围执业、违规操作等问题。涉及医保报销的诊疗行为,要确保记录真实、项目合规。

3. 廉洁意识要“强”:在药品采购、设备使用、学术交流等环节守住底线,不触碰利益输送的红线。遇到合规性疑问及时向医院纪检部门或质控部门咨询。

患者监督要点:维护权益的4个方向

1. 关注诊疗规范性:就诊时留意医务人员是否按规定开展查房、会诊等工作,手术前是否充分告知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药品耗材的使用情况是否在病历中明确记录。

2. 核查收费合理性:结算时对照费用清单,查看是否有重复收费、不明收费项目,可要求医院解释收费依据,发现问题及时向物价管理部门反映。

3. 重视隐私保护:在诊室、检查室等场所,如发现隐私保护不到位的情况,可向医院投诉。如需查阅病历,按规定流程申请,确认个人信息未被违规泄露。

4. 善用投诉渠道:遇到就医问题可通过医院公示的投诉电话、意见箱反馈,也可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投诉。记住2025年医保百日行动期间开通的专项举报渠道,发现医保违规行为及时反映。

本轮医院巡查以“以查促改、查改结合”为原则,并非单纯的问题排查,更重要的是推动医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已完成巡查的医院情况来看,通过巡查整改,医疗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患者满意度平均提升12%,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高8% 。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合规执业是职业发展的基石;对于患者来说,主动监督是维护权益的保障。这场覆盖全国的医院“体检”,最终将推动医疗服务质量实现新的提升。

#医院巡查进行时 #医疗质量安全 #医保基金规范 #医护执业指南 #患者权益保障

来源:懂点健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