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充满了刚烈与破碎感的角色,数十年來,吸引了无数女星前来挑战。然而,同样是“白发魔女”,呈现出的效果,却是天差地别。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对这13个版本,进行一次最详尽的盘点。
“白发魔女”练霓裳,是梁羽生先生笔下,最为传奇,也最为悲情的女性角色。她容色绝世,嫉恶如仇,因一场背叛,一夜青丝变白雪。
这个充满了刚烈与破碎感的角色,数十年來,吸引了无数女星前来挑战。然而,同样是“白发魔女”,呈现出的效果,却是天差地别。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对这13个版本,进行一次最详尽的盘点。
版本定位:早期探索的“正统侠女”
作为最早期的电影版本之一,鲍起静老师的这一版练霓裳,在表演上,更侧重于角色“侠”的一面,而非“魔”的一面。出演时31岁的鲍起静,脸颊饱满,眼神坚定,充满了十足的东方美。
她的打戏,柔中带刚,自然流畅,成功地将练霓裳作为绿林领袖,那份嫉恶如仇、充满正义感的侠女风骨,演绎得相当到位。然而,这一版的硬伤,主要出在剧情的改编上。电影从一开始,就让练霓裳以“白发魔女”的形象示人,理由是为了不让凡夫俗子窥见自己的绝世容颜。
这个设定,虽然有其逻辑,却极大地削弱了原著中最核心的戏剧冲突——“为情所伤,一夜白头”。那份从极致的爱,到极致的恨,从青丝到白发的视觉与情感冲击力,因此荡然无存。
不过,这部电影在戏外,却成就了一段佳话。饰演练霓裳的鲍起静,与饰演卓一航的方平,在合作后不久便结为夫妻,相守至今,也算是弥补了片中那对苦命鸳鸯的遗憾。
版本定位:“天马行空”的魔改仙女
潘迎紫的这一版,严格来说,已经不能算是《白发魔女传》的改编了。在当年《神雕侠侣》大热之后,制作方趁热打铁,为其量身打造了这部《神州侠侣》。虽然蓝本是“白发魔女”,但人名、剧情都进行了天马行空的魔改。
练霓裳,变成了雪魔派公主“萧玉雪”。出演时已经38岁的潘迎紫,凭借其惊人的“不老容颜”,依旧将角色演绎得仙气飘飘。在当年梦幻唯美的羽毛造型衬托下,她饰演的萧玉雪,气质冰冷,身份尊贵,充满了“仙女”的气质。
然而,也正因如此,这个版本,与原著中那个狠辣、决绝的“玉罗刹”,相去甚远。潘迎紫的表演,清纯柔美有余,但霸气与邪魅不足,即便是头发全白,也丝毫没有“魔女”的影子。这更像是一部披着“白发魔女”外衣的、全新的原创仙侠言情剧。
版本定位:气质贴合但制作粗糙的“英气”魔女
作为当年亚视的当家花旦,28岁的魏秋桦,其个人气质,与练霓裳其实相当贴合。她的长相,英气与柔美兼具,眉形锋利,眼神上挑,自带一股倔强与疏离感,非常适合绿林侠女的设定。
她的演技,也充满了张力,对于亦正亦邪角色的塑造,向来得心应手。然而,这一版的成功,却被当时亚视粗糙的制作所拖累。首先是妆造,前期的侠女发型,设计得过于累赘,显得杂乱无章。而后期白发魔女的造型,那顶肉眼可见的廉价假发,发质毛躁,头顶更是被扎得像个“扫把”,毫无美感可言。
其次,是剧情的改编,加入了过多的江湖阴谋线,却缩减了练霓裳白发后的戏份,未能充分展现出她“由爱入魔”的极端转变。可以说,这是一个演员与角色高度契合,却最终被糟糕的制作所耽误的、令人惋惜的版本。
版本定位:无法被超越的“霸气”魔女本尊
林青霞的练霓裳,是所有版本中,**“魔性”与“霸气”**最足的一版,也是无数影迷心中的“封神”之作。出演时39岁的她,早已褪去了少女的青涩,眉宇间全是东方不败式的英气。
她饰演的练霓裳,神秘、妖媚,不怒自威,一出场,就奠定了“玉罗刹”的绝对气场。而她最“封神”的瞬间,无疑是那场“一夜白头”的戏。被卓一航(张国荣 饰)当众刺伤后,她那痛苦、绝望、不敢置信的眼神,以及在魔性大发中青丝尽变的画面,将“万念俱灰,心丧若死”八个字,进行了最完美的具象化呈现。
尽管这部电影对原著“魔改”严重,但在林青霞与张国荣的完美演绎下,它成为 了武侠电影史上,一座关于“极致浪漫”与“极致悲剧”的丰碑。她的练霓裳,定义了什么叫“霸气外露”。
版本定位:颜值巅峰的“明媚娇憨”少女罗刹
蔡少芬版的练霓裳,最动人的,是那份独一无二的“少女感”。出演时年仅21岁的她,正值颜值巅峰,满脸的胶原蛋白,一双杏仁眼明亮动人。
她演绎的练霓裳,在遇到卓一航之初,并非一个令人畏惧的“女魔头”,而是一个充满了明媚娇憨之气、对爱情充满向往的少女。
她将练霓裳豪迈直爽、敢爱敢恨的性格,诠释得淋漓尽致。也正因前期的她有多么明媚,后期在经历背叛、心灰意冷后 的那份决绝,才显得愈发令人心疼。
无线在选角上的眼光堪称独到,蔡少芬与何宝生的组合,无论是外形还是表演,都相得益彰。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当年TVB的制作经费有限,白发后的假发套,質感略顯粗糙。
版本定位:最惊艳的“跨界”魔女
这是一个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版本。在郑少秋主演的古龙武侠剧《香帅传奇》中,编剧脑洞大开,竟将梁羽生笔下的“练霓裳”,写入了楚留香的世界,并让她对楚留香上演了一段无疾而终的单恋。
尽管剧情离谱,但孟庭丽的演绎,却着实惊艳。29岁的她,长相明艳大气,气质妖冶迷人。她饰演的练霓裳,集邪气、魅惑、霸气于一身,既有劫富济贫的侠义,又有为爱损耗功力、一夜白头的深情。
这个“跨界”而来的练霓裳,虽然脱离了原著的框架,却凭借演员独特的魅力,让人过目难忘,成为了那个年代一个非常特别的荧幕记忆。
版本定位:气场强大的“师父”版魔女
这个版本,同样是一次“融合改编”。1996年的新加坡,将梁羽生的三本小说《塞外奇侠传》、《白发魔女传》及《七剑下天山》,融合成了一部剧。黄碧仁饰演的练霓裳,在剧中,是作为女主角哈玛雅的师父登场的。
出演时27岁的她,眉眼如画,五官精致,175cm的身高,更是让她在穿上古装后,身形修长,气场强大。由于是作为“师父”出场,她的练霓裳,一登场就是一头白发,眼神倔强,表情冰冷,威慑力十足,令人不敢逼视。
虽然故事线被大幅缩减,但黄碧仁成功地演出了一个历经情伤后,心如止水的“魔女”宗师形象。
版本定位:颜值封神的“绝色”侠女
如果说林青霞演活了练霓裳的“魔”,那么蒋勤勤,则演活了她的“美”。出演该剧时,蒋勤勤正值颜值巅峰,被琼瑶赞为“轻柔似水,灵气逼人”。她10岁学习京剧、主攻“刀马旦”的功底,让她饰演起这位武功高强的侠女,显得游刃有余。
剧中,她飞天出场,顺着白绫滑翔而下的那一幕,衣袂飘飘,如梦似幻,堪称“仙女下凡”。而她白发后的造型,妆容浓艳,眼神凌厉,充满了为情所伤的悲哀与痛苦,同样美得不可方物。
尽管这版在剧情上,因过于“琼瑶式”的咆哮和削弱女主武力值而备受诟病,但单论颜值和扮相,蒋勤勤版的练霓裳,绝对是“绝色”二字的最佳代言人。
版本定位:形神兼备的“工具人”魔女
在这部由李连杰、成龙主演的、旨在向中国功夫致敬的好莱坞大片中,李冰冰饰演的“白发魔女”,虽然也叫“霓裳”,也是为情白头,但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功能性的“反派”符号而存在。
她的造型,极其华丽,银丝般的长发,搭配黑色纱裙,神秘而魅惑。李冰冰的表演,也相当到位,眼神犀利,鞭法凌厉,将一个武功高强的女魔头形象,立得稳稳的。可以说,她的版本,“形”做得非常到位,奈何电影的主角,是李连杰和成龙,她的戏份太少,角色深度不足,未能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版本定位:气质适配的“现代感”魔女
马苏的脸型偏长,颧骨较高,长相自带一股凌厉之感,与练霓裳嫉恶如仇的性格,有着天然的适配性。
这一版的制作,也相当用心,在妆造设计上,融入了流苏耳环、挑染刘海等更具现代感的元素,突出了练霓裳的明艳与洒脱。马苏的气质沉稳,打戏也极具力量感,她成功地演出了练霓裳在面对卓一航时的柔情,和气急攻心后白了头发的决绝。
然而,这部剧最大的问题,在于选角的年龄差。31岁的马苏,搭档42岁的吴奇隆,两人之间,更像是“姐弟”,缺少了那份属于初恋的悸动与CP感,让许多观众感到惋惜。
11. 范冰冰版练霓裳(2014年,电影《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版本定位:形式大于内容的“花瓶”式魔女
这可能所有版本中,口碑最差的一版。影片制作精良,造型华丽,但从头到尾,都像是在为男女主角拍摄的一部“MV大片”。范冰冰的表演,空有美艳的皮囊,却毫无角色的灵魂。
她演的练霓裳,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时刻保持着完美的妆容和楚楚可怜的姿态,完全失去了“魔女”应有的英姿与飒爽。其白发后浓重的“烟熏妆”,更是被网友群嘲为“鬼见愁”,显得刻板又浮夸。
练霓裳,首先是侠女,其次才是美女,她的美,是带刺的,是有攻击性的。而范冰冰的版本,则将这个复杂的角色,简单地处理成了一个为爱神伤的“美丽废物”。
版本定位:“网大”时代的流水线产品
近年來,随着網絡大電影的興起,“白髮魔女”這個經典IP,也未能幸免于難。张维娜主演的这一版,暴露了当下许多“网大”的通病:制作粗劣、选角敷衍、演技空洞。首先,张维娜的外形,虽然清纯,但与原著中“绝色”的设定,相去甚远。
其次,她在影片中的眼神十分空洞,无论是与男主角的感情戏,还是展现“玉罗刹”狠辣一面的戏份,都显得力不从心,未能展现出练霓裳的刚烈、决绝与深情。最后,是剧情逻辑的混乱和武打设计的水准低下。整部影片,更像是一次对经典IP的拙劣模仿和消费。
版本定位:令人一言难尽的“中年”魔女
比张维娜版晚播出三个月,黄奕的这一版,同样是一部逻辑混乱、制作粗劣的“网大”作品。剧情甚至出现了“白发魔男冒充白发魔女”、“练霓裳移情别恋”等烂俗桥段,属实一言难尽。
女扮男装,本是黄奕的舒适区,打戏也算潇洒利落。然而,出演该片时,43岁的黄奕,已是历版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人到中年,容颜和状态的下滑,是不可避免的,其眼神中,也多了一丝疲惫感,与少女练霓裳的形象,违和感极强。
这也再次证明,练霓裳,这个角色,对演员的年龄、颜值和状态,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不是谁都能演的。
来源:娱生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