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9月20日至23日,在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昌吉州党委宣传部、昌吉州文旅局及漳州、南平两个分指挥部的共同指导下,由木垒县委宣传部主办的“丝路同源·山海交响”——福建援疆邀全国书画名家“天山润见”系列活动在昌吉州木垒县成功举办。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9月20日至23日,在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昌吉州党委宣传部、昌吉州文旅局及漳州、南平两个分指挥部的共同指导下,由木垒县委宣传部主办的“丝路同源·山海交响”——福建援疆邀全国书画名家“天山润见”系列活动在昌吉州木垒县成功举办。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专家团深入天山北麓,以笔墨丹青生动绘就新疆七十年沧桑巨变,深情刻画闽疆两地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
笔墨丹青 勾勒闽疆情深
福建与新疆虽远隔千山万水,却始终心手相牵,情谊历久弥新。一批批福建援疆干部人才扎根边疆、接力奉献,两地交流合作不断结出硕果。
活动中,书画艺术家们先后走进坎儿井、胡杨林、水磨沟、马圈湾等援疆重点项目、文旅特色景区采风、写生,感受援疆取得成就,体验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在胡杨林,书画艺术家们凭借敏锐的观察和独特的艺术视角,用画笔生动勾勒出胡杨林色彩斑斓的模样,更以艺术形式诠释了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生命特性。
木垒县七十年来的发展变迁,尤其是民生领域的显著提升,也给艺术家们留下深刻印象。在福建援疆持续助力下,木垒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教育医疗条件大幅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为此,漳州市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漳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黄榕城以及漳州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蔡宝国、郑坤华、蒋孟福等艺术家联合创作了《水仙雪莲根连根》国画作品,生动诠释自2010年对口支援木垒以来,漳州市与木垒县结下了深厚情缘。
参加采风写生的艺术家们认为,木垒百姓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幅和谐美好的新画卷,是他们采风写生的生动题材。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说:“我们会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百姓生活上,通过我们的作品展现木垒在党的领导和福建援疆的帮助下繁荣发展,展现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进步的生动画面。”
基地揭牌 赋能乡村振兴
为搭建持续性的艺术交流平台,推动书画艺术在边疆扎根生长,9月22日、23日,两个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写生创作基地相继在西吉尔镇、英格堡乡揭牌。徐里表示,写生创作基地的设立,为木垒县打造了永久性的艺术交流平台。未来,基地将定期举办书画艺术交流活动,讲好“丝路同源 山海交响”援疆故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近年来,木垒县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加大文化供给。西吉尔镇深入挖掘拔廊房文化和水磨文化,成功申创国家级传统村落、国家旅游名镇。而英格堡乡也成功申创了四个国家级的传统村落和一个菜籽沟艺术家村落,获得了全国重点旅游示范乡镇、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
揭牌仪式现场,艺术家们挥毫泼墨,为当地特色民宿题写匾额、创作书画作品,以笔墨装点乡村文旅空间,提升民宿文化品位,为当地乡村旅游注入艺术活力。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民宿的文化内涵,也通过艺术赋能有效促进乡村振兴。
西吉尔镇党委书记康军说,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写生创作基地的揭牌,不仅是艺术大家对西吉尔镇文化资源的认可,更是福建援疆为推动木垒文化事业发展搭建的全新平台。“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将西吉尔镇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通过书画作品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西吉尔镇、走进西吉尔镇,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和跨越式发展,进而带动乡村振兴。”
艺术浸润 滋养心灵沃土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福建援疆注重以文化为纽带,用智力帮扶架起“山海之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闽疆两地人民的情感联系。此次邀请全国书画名家开展“天山润见”系列活动,更是将高水平的艺术资源送到基层校园,让木垒师生近距离感受书画魅力,接受美学熏陶。
活动期间,专家团来到木垒县中学高中部,开展书画艺术进校园活动。书画名家与师生们亲切交流,点评作品、传授技巧,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浓厚兴趣。木垒县中学学生肯巴提说:“能见到这么多著名的书画家,我特别激动!老师们传授了很多实用的书画技巧,让我觉得以后练习书画更有目标和方向了,也更坚定了学习书画的信心。”
当天,书画频道还向木垒县教育局捐赠书画教学课程10套,作为木垒县书画人才学习教程使用。木垒县中学党委书记何成强说:“我们的老师将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在课程中汲取艺术养分,提升教学能力;我们的学生也将以好奇之心感受书画之美,以敬畏之心传承文化之魂,让艺术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新起点,福建援疆正以文化润疆为重要抓手,续写新时代对口支援的壮丽篇章。艺术的种子已播撒于这片沃土,必将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民族团结之花。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