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一旦不见了,就真的会被大众慢慢淡忘掉;可要是另一些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走了,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有人一旦不见了,就真的会被大众慢慢淡忘掉;可要是另一些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走了,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主持深受欢迎的综艺节目《非诚勿扰》多年被誉为“天才主持人”的孟非,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人,他曾经有一段时间“悄然隐退”,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之后又让大家眼前一亮“回归舞台”,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光彩夺目的亮丽道路。
学生时代,不堪回首
南京三中的那两年成了孟非最不想提起的往事,他那会儿偏科严重,理科几乎一窍不通,倒是文科特别擅长,记忆力惊人,有时候还能秀一下才华。
那会儿孟非最盼的事儿,莫过于高二分文理,他觉得只有选文科,自己才有机会考上大学。
可偏偏现实总让人头疼,那会南京三中就只有一个文科班,进去可不容易,难度还挺大,更别说班主任那满脑子都在想怎么弄孟非,专门针对文科班的事。
听说那位老师长得挺像冯巩的,因此这事儿让孟非好多年都不愿意看春晚。
他之所以攻击孟非,主要是因为孟非在文科方面的才华让他觉得不服气。
这个“冯巩”老师啊,别的事倒不怎么在意,就是特别关心年级里的漂亮女生,尤其是那“四朵金花”。
当时,“冯巩”坚持孟非和那“四朵金花”关系挺不错,怎么说也不让他进文科班。
他对孟非的态度挺强硬的,有次孟非借了“四朵金花”之一的笔记学习,没想到“冯巩”竟然在晚上冲到孟非家里,就是为了把那本笔记拿回来。
更搞笑的是,他拒绝孟非进文科班,还有说法,他亲口告诉孟非,语文考得再好了也没用,毕竟高考看的是总分。
一句话之间,就把孟非的文科综合成绩给忽略了。
明显感受到压力,导致孟非产生了厌倦学习的感觉,自觉待不下去,于是在高三那会儿就转到了南航附中。
这次被迫转学,把孟非对文科和学习的热情都搞没了,他也变得有点颓废了。
不光学会了抽烟,还到处结交一些狐朋狗友,玩起了所谓的“江湖义气”。
这样一高,导致他高考落榜,也成为孟非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步入社会,挫折不断
高考失败算是孟非人生里头一件大事儿,那会儿成绩刚出来,他还是照常“混江湖”,可没一会儿就意识到自己和那些喝酒吃肉的好友们还是不一样。
再干了一段时间后,孟非突然明白了,他看见一个印刷厂在招人,于是带着自己的文科基础去参加了招聘考试。
这就是孟非的本事,不管当了那么长时间社会上的游手好闲,他依旧没有失去自己本来的东西。
在一帮投简历的工人中,他算得上是最有文化底蕴的那一个。
不过,他在印刷厂这地方干活也不算太长时间。到92年的时候,出了点意外,工伤把左手的两个手指卷进了轮转印刷机,压得皮开肉绽,白骨都露出来了。
他的这次工伤成了印刷厂史上头一遭,也是因为这事,厂里领导开始觉得孟非可能会变成挑动工人情绪的麻烦角色。
于是厂里的领导和车间主任联手找孟非的麻烦,后来发春节加班费的时候,他们故意扣了孟非六分之一的钱。
这事把孟非气得不行,他一天晚上跑去找车间主任,和他大吵了一架。厂里的领导也闻讯赶到,被孟非指着鼻子骂了一通。
一切事情都定下来了,孟非哧溜一声扬长而去,正式画上了他在印刷厂一年多的日子。
孟非差点又变成无业游民,多亏父母帮衬,才弄到了一份在电视台当打杂的活儿。
进电视台,成主持一哥
以前的那些事让孟非彻底明白了一点,只有自己变得够强,才能把握住人生的方向。
就算只是电视台里一名临时工,孟非也咬紧牙关,立志要坚持到底。
刚到电视台那会儿,孟非就是跑跑腿、帮帮忙,干的活儿都不是正式员工愿意做的,比如给摄像机充电、扛设备啥的。
因为孟非挺勤快的,大家都挺喜欢他,平时有啥好活儿,大家都愿意让他帮忙。
孟非一边帮着干活,一边用心琢磨着自己。
他会跟在摄影师背后琢磨拍摄技巧,也会站在剪辑师旁边观察剪辑手法,日子一天天过去,孟非也学会了不少本事。
不到一年,他就把摄像、剪辑、编辑、写稿这些活都揽了个遍,自己搞个短片出来,对他来说真的不是什么难事了。
1995年,孟非在纪录片《奔向亚特兰大》的制作里,第一次担任总摄像,还兼着撰稿、编导什么的,这部片子一出来,电视台都看出了孟非的真本事。
孟非终于迎来了台里的关注,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到了2002年,他开始担任《零距离》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一下子把这档栏目打造成了江苏地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就连他单独负责的“孟非读报”这个栏目,也取得了不错的表现,成为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分支。
不过那会儿的孟非还只在江苏一带小有名气,不能算是全国都知道的主持人,直到他接手《非诚勿扰》的时候。
节目一播出,就火遍大江南北,孟非也因此成为《非诚勿扰》的标志性人物。
当年,《新周刊》评价孟非主持《非诚勿扰》的时候,还说他“可模仿,难超越”。
《非诚勿扰》让孟非达到了事业的顶峰,但他在巅峰之后却选择了隐退。
“人间蒸发”,走上另一条路
孟非虽然一炮而红,但他并没有跟着大家的想法去不停刷存在感,反而选择了一条和成名完全不一样的路。
到2011年,孟非开始在哈佛商学院deep study,着手筹划自己未来转型的方案。
明星主持虽然看着挺光彩,但在孟非眼里,终究还是觉得有点不太实际。
名声这玩意儿,迟早会慢慢褪去。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孟非才会决定“退出”一段时间。
他从2012年起就开始筹划,慢慢把自己的商业格局一点点铺开。
他非常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经过多年的经商,搞得一帆风顺,从未遇到过翻车的情况,商业眼光可以说是非常出众。
如今,他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从当年那个为电视台打工的主持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幕后老板,除了偶尔在节目里“重新出山”一下,其他时间都用在享受生活上了。
在微博上,他基本就是个旅游达人,时不时会发些自己旅途中的点滴,9月26日这天还晒出了在抚远黑瞎子岛拍的风景照,让粉丝们大饱眼福。
照片里孟非看上去精神满满,果然是那个“快乐老孟”没错。
回头看看孟非这50多年的经历,不难发现他是那种对人生本质了如指掌、非常聪明的人。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他才有机会摆脱了名利场的喧嚣,换来了如今这般令人羡慕的惬意生活。
来源:副本Z-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