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oopsHype记者Michael Scotto曝料,波特兰开拓者给了他和布莱克·辛森训练营合同,这份合同带着Exhibit 10的条款。
《开拓者又签人了:从酒吧到训练营,他真能翻身吗?》
亚历克斯·里斯的名字最近又出现在名单上,消息来的并不花哨,但够让人好奇。
HoopsHype记者Michael Scotto曝料,波特兰开拓者给了他和布莱克·辛森训练营合同,这份合同带着Exhibit 10的条款。
Rose Garden Report的Sean Highkin补充了去向,猜测两人很可能会去开拓者的下属球队撕裂城混音报到。
不少人翻翻数据,眉头皱起,质疑声像潮水一样涌来:上赛季表现平平的家伙,为何还能被球队看上?
里斯的经历不像教科书上的天才路线。
他1999年5月出生,今年26岁,身高206厘米,体重111公斤,2021年选秀夜并没有被任何球队叫到。
随后的人生有点现实主义电影的味道:先做酒吧调酒师,再去搬家具,后来跑到欧洲的小联赛寻找机会。
在2022-23赛季,他在卢森堡为Amicale Steesel出战,那段时间他把个人能力尽量展现得明明白白,但那里的比赛水平和NBA差了几条街,外界的评价也并不夸他。
回到美国后,里斯在NBA发展联盟找到落脚点,曾为开拓者的撕裂城混音效力,表现不错的那种让人会多看一眼。
凭借G联赛的表现,他在常规赛前拿到过俄克拉荷马城雷霆的标准合同,又被裁掉。
二月份他签上了76人的双向合同,重回NBA赛场,合计为雷霆和76人出战十五场,场均上场14.4分钟,得到5.1分和3.1个篮板,投篮命中率48.1%,三分命中率36.6%,罚球命中率75%。
这些数字看着不惊艳,但也说得过去,是那种看起来“能干活但不抢眼”的数据。
把目光放到G联赛,他在32场比赛里场均出场接近三十分钟,得到15.6分、6.6个篮板、1.6个封盖,三分命中率接近39.3%,罚球85%。
这组数据说明了两件事:一是在较低水平的联赛里,他能承担更多进攻任务;二是他的外线投射对现在的内线类型来说具有吸引力。
把这些数字放在一起衡量,会得出一个直白的结论:他在发展联盟能成为得分手之一,但在NBA里还缺乏稳定站住脚的资本。
开拓者给Exhibit 10合同时,并非等于马上要让他上场争首发。
这种合同意味着球队想看一看训练营表现,做好下放到G联赛的准备,必要时给点激励钱,留住他为俱乐部体系效力。
就球队角度来说,花小钱观察一个有体格、有射程的内线,是典型的低风险押注。
对球员来说,这是一条继续站在门口敲门的路,能不能进屋,全靠训练营和接下来的G联赛表现。
从技术面拆开说,里斯的优势首先在身体。
他体重和身高组合,放在国内就是一块可以吃苦的拼命三郎。
还有三分投射,这点在现代篮球里价值被放大,39%左右的命中率在G联赛里具备诱惑力,NBA的36.6%也说明他不是那种纯靠补篮吃饭的中锋。
防守端的盖帽数据也不错,1.6个封盖说明他在禁区有一定威慑力。
短板也很明显。
对抗强度一上来,他的篮板数据没有跳出同体型球员的平均线,内线终结能力和面对高强度防守时的处理球能力还有待提升。
球商方面没有特别亮眼的地方,组织和面对夹击的应对也不够成熟。
投篮选择有时显得盲目,要把投篮效率与球队战术结合起来,还需要教练的提醒和实战习惯的养成。
球队把目光放到里斯,很现实。
开拓者目前的阵容需要内线深度和外线拉开的可能性,训练营签下他,就是要看看他能不能把G联赛中表现出来的射程转化为在NBA节奏下也有效的武器。
教练组和球探可以在训练营里观察他的技战术适应性、防守沟通、篮下争抢意愿以及在高对抗下的稳定性。
若在G联赛继续保持两项一的进攻表现,并把竞赛强度下的篮板和防守进一步提升,他还有机会拿回短期合同甚至双向合同。
里斯的故事里有一种让人愿意买单的苦。
那段做酒保、搬家具的日子,给他的人设加了分,观众容易产生好感。
现实是,NBA不是情怀比拼的地方,数据和对抗表现才是通行证。
他能把拼劲和技术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让批评声变成掌声。
开拓者对他的签约,也是基于这种“看得见潜力、值得一试”的逻辑。
观察里斯接下来的表现,几个点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他在训练营里的投篮选择是否理智,会不会为三分而忽视内线的更高价值出手。
第二,他在对抗中的篮板率是否上升,特别是进攻篮板是否能给球队带来二次进攻的机会。
第三,他在防守轮换里的位置感是否有所提升,能否减少犯规并增加有效保护篮筐的回合。
第四,关注他情绪管理和稳健性,能不能在被顶撞之后继续完成战术要求。
第五,观察他在G联赛是否能把个人数据的亮点转化为真正能帮球队赢球的贡献。
球迷在社交媒体上会有不同声音。
有人会指着他的G联赛得分说这是未来的希望;有人会把他在NBA的有限出场数据搬出来,认为他并不适合高水平比赛。
开拓者球迷更务实,他们更关心球队实际感受:这名球员能不能在需要时时把篮板抢回来,能不能在对方高位逼抢时找到合适的接球位置。
队内若有人能在训练营里带动他,或者给他明确的角色定位,他的前景会更明朗。
职业球员的路上,换队、被裁、签短约是常态。
里斯过去的签约和被裁既代表了他被看到,也暴露了不足。
76人在二月份给他的双向合同是一扇小门,雷霆在赛季前的短合同曾经又把他推到门槛上。
他能否把这些经历当成铺路石,是关键所在。
教练在看的是一个球员能不能在短时间里学到东西并用出来,球员需要展现出学习速度和抗压能力。
如果把他的经历放在更大的背景里,可以看到一个篮球行业的生态:小联赛是给人机会的试验田,G联赛是观察和磨练的场所,NBA是需求与供应高度集中之地。
俱乐部用Exhibit 10这种方式,把人留在体系里,不直接投入大合同,是一种资源管理。
对像里斯这样的球员来说,这既是希望也是试炼,得靠每一场训练营、每一节G联赛比赛来争取。
讲起这种人的故事,不能少了人性化的描写。
他的履历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寒冬里还在劲儿干活的邻家小伙,听起来励志但也刺耳,因为这条路没有捷径。
对球迷来说,支持这种人更多是情绪上的共鸣,而不是基于数据的理性判断。
开拓者签他,是把赌注压在他身上能否继续进步这一点上。
要回到问题:这名从酒吧走出来的球员,面对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开拓者给了他舞台,也给了俱乐部一个选项。
球迷可以期待,也可以怀疑。
接下来的训练营、季前赛和G联赛都将成为他的试金石。
若他能够把外线命中率和防守强度都提升一点点,那些曾经摇头的人可能会改口;若不能,他的故事又会回到被裁、再起的循环里。
读者想一想,哪种结果更让你愿意掏出支持?
你觉得他会在新赛季通过G联赛回到NBA吗,理由是什么?
欢迎在评论里热闹地讨论。
来源:游吧操作gP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