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俄罗斯政坛突然把“反侵略”喊得震天响,一会儿说北约武器“淹了乌克兰”,一会儿骂西方“实质参战”,可转头就露了怯——普京接连找上中朝伊要弹药、要工人、要经济撑腰。这场景看着热闹,西方却先急着跳脚骂“拉帮结派”,可谁不知道,他们一边装“正义使者”,一边早把战争
【导语】最近俄罗斯政坛突然把“反侵略”喊得震天响,一会儿说北约武器“淹了乌克兰”,一会儿骂西方“实质参战”,可转头就露了怯——普京接连找上中朝伊要弹药、要工人、要经济撑腰。这场景看着热闹,西方却先急着跳脚骂“拉帮结派”,可谁不知道,他们一边装“正义使者”,一边早把战争做成了稳赚不赔的生意,那吃相可比谁都难看。
这波“反侵略”口号根本是底气不足的吆喝。9月波克罗夫斯克战场上,俄军8000人被围,士兵在无线电里哭着喊“三天没补给,子弹只剩三发”的录音传遍全网。更打脸的是,俄军炮弹箱上一半印着朝鲜生产批号,有炮兵班长吐槽“10发里7发是朝鲜货”。曾经号称“弹药管够”的军事强国,如今得靠别人输血,确实有点狼狈。可这狼狈跟西方的虚伪比起来,简直算“实在”。
西方最擅长的就是“骂别人卖惨,自己偷偷发财”。9月19日特朗普在白宫直接拍着桌子炫耀:“我们从这场战争里赚钱了!”这话把西方藏了三年的遮羞布撕得精光。原来美国搞了个“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机制,乌军要武器,美国开单子,丹麦、德国这些北约国家轮流买单,自己只出仓库里快过期的存货。9月刚送到乌克兰的3.75亿美元军火,一半是快到保质期的炮弹,送出去既清了库存,又赚了人情,还让雷神、洛马这些军火商上半年就赚了470亿美元,股价涨得比导弹飞得还高。这哪是援乌,分明是把战场当“清库存直播间”。
欧盟的双标操作更是把脸皮磨成了防弹衣。一边跟着美国骂俄朝伊“破坏规则”,一边偷偷给俄罗斯送钱。9月《图片报》曝光,2025年一季度欧盟光买俄能源就花了87亿欧元,天然气占了44亿,匈牙利外长直接戳穿:“有些国家表面喊脱俄,实际通过亚洲中间商偷买俄石油”。德国总理默茨上个月还愁眉苦脸说经济陷入“结构性危机”,可自家汽车厂的天然气还得靠俄罗斯供应,一边花纳税人的钱援乌,一边给对手送能源费,这账算得比谁都精。
更可笑的是西方吹上天的“先进武器”,到了战场全成了绣花枕头。德国给的豹-2坦克,当初高调宣传“战场王者”,结果9月有乌军士兵吐槽:“这玩意儿怕无人机就算了,坏了还得拖到波兰修,来回要半个月,只能躲在掩体后当固定火炮用”。美国的爱国者导弹更离谱,弹药经常断供,乌军防空兵说“十个目标能拦三个就不错”。反观俄罗斯拿的朝鲜炮弹,虽然技术不算顶尖,但管够还耐用,伊朗派来的500名专家更是手把手教俄军修无人机,比西方“光卖货不售后”强多了。
西方还特爱装“道德高地”。欧盟喊着三年给了乌克兰2120亿美元援助,可9月欧盟报告显示,实际到账的还不到一半,剩下的被成员国以“财政紧张”为由拖着,意大利、西班牙直接说“没钱给”。美国一边卡着乌军导弹使用权限,怕真惹毛俄罗斯,一边逼着泽连斯基签协议,拿乌克兰锂矿未来50%的收益抵援助,特朗普都直言“乌克兰还债,欧洲买单,美国收钱”,这哪是支援,分明是趁火打劫。
最让人心寒的是前线的普通士兵。乌克兰士兵拿着美国过期炮弹冲锋,俄罗斯新兵扛着朝鲜造步枪防守,两边年轻人在烂泥里拼命,华盛顿、布鲁塞尔的政客却在算“武器卖了多少”“能源赚了多少”。有乌军班长接受采访时骂:“西方给的炮弹炸不响,还催着我们进攻,他们只关心军火订单,根本不管我们死活”。那些揣着家书的19岁少年,成了西方生意经里最不值钱的耗材。
普京找中朝伊求援确实是步险棋——靠朝鲜弹药得看对方脸色,要伊朗技术得担制裁风险,借中国经济得平衡利益,走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可西方也好不到哪去:美国把盟友当冤大头,欧盟内部分裂成散沙,所谓的“援乌联盟”早成了“赚钱联盟”。扎哈罗娃说“恐俄症是代价高昂的痴迷”,这话没说错,欧洲为了装强硬拖垮了经济,美国为了赚钱丢了信誉,最后都是自食其果。
这场战争早成了一面照妖镜,照出俄罗斯“力不从心求外援”的窘迫,更照穿了西方“借战谋利”的真面目。特朗普的“赚钱论”、欧盟偷买俄能源、过期弹药充援助,这些事戳破了“民主对抗威权”的谎言——原来西方的“正义”,不过是用他国鲜血喂肥军火商的遮羞布。
这事儿给所有国家提了醒:战争从不是生意,更不是秀场。西方把盟友当提款机,俄罗斯把邻国当救星,本质都是把他国当棋子,可最后买单的永远是普通民众。真正的安全从不是靠抱大腿或发战争财,而是别把自己拖进消耗战的泥潭。要是再这么打下去,西方赚的那些黑心钱,迟早要换成盟友的信任崩塌和自身的战略翻车。
来源:瞭望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