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宣州区:单季稻开镰收割 测产丰收粮农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10:26 1

摘要:金秋时节,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沈村镇杨星村的田野里满是丰收的喜悦。种植大户何小林的100多亩单季稻稻田中,黄澄澄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秋风拂过,金色稻浪在暖阳下翻滚,每一缕稻穗都透着饱满的质感——这是何小林一年中最期盼的景象。

金秋时节,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沈村镇杨星村的田野里满是丰收的喜悦。种植大户何小林的100多亩单季稻稻田中,黄澄澄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秋风拂过,金色稻浪在暖阳下翻滚,每一缕稻穗都透着饱满的质感——这是何小林一年中最期盼的景象。

今年,宣州区单季水稻再获丰收,目前正组织农机抢收。

日前,何小林家的这片稻田正式开镰收割。驾驶着收割机穿梭在田间的何小林刚从车上下来,看到区种植业局工作人员的实地测产结果,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今年首次尝试机插秧,没想到收成这么好!”

今年5月底,在沈村合作社的推广下,何小林告别了多年的糯稻种植,首次尝试机插秧模式,种下“玖里香”优质稻。

“以前种稻又累又愁销路,现在全程省心!”何小林笑着介绍,优质稻不仅产量高、品质优,每斤的收购价还比普通稻高;更关键的是订单式种植,从品种选择、育秧,到插秧、施肥、病虫防治,全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收割后的稻谷直接由合作社收购,根本不用愁卖不上好价钱。

机插秧的优势还不止于此。“基本不用除草,肥料和农药也省了不少,种植成本降了很多!”何小林算起了“实惠账”,言语间满是认可,“明年我计划扩大种植规模,机插秧让我们种粮更有信心了!”

据了解,何小林的这片稻田,属于沈村镇千亩示范方。该示范方是宣州区2025年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13个千亩示范方之一。

区种植业局工作人员现场测产显示,该示范方优质稻平均亩产达600公斤,较非示范区优质稻增产超20%。

“我们通过‘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插秧、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收购加工’的‘六统一’模式,推动水稻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区种植业局副局长姚颖介绍,目前示范方稻谷订单收购价比普通杂交稻高15%,通过机插秧,不仅产量上有保障,也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投入,经核算,农户每亩能增收约380元。

眼下,全区单季稻收获工作已拉开序幕,籼稻正率先进入集中收获期。姚颖表示,将持续做好秋粮田管技术指导,确保颗粒归仓;待水稻收获结束后,还将及时开展小麦、油菜种植技术服务,为下一季农业生产筑牢基础。

本文来自【皖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