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哎呦喂,老张!你听说了吗?咱漳州烟草出了个会讲法的‘小依',连我孙子都天天念叨那个会普法的卡通人!”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的便民超市里,老板娘李大姐指着手机屏幕笑得合不拢嘴。她口中的“小依”,正是福建省漳州市城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创新打造的虚拟普法宣传
虚拟普法宣传大使解锁普法新方式
“哎呦喂,老张!你听说了吗?咱漳州烟草出了个会讲法的‘小依',连我孙子都天天念叨那个会普法的卡通人!”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的便民超市里,老板娘李大姐指着手机屏幕笑得合不拢嘴。她口中的“小依”,正是福建省漳州市城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创新打造的虚拟普法宣传大使。
2021年1月,城区局(分公司)打造的“小依说法”普法专栏在“漳州新晟”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2023年3月,城区局(分公司)进一步打造了“小依”虚拟人物形象,推出了首部普法短视频《小依说法——谨防利用办理烟草零售业务的诈骗行为》,“小依”迅速成为了群众们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好帮手”。
图为城区局专卖人员到零售户店堂“上门普法”现场。城区局(分公司)供图
指尖上的移动普法课堂
深夜十点,法制员郭銮薰还在制作新一期“小依说法”普法短视频。“这次要结合3·15主题做一期快问快答视频,让大家了解买到假烟该怎么办。”她对着电脑屏幕自言自语,身旁的笔记本记满了日常收集的各类问题。
“看了这个短视频我一下就明白了,以前看法律条文像啃木头,现在刷着朋友圈就能涨知识,这法学得还真有意思!”零售户侯瑞宝的大嗓门里透露着兴奋,对这个能说会道的“卡通人”兴趣十足。除了普法短视频,“小依说法”周边产品也深受群众欢迎,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表情包”,“不要在法律边缘试探”“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点赞”等日常动作配上法治标语,让严肃的法律知识瞬间变得鲜活可爱。
图为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平安综治中心电子屏播放“小依说法——举报奖励升级,守护消费安全”普法短视频。城区局(分公司)供图
行走的法治驿站
从社区广场的普法灯谜会,到零售店堂的“送法上门”行动;从检察院的电子屏,到学校的法治教育基地,“小依”的身影无处不在。在漳州市金峰小学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五年级学生小林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墙上的普法短视频——虚拟“小依”正在告诫小朋友们要远离伪劣电子烟。另一边,闽南师范学院龙文附属小学法治长廊的展示柜里,摆着印有“小依”形象的文件袋、帆布袋、小熊玩偶,都是孩子们最想要的“法治周边”。
图为闽南师范学院龙文附属小学法治长廊,电视屏幕下摆放着“小依说法”周边产品小熊玩偶与帆布袋。城区局(分公司)供图
图为漳州市龙文区检察院电子屏播放“小依说法——远离伪劣电子烟 美好未来笑开颜”普法短视频。城区局(分公司)供图
多维立体的普法生态圈
“小依说法”普法专栏至今已发布《“小依说法”快问快答系列》《“小依说法”——宪法宣传周》等推送及普法短视频共32期,线上浏览量超两万次,线下覆盖商户、学生等群体超5万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1+N”融合普法模式的成功实践——联合公安局、检察院、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建立普法联盟,多部门共同积极打造“普法朋友圈”。
“法治就像春雨,得无声无息浸润人心。”望着屏幕上蹦蹦跳跳的小依形象,城区局局长陈静怡感慨万千,“过去是人找法,现在是法追人。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法律像空气一样,随时随地触手可及,用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用得上的接地气的方式普法,让‘法律活起来,让普法火起来’”。
随着“八五”普法进入收官阶段,“小依说法”仍在继续书写着新时代法治宣传的精彩篇章。(郭銮薰)
来源:海涯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