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佤邦和果敢都位于缅甸北部,与中国云南省接壤,在历史、文化等方面和中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两者与中国的亲密程度难分绝对高下,以下为你分别介绍并比较:
佤邦和果敢都位于缅甸北部,与中国云南省接壤,在历史、文化等方面和中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两者与中国的亲密程度难分绝对高下,以下为你分别介绍并比较:
佤邦
历史渊源:在唐朝时属于南诏国,宋朝时属于大理国。二战时期被英国迫使国民政府让出,1947年缅甸宪法明确佤邦是其一部分。不过佤邦有着争取自治的历史,1989年成立佤邦联合党和佤邦联合军,与缅甸中央政府签订和平协议,建立高度自治的“掸邦第二特区”。
民族文化:主要民族成分为佤族,和中国国内的佤族同根同源、关系密切。当地官方语言为汉语,流通人民币,使用中国的通讯网络,学校采用中国教材,传承中华文化氛围浓厚。
与中国的交流合作:在经济上,与中国云南等地开展贸易往来,农业、矿业等领域合作频繁;在教育方面,和中国有合作项目;在社会生活中,民众对中国认同感较高,双方边民往来密切。
果敢
历史渊源:原本是中国固有领土,后因《中英续议滇缅条约附款》被划入缅甸版图。1989年彭家声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党”等,建立的政权成为缅甸掸邦第一特区,获得一定自治权,但2009年被缅甸中央政府解除武装,结束实质性自治。
民族文化:主体民族果敢族实际上是汉族,保留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使用汉字、讲汉语、过传统节日等。不过,缅甸政府曾为加强果敢地区的国家认同,将汉文改为果文等。
与中国的交流合作:果敢与中国云南接壤,边民之间有通婚、贸易等往来。其农业、商业等一定程度依赖与中国的交流。但由于长期政治局势不稳定,发展受到影响,与中国的交流合作规模和深度受到限制。
亲密程度比较
佤邦和中国的联系在多方面更加深入和广泛。佤邦拥有高度自治权,政治相对稳定,在官方层面积极与中国开展多领域合作,社会文化上全面传承中华文化,民众对中国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很强。
而果敢经历政治变动后自治权受限,局势不稳定影响了与中国交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但果敢在民族文化上和中国的纽带同样深厚,边民之间感情也十分亲近。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