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6至27日,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主办,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社会科学院等部门支持的“东西方哲学古典学”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assical Studies in
2025年9月26至27日,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主办,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社会科学院等部门支持的“东西方哲学古典学”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assical Studie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y)顺利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波兰、日本、韩国、巴西、加拿大等13个国家的19位外籍学者,以及来自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余位中国学者现场参会,另有3位海外学者线上参会。
开幕式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杨伟涛主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哲学学院王中江院长做会议致辞。王院长对郑州大学哲学学科的办学历史和哲学学院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指出古典学对人类文明的传承意义重大,中国古典学的对象是古老的,但其概念提出和体系建构却具有新兴性。同时提出,古典学研究应始终围绕经典诠释的意义、信仰和价值维度展开。
研讨会设置三个平行分会场。参会学者围绕东西方哲学古典学的方法论、古典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与概念群、东西方古典文本的诠释、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古典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等主题进行报告和研讨。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古希腊早期一元论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从西学东渐过程中的哲思会通到当代世界的文明互鉴和中国古典学的自主建构,从传世经典的精细解读到古典智慧对人工智能伦理的启示,与会学者从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辩论。多名海内外青年学者积极参会,既体现了哲学古典学在中国的学术生命力,也反映了海外学者对中国经典的研究正走向深入。
会议闭幕式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郦平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强乃社编审、厦门大学哲学系张会永教授、美籍学者、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劳悦强(Lo YuetKeung)教授代表各分会场,对报告观点和讨论情况进行综述。总结认为与会学者的研究做到了经典性、前沿性和视角新颖性的统一,突出体现了当代哲学古典学研究的多元化、精细化和比较互鉴的趋势。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