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弗兰克・奈特认为,企业利润源于不确定性,这是对企业制度和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褒奖 —— 利润是企业家承担不确定性的剩余回报,是对企业家精神的认可,而非对风险的补偿。
不少老板和高管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供应链突然断档,不知道怎么快速补位;
客户临时变需求,团队手忙脚乱赶工;
部门间协作总卡壳,问题出在 “谁都没说清要什么”—— 这些难题的核心,其实都是 “不确定性”。
我们陪跑过很多企业从 “生死线” 走到 “稳盈利”,发现一个规律:能穿越周期的企业,从不是运气好避开了意外,而是懂得在不确定中给上下游、给团队、给客户 “可信赖的确定性”。就像芝加哥学派弗兰克・奈特的核心论断:企业的利润,本质是 “处理不确定性” 的报酬。
弗兰克・奈特认为,企业利润源于不确定性,这是对企业制度和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褒奖 —— 利润是企业家承担不确定性的剩余回报,是对企业家精神的认可,而非对风险的补偿。
对营销企业而言,最大认知误区是混淆 “不确定性” 与 “风险”。1921 年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中明确:风险可计算概率,靠经验能对冲;不确定性则不可预见、无概率,这才是营销企业需应对的核心挑战。
把握这种不确定性,靠的是对营销本质的深度认知,这是营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无论企业多优秀,成功仍受运气等不确定性影响,而利润正是对 “通过市场考验、获客户认可” 的回报。
对营销企业老板来说,关键是理解:客户反感的不是 “有意外”,而是 “意外后无应对”。比如无法保证 campaign 必达标,但可提前约定 “若 ROI 未达预期,免费追加 1 次短视频传播”—— 将不确定性转化为双方认可的 “确定规则”,正是盈利核心逻辑。
一个核心悖论是:虽然营销行业充满不确定性,但企业决策中的 “人”,却有着强烈的确定性偏好,这种偏好对营销企业的决策和行为有巨大影响。
1. 确定性偏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
营销企业的确定性偏好,本质是怕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可控 —— 比如老板依赖行业报告推演趋势,或在脑中虚构 “理想营销结果” 再执行,试图借 “确定感” 缓解焦虑。
但需清醒:预测不能替代未来,报告数据无法覆盖平台突变、用户情绪波动等不可控要素。依赖 “概率预测” 判断 KOL 效果,看似可控,实则是错觉 —— 概率只是对过去的统计,对单个项目而言,未来仍高度不确定,事件一旦发生,概率便无意义。
2. 营销决策别陷 “概率迷信”
很多营销高管用 “概率” 应对不确定性,觉得算出 “投放成功率 80%”“续约概率 70%” 就能掌控结果,这是 “超级确定性” 误区。奈特强调,不确定性无概率可算,营销决策本就建立在 “可能性不可计量” 的基础上。
营销项目概率仅为提醒,无法消除不确定性。
这种迷信还会偏离核心:过度关注 “曝光概率”,忽略 “目标人群触达质量”;纠结 “KOL 转化概率”,忘了 “内容与客户需求匹配度”。真正的决策,应聚焦 “如何应对不确定”,而非 “如何计算不确定”。
3. 营销行业无 “最优决策”
追求 “最优方案”“正确策略”,是确定性偏好的体现。但在不确定的营销行业,决策是否最优,只有执行后才知。
最优解需 “明确结果” 为前提,可营销行业按 “序贯博弈” 展开:一个动作、一次规则调整,都可能带新变量。
同时,营销决策依赖的信息和数据有局限 —— 数据无法完全体现用户真实需求、平台隐性规则,若迷信数据,既是思维懒惰,也是对客户不负责任。唯有面对不确定性时,决策能力才受真正考验。
奈特说 “管理就是管理不确定性”,对营销企业而言,管理核心是用 “确定规则” 对冲 “未知风险”,通过制度、流程、协议,让不确定环节变可预期。
1. 用确定规则减少协作内耗
营销协作的关键,是给对方 “明确信号”。比如与客户合作,需明确:月度服务含 “1 份策略 + 2 次沟通 + 3 组物料”;调整需求提前 5 天提,限 2 次;效果不达标免费补投 —— 这些规则能减少客户焦虑,让执行有章可循。
若习惯 “话不说透”,会让客户陷入 “等消息” 的不确定,最终选择更透明的同行。营销行业无需 “模糊艺术”,明确规则才是效率与留存的基础。
2. 用协议条款锁定不确定结果
合同不是只谈报价,更要约定 “不确定情况的应对”。一些条款虽麻烦,却能给双方 “稳定预期”—— 客户不怕 “规则变了企业不管”,企业不怕 “意外后客户追责”。就像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协议条款能减少客户变卦等人为不确定性,是长期合作的保障。
3. 用内部流程降低执行风险
内部管理的核心,是靠流程规范 “执行确定性”:策划部 2 天内出传播节点表,执行部同步物料进度至共享平台,客户反馈 4 小时内同步 —— 避免因信息差拖慢进度。
同时流程需留弹性:预留 1-2 天物料调整时间,备 2-3 个传播方向,防止单个环节出问题拖垮项目。“确定流程 + 弹性空间”,既能保效率,又能应对突发。
高手的底气,是 “不确定里的确定感”
我们没法让市场不波动、让意外不发生,但能选择 “如何应对不确定”:
企业挣利润,不是赌 “市场会变好”,而是靠 “和供应商锁成本、和客户定规则”,在不确定里扎稳确定性的根;
个人立口碑,不是靠 “运气好没出岔子”,而是靠 “做事有底线、承诺必兑现、遇问题不逃避”,让别人想起你时,会觉得 “交给 TA,放心”。
真正的高手,从不是消除不确定性的人,而是能在不确定里,给别人 “稳稳的确定感” 的人。这才是职场和商业里,最硬核的竞争力。
来源:冠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