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噱头!直到我看见这根价值26万的牙签和被骗的老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03:05 1

摘要:在吴奶奶的故事里,最让我揪心的不是那即将被转走的26万元养老钱,而是整个过程中她的无助与茫然。一个自称“平台客服”的电话,几句能准确报出个人信息的话术,就让这位八旬老人瞬间慌了神。这并非因为老人“愚蠢”,而是因为她身处一个自己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控的数字世界。

一根牙签的“天价”,照见的是数字时代的民生守护

在吴奶奶的故事里,最让我揪心的不是那即将被转走的26万元养老钱,而是整个过程中她的无助与茫然。一个自称“平台客服”的电话,几句能准确报出个人信息的话术,就让这位八旬老人瞬间慌了神。这并非因为老人“愚蠢”,而是因为她身处一个自己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控的数字世界。

我们常说“数字鸿沟”,但可能很少有人真正体会过这种鸿沟对老年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他们而言,智能手机不是便捷的工具,更像是一个充满未知风险的“黑匣子”。他们看不清屏幕背后藏着的陷阱,不明白“屏幕共享”为何能让自己的操作被远程操控,甚至不知道手机黑屏后除了关机还能有什么办法。当诈骗分子利用精心设计的骗局,精准地抓住他们对新技术的陌生感和对个人财产的焦虑感时,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招架之力。

吴奶奶的遭遇不是个例。随着技术手段的升级,针对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从最初的“中奖诈骗”“冒充亲友借钱”,到如今利用App远程控制、屏幕共享等更隐蔽的方式,骗子们的“武器”越来越先进,而老人们的“防线”却依然薄弱。他们成长于一个人与人之间需要面对面信任的时代,很难想象隔着屏幕的另一端,会是处心积虑的骗局。这种认知上的错位,让他们成为了数字时代里最脆弱的群体之一。

这起事件也让我深刻意识到,如今的电信网络诈骗已经进入了“技术对抗”的新阶段。以往,我们总提醒家里的老人“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不要透露银行卡密码”,这些传统的防骗知识在面对新型技术诈骗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在吴奶奶的案例中,诈骗分子通过诱导下载指定App,实现了对手机的远程控制。这意味着,老人的每一步操作都在骗子的监视之下,甚至手机的关机、飞行模式等基础功能都被锁死。这种“降维打击”式的诈骗手段,不仅突破了老年人的认知极限,就算是对熟悉智能手机的年轻人来说,也未必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更值得警惕的是,诈骗分子已经开始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定位目标人群。他们能轻易获取个人信息,让骗局听起来“天衣无缝”。当技术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时,我们普通人的防骗难度无疑大大增加。这不再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欺骗”,而是“技术与人性的对抗”。在这场对抗中,掌握技术优势的一方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像吴奶奶这样的老年人,自然就成了最容易被攻击的目标。

在这起事件中,最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心的,是基层民警叶兴鑫的果断处置。接到预警指令后,他立即带队赶到老人家中,在看到手机被远程控制、常规操作无效的危急时刻,没有慌乱,而是迅速观察周围环境,最终用一根牙签取出手机卡,切断了诈骗分子的联系通道。

这根牙签的背后,是民警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对群众财产安全的高度责任感。在“每迟一秒,就多一分危险”的生死时速中,他没有拘泥于常规的技术手段,而是用最朴素、最直接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这种“急中生智”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和对群众利益的极致守护。

基层民警是反诈战线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他们每天面对的不仅是复杂的案件,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在吴奶奶送上的锦旗上,“神速出击解民忧,尽心尽力暖人心”这14个字,是对基层民警工作的最好诠释。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担当,在冰冷的技术诈骗面前,筑起了一道充满温度的安全屏障。

吴奶奶的事件虽然以圆满收场,但也暴露出我们反诈宣传工作中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尽管近年来反诈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但针对老年人的宣传方式和内容,是否足够精准、足够有效?

很多时候,我们的反诈宣传停留在发放传单、张贴海报、播放宣传片等传统形式上,这些方式对老年人来说,吸引力有限,效果也大打折扣。老年人更习惯通过面对面交流、口口相传等方式获取信息。因此,反诈宣传需要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比如,可以组织民警定期走进社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为老年人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骗技巧;可以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对一地帮助老年人设置手机安全防护、修改支付密码;还可以鼓励老年人的子女多关心父母的手机使用情况,成为他们的“防骗顾问”。

反诈宣传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宣传方式,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需求,让防骗知识真正入脑入心,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财产安全的“守护者”。

吴奶奶的故事让我明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仅仅是公安机关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它需要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形成合力,构建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网。

从政府层面来说,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严厉惩处诈骗分子,从源头上遏制诈骗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加快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加强对个人信息的监管,防止信息泄露。

从家庭层面来说,子女要多关心家中的老年人,帮助他们了解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和网络安全知识,提醒他们警惕各类诈骗。同时,要多与老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给予他们足够的情感关怀,让他们在面对陌生电话时,能有更多的底气和判断。

一根牙签,保住了一位老人的养老钱,也唤醒了我们对数字时代安全问题的深刻思考。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诈骗手段会不断升级,但我们守护群众利益的决心和行动,永远不会停止。让我们携手共进,用智慧和担当,为每个人的财产安全和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来源:巴陵之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