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佬叶飞出狱:瘦了60斤,还想继续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10:06 1

摘要:2025年9月22日,山东某监狱的大门缓缓打开。一个身形清瘦、身穿深色夹克的中年男子走出铁门,迎着初秋的阳光眯起了眼睛。他举起手机,拍下人生重启的第一张自拍,并配文:

2025年9月22日,山东某监狱的大门缓缓打开。一个身形清瘦、身穿深色夹克的中年男子走出铁门,迎着初秋的阳光眯起了眼睛。他举起手机,拍下人生重启的第一张自拍,并配文:

“至暗时刻,手握心火,心有阳光,一路芬芳。”

这个男人,正是曾搅动中国资本市场风云的“私募冠军”叶飞。

四年前,他因操纵证券市场罪入狱;如今,他带着整整瘦掉的60斤体重(从202斤减至142斤),和一颗仍未熄灭的野心,重新站回公众视野。他说:

“我不是来道歉的,我是来还债、拍电影、再战私募的。”

狱中四年:从“冠军”到囚徒

2015年,36岁的叶飞以旗下基金9个月暴涨300%的惊人战绩,斩获“私募冠军”称号,风头无两。彼时他意气风发,在媒体镜头前宣称:

“我就是股市里的特种兵。”

然而,荣耀背后是暗流涌动。

2018年,其创立的倚天投资因未通过中基协登记被注销资质;2021年5月,他在微博实名举报18家上市公司涉嫌“伪市值管理”,掀起“A股地震”。

这场“鱼死网破”式的揭黑行动,虽推动东方时尚、昊志机电等公司实控人落马,但也彻底暴露了他自己参与操纵股价的过往。

2023年,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操纵证券市场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后因另案并罚,最终合并执行四年刑期。

在日照监狱服刑期间,叶飞的生活被彻底重塑。规律作息、体力劳动、集体生活……这些曾与他绝缘的元素,成了每日日常。他在一次面向监管系统的忏悔演讲中坦言:

“我破坏了证券市场的公平秩序,对不起1.2亿股民。”

但话锋一转,他又说:

“我不后悔举报那18家公司。那是为民除害,是推动社会进步。”

这份复杂的态度,恰如他本人——既是一个破坏规则者,也自诩为揭露黑幕的“吹哨人”。

更令人唏嘘的是他的身体变化:四年牢狱,让他体重骤降60斤。他曾对探视的朋友笑言:

“以前靠K线减肥,现在靠铁窗减肥。”

但这减去的不只是脂肪,更是浮躁与侥幸。他说:

“在里面读了很多法律书,终于明白,资本市场可以疯狂,但不能无法无天。”

三大计划出炉

刚出狱不到48小时,叶飞便在朋友圈公布了“人生重启三部曲”——影视、赔偿、私募,三线并进,野心昭然。

拍《黑市三部曲》:用真实故事警醒后来者

“我要把这十年写成电影。”这是叶飞在狱中就立下的誓言。他耗时两年完成《黑市三部曲》剧本大纲,计划分为三部:

第一部《救市风云》:还原2015年股灾期间资本围猎、国家队入场的惊心动魄;

第二部《举报者》:以自己为原型,讲述从私募冠军到举报者再到阶下囚的全过程;

第三部《全球博弈》:虚构中美金融战背景下的市场操纵与反制。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主动提出希望与证监会、央视等监管部门合作拍摄。

“不是为了洗白,而是为了让后来人看到代价。”

他还透露,正在构思一部名为《监规》的作品,记录自己如何在监狱中依法申诉、举报违规行为,“法律不只是惩罚工具,也是弱者的武器。”

目前,他已加入一家上海影视公司担任顾问,正寻求投资方与导演合作。

赔偿投资者:学罗永浩,三年还清本金

面对“倚天基金”留下的债务黑洞,叶飞没有逃避。9月23日,他公布赔偿方案:

方案一:从2026年国庆起,分三年返还投资者本金,每年支付33%;若走诉讼程序,则按判决金额分五年偿还。

方案二:投资者可将基金份额转为个人债务,未来折算为其新私募公司的股权,共享收益。

他公开表示:

“史玉柱欠2亿能翻身,罗永浩欠6亿直播带货还清,我为什么不能靠炒股挣钱?”

他还承诺,未来新公司配备民事与刑事双律师团队,所有合同必须合规审核,“我要做最干净的私募。”

但现实不容乐观:其微博、抖音账号均已被封禁,失信被执行人身份仍未解除,个人信用几近破产。一位曾亏损数百万的原投资者直言:“我可以等三年,但我不会再信他一次。”

重启私募:称“牛市我是最强的,徐翔也干不过我”

谈及老本行,叶飞的自信丝毫未减。他在一次私下交流中放言:“只要牛市在,我就是最强的。徐翔复出也未必是我的对手。”

他制定了两条回归路径:

主动联系证监会,申请恢复证券从业资格;

若资质受限,则通过信托、基金代销等合规渠道,以投资顾问身份重返市场。

他还透露,已着手组建团队,计划发行一只聚焦并购重组与国企改革主题的新基金。

但问题是:2024年《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监管指引》出台后,过去依赖“坐庄”“对倒”“伪市值管理”的操作空间已被彻底压缩。如今的A股,更看重基本面、机构化、长期价值投资。叶飞熟悉的“快进快出”模式,早已不合时宜。

“他玩的那一套,现在连游资都不敢轻易试了。”

一位券商合规负责人评价道。

时代已变,他还能回来吗?

叶飞的人生,像极了一部金融题材的电影:

少年入市、民间封神、登顶冠军、坠入深渊、狱中觉醒、誓要归来。

但现实不是剧本。在他服刑的四年里,中国资本市场早已天翻地覆:

注册制全面推行,壳资源价值归零;监管科技升级,大数据监控让操纵无所遁形;散户机构化加速,情绪化炒作逐渐退潮; “伪市值管理”被严打,合规市值管理成为主流。

他曾赖以成名的“短线狙击、借壳炒作、联合坐庄”模式,如今不仅难以为继,更可能触碰刑事红线。

更重要的是,信任一旦崩塌,重建难如登天。他曾带EMBA总裁班学员炒股,收取15万至29.8万元学费,结果导致多人亏损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这些伤痕,不会因一句“我忏悔”而消失。

“资本市场欢迎改过自新的人,但前提是真正敬畏规则。”一位资深私募基金经理说,

“叶飞需要证明的,不是他还能不能赚快钱,而是他愿不愿意慢下来,做一个守法的投资者。”

手握心火,能否照亮前路?

出狱当天,有媒体问他:“你还相信自己吗?”

叶飞答:

“我比任何时候都相信。一个人的成就大不过他的梦想。”

这话听着像执念,也像豪情。他曾因贪婪走上歧路,也因勇气撕开黑幕;他既是规则的破坏者,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变革的催化剂。

如今,他瘦了60斤,眼神却比从前更亮。那团“心火”,或许曾照亮过黑暗,也可能再度引燃烈焰。

只是这一次,在一个越来越讲规则、重合规的时代,他必须回答一个问题:

减掉的是体重,可心里装下的,真的是“敬畏”二字吗?

资本市场从不缺传奇,但它只留下那些真正尊重它的人。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